“岭南寺僧书画暨海幢寺文化展”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新网北京7月25日电 (记者 应妮)“禅风雅意——岭南寺僧书画暨海幢寺文化展”25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作为清代第一座对外开放的寺院,海幢寺在西方有着较高知名度。
展览分为“禅林翰墨”“海幢古韵”“交流共融”三个单元,精选岭南寺僧书画的代表性人物及代表性作品,系统梳理其艺术发展脉络和艺术风格,展现岭南寺僧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造诣,又以器物造像、历史照片、经坊刻本等立体展示海幢寺的历史沿革、园林建筑与盆景艺术,以及诗教、经籍刻印等方面的文化成就。同时,精选外销画、外文图书文献等展品,以彰显海幢寺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特殊地位与突出贡献。
岭南寺僧的书画创作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至明末清初成就最为突出,以德清、函昰、成鹫、道忞、今释、今无、大汕等为代表的岭南僧人,汇聚了不同书学根底的遗民、僧众,形成了一个以个性纷呈为主,兼具“山林体”共性色彩的僧人书家群体,极大振奋了广东书坛。海幢寺既是岭南地区弘扬佛教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当时诗僧文士的重要雅集之地,可谓是清代以来广州乃至中国佛教寺院发展与传播的一个独特案例。
乾嘉以来,海幢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园林景致,逐渐成为两广总督的外事接待场所以及官方指定的外商游玩之地,也由此成为清代第一座对外开放的寺院。其间海幢寺接待了多个重要使团和大量游客,遂成为西方人眼中广州乃至中国最重要的寺院之一,经常出现在西方的报刊、游记以及外销画中,在西方有着广泛影响力和较高的知名度。
展览以岭南寺僧书画代表性人物和作品、海幢寺的历史文化艺术两条线索展开,较全面展现岭南寺僧的书画创作,全方位展示了海幢寺的历史文化艺术,并透过海幢寺呈现岭南地区从清代中晚期开始的对外文化交流情况,为考察近现代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个案和切入点。
据悉,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广东省文物局联合主办。(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文旅部等拟规定:严禁电竞酒店违规接待未成年人
- 中国将遭遇大范围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 部分地区降温达12℃
- 知识产权保护容不得一“点”沙子
- 知名碳能源学术期刊《Carbon Energy》设奖 树典型激励人才发展
- 莫斯科音乐厅遭袭数百人死伤 盘点俄罗斯近10年恐袭事件
- 粤港澳上百名“粤菜师傅”参与技能大赛比拼
- 以色列国防军称袭击黎巴嫩南部的真主党据点
- 暑期出行前瞻:客流高峰将提前 亲子与学生客群全面回归
- 重庆加密至呼和浩特客运航线
- “博物馆热”持续 年轻游客成“主力军”
- 新西兰公布2024年最受欢迎新生儿名字
- 两会大家谈丨“一老一小”,破困境与找路径
- 多个“上升”数据彰显信心,拼经济!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巩固
- 财经观察:创新+开放,中国移动支付“不见外”
- 吴晓求:中国建设金融强国应体现中国式特征
- 中国加大对“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的金融支持力度
- 2024京杭对话“千年运河千里行”在北京起航
- “碳”秘而行 广西以近零碳示范区建设助力“双碳”进程
- 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同法国外交部主管官员会谈
- 给世界以温暖 波司登高德康参加央视财经世界品牌路跨年演讲
- 热门推荐
-
- 马来西亚前总理穆希丁再被指控新罪名
- 甘肃与新西兰重温40载“艾黎情”
- 台风“泰利”影响华南地区 新疆地区有持续性高温天气
- 我们的京津冀·同创丨新“声”澎湃!科创“花”开漫三地
- 以体育为桥梁 两岸青年加强交流增进友谊
- 安徽屯溪老街“赶时髦”
- 大连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地铁专列首发
- 总投资30亿元 广东阳江绿能示范产业园起步区动工
- 美一客机起落架舱内发现两具尸体
- 世界银行:地缘政治冲突升级或给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带来冲击
- “普拉桑”将在浙江沿海登陆 浙江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 东博会“铁粉”:年年来友城,年年有收获
- 金银花:外界鲜知,“金银”藏在花开前
- 中国太保小排球夏令营在漳州火热启航
- 中美教授合作研究揭示地球大陆地壳成分演化历史
- 人社部: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678万人 完成全年目标的57%
- 专访分子医学科学家谭蔚泓院士:推医学发展 解患者疾苦
- 夏日爵士夜
- 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千年前的“中国制造”有多震撼?
- 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加速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