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激发产业新动能
用户规模达5.5亿,超八成微短剧从业者来自网文人才储备
“网络文学+”激发产业新动能
■本报记者 许 旸
见习记者 孙彦扬
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营收规模达383.0亿元,同比增长20.52%;网文作品累计规模达3786.46万部;截至去年底,网文平台驻站作者约为2929.43万人,中青年依然是网络文学创作绝对主力;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5亿,较2022年增长了5200万人——日前,第七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现场,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2023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一组组网文大数据画出了上扬曲线。
网络文学作为母本,为后续文化全产业链开发注入了新动能。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邱华栋表示:“要准确把握网络文学的地位、价值和作用,不再简单把网络文学看作一时的消遣娱乐品,而是文学、文化、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形式,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同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行业海外市场营收规模达43.5亿元,同比增长7.06%。网文出海作品(含网络文学平台海外原创作品)总量约为69.58万部(种),同比增长29.02%。随着国内IP生态链日益成熟,网文出海向IP生态出海升级,成为中国文化产品出海最大的IP源头。
时代抵达的地方,文学理应触达
业内评价,书写火热生活,造就辉映时代的网络文学。文学的自觉就是时代的自觉、生活的自觉,时代抵达的地方,文学理应触达,生活激扬的旋律,文学同频共振。
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持续深耕现实题材作品,IP多样转化成效显著。《飞流之上》《洛九针》《洞庭茶师》《只手摘星斗》《怀火志》《陶三圆的春夏秋冬》《金牌学徒》《问稻》《结婚而已》《逆火救援》10部作品入选年度优秀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网络文学作品,《欢迎来到麦乐村》《三大队》《装腔启示录》《武动乾坤》《招惹》5部入选年度优秀IP转化作品。
在能够将一切“不可能”化作“可能”的网文世界中,深深关联着“世世代代中国人在这片土地上看到的、听到的、生活着的”,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管平潮认为,中国人写的网络文学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是顺理成章的事。他在仙侠作品中全方位融入宋韵文化,比如宋代市井生活、饮食、香药产业等。
网文类型结构持续优化,在创造和超越类型中寻求传统文化的滋养。81部优秀网络文学作品入藏国家版本馆,《庆余年》《大奉打更人》《诡秘之主》《全职高手》等名列其中,覆盖科幻、现实、历史、仙侠、玄幻、言情等多元品类。此次报告采用类型化分类,而非以题材、写法分类的传统模式,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阿来认为:“这既考虑了文学生产本身的特性,更注意研究它在跟读者相遇,也就是在市场上进行有效传播的时候,到底发生些什么。网络文学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在各种类型上就已经与传统发生过广泛的连接,而网络文学要更深一步发展,需要唤醒传统文学当中赋予我们的强烈人生观照和现实关怀。”
网文IP资源池激活产业链联动
作为数字文化产业重要内容源头,网络文学IP资源属性日益彰显。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网文IP改编量为72674部,持续带动实体出版、有声、动漫、影视、游戏、衍生品发展。
其中,网络文学“+”出了蓬勃的微短剧行业。北京点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瑞卿透露,微短剧目前以30%的增长速度发展,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达1000亿元。“以前讲全世界有四大文化现象——好莱坞电影、日漫、韩剧、中国的网络文学。第五大文化现象,可能就是微短剧。网络文学本身带动了微短剧,微短剧反过来也带动用户去看改编的小说。”为何微短剧发展如此迅猛?陈瑞卿认为,除了20多年网络文学沉淀的大量IP,还与网文作者与编辑转型相关,“85%以上微短剧从业者来自网络文学人才储备”。
“无论是免费阅读带来广告收入增长还是微短剧崛起,都是网络文学市场正在扩容的表现。泛娱乐大环境下,IP放大效应将辐射最大公约数人群,而人工智能发展也将激励网络文学提前布局,探索将数字阅读场景从文字升级为多维、立体、互动的新形态。”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汤俏举例谈到,从通过广告实现流量变现、扩大营收规模的阅文、番茄小说、七猫等免费阅读平台,到凭短剧迅速破圈的中文在线、抖音,再到聚焦短篇的知乎盐言故事等,都推动了微短剧成为释放中腰部网文IP价值的风口,网络文学正在多渠道、多模式、全方位实现规模扩容和业态创新。但她也提醒,任何新现象、新赛道、新技术终归只是创造好故事的手段,“内容为王”是法则,只有以“新态度、新表达、新脑洞”书写新的网络文学,才能“让好故事生生不息”。
今年上半年,剧集《与凤行》《庆余年第二季》《玫瑰的故事》《墨雨云间》等广受关注。围绕IP做全面联动与商业化,释放出巨大能量,为影视市场注入了强劲动能。以《庆余年》IP为例,同名剧集第二季在CCTV-8连续18天全国全部频道实时收视率断层Top1,打破了腾讯视频多个历史纪录,并成为Disney+有史以来播出热度最高的中国大陆剧。大规模IP“团战”,探索出文学、影视、衍生卡牌、游戏、短剧等长线联动。
业内认为,《庆余年》形成了产业链条意义上的IP联动效应。比如,在起点读书App上,猫腻监制的独家故事《叶轻眉日记》登上多平台热搜第一,原著阅读量连带提升38倍;《庆余年第二季》相关衍生品在多平台热销,仅盲盒就售出近20万只;IP授权合作约20个品牌,涵盖玩具周边、3C数码、线下实体娱乐、饮品等;“庆余年”IP系列衍生短剧也在开发中。(文汇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江河源头第一县”青海曲麻莱:“绿色超市”探路全域无垃圾
-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首次赴美演出 跨年首演迎热情观众
- 深学笃行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研讨会(2024冬季)在京召开
- 浙江德清一农妇坚持升国旗27年
- 植物“活化石”苏铁蕨孢子人工繁育成功
- 证实!双色球开出超7亿元一等奖,6.8亿来自同一网点
- (人权行动看中国):70年人工造林超500万亩 内蒙古敖汉旗荒漠焕新颜
- 俄乌局势进展:美称乌军将在欧洲接受F-16战机训练 俄称和平进程无先决条件
- “大戏东望·2023全国话剧展演季”将联动10余城市上演23部精品剧目
- 陕西渭南:“非遗+” 带动传统民俗从“活”到“火”
- 2023陶溪川春秋大集秋集开幕 向世界展现多元景德镇
- 小伙心脏“漏电” 心跳快到晕厥
- 智能化带来民宿入住新体验
- 北大国发院举行报告会 聚焦中国经济发展动力
- 美国国务院“倒打一耙”,华春莹驳斥
- 李光耀之女李玮玲因病去世,终年69岁 葬礼细节将公布
- 卢卡申科:“我和普里戈任在电话里用脏话聊了半小时”
- 2025北京新年演出季启动 19场精品演出辞旧迎新
- “五一”临近 广西各地特色民俗文化游引客来
- 演员李雪健: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
- 热门推荐
-
- 沈从文:人物由内而外散发着生机
- 首部女书题材纪录电影《密语者》广州首映礼举行
- 意大利世遗专家参访杭州西湖:“比马可·波罗描绘得还要美”
- 俄罗斯首家巴什科尔托斯坦-中国贸易之家成立
- 外媒:载有伊朗总统的直升机发生“硬着陆”事故
- 两岸青年武汉共享体育嘉年华
- 聚焦“国际博物馆日”主题 太原晋祠博物馆推出系列文化体验活动
- 快递小哥当心!有人盯上路边快递车,见啥顺啥
- 上海:虹桥机场迎来首位240小时过境免签旅客 新政助力高水平开放发展
- 全民健身日 专家教你科学运动的打开方式
- 2024年“国际海洋争端解决与国际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 以美食为媒 三亚联动迪拜开拓国际客源市场
- 荷兰首相吕特获任北约秘书长
- “枫桥经验”如何绘就浙江消防新“枫”景?
- 油价四连涨 加一箱油多花约9.5元
- 第二十届“北京-东京论坛”在东京举行
- 普京谈新任期挑战:必须完成这个任务!
- 共寻新能源车险“三高”解药
- 山东烟台破获一起重大制贩毒案 捣毁制毒工厂两处
- 古城平遥千年非遗双宝再闯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