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87个旗县启动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
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18日电 (记者 李爱平)内蒙古自治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曹建恩18日在此间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内蒙古有87个旗县启动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启动率为84%,已调查文物遗址3686处。
2023年10月,中国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决定从2023年11月起全面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内蒙古是文物资源大区,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1099处,其中包括古遗址15240处,古墓葬3160处,古建筑452处,石窟寺及石刻47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759处,其他16处。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距今已经17年,现有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需要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全面摸清文物资源底数。”曹建恩表示。
目前,内蒙古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已经转入实地调查阶段,文物部门对于2012年以来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由普查队员基于普查系统预置线索信息,逐一实地开展现场调查,采集文物基础信息。
记者获悉,内蒙古正在进行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由中国国家文物局统一制定技术路线,并统一开发普查软件,利用遥感、地理信息、全球定位系统、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搭建调查队伍与中国国家文物局之间的联系。(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居家期间如何调适心理 专家给出7条建议
- 《志愿军:雄兵出击》发布“初心”特辑 两场戏揭露幕后“硬仗”
- 看见美丽中国·从水浊山荒到水绿山青 生态红利不断释放
- 央媒省媒赴宁夏“两县一镇”开展闽宁协作集中采访
- 12个城市将举办乡村音乐节
- “触摸”数字古陶瓷 感受闽台两地宋元时期陶瓷艺术
- 云南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园区成为经济最活跃平台
- 55部作品入选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大学生赏析推荐作品”
- 以旅游演艺增强文化磁场(金台随笔)
- 文物里的国潮丨当传统月饼遇到古建元素 “国潮”月饼成中外游客新宠!
- 滞留在埃及的巴勒斯坦人自24日起可返回加沙地带
- 新疆阿克苏:新疆2025年首趟“托木尔号”特快旅客列车开行
- 广东查获一起涉案金额约2亿元走私药品案
- 大范围雨雪已展开 周末寒潮来袭南方也有机会下雪!雨雪分界线要抵达南岭?
- “葡萄美酒夜光杯” 国产葡萄酒如何再焕风采?
- 山东探索粮食入库接收新工艺 吨粮入库耗电量下降34%
- 最新行星科学研究:木星冰卫星木卫二产氧量或少于此前预期
- 上海迪士尼乐园迎“灵蛇”献瑞 共庆中国年
- 海内外信众福建湄洲共迎天下妈祖“回娘家”
- 开这种盲盒,“被坑”能咋办呢?
- 热门推荐
-
- 男子插队未果在高速上多次别停他人车辆被刑拘
- 2024年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
- 江西永修:救助搁浅江豚 守护“微笑天使”
- 香港陕西“携手”共探新机遇 助陕企“链”通世界
- 上半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同比增加6.9%
- 国内最大空间斜跨偏态系杆拱桥——惠州鹅城大桥完成荷载试验
- 北京市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报告显示北京地区人才资源总量近800万人,十年增长36.7%
- 江西庐山欲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业界共议海内外客源
- 全球合作创新创业,不是选择而是必需
- 新疆鄯善县出现持续高温天气 局地逾50摄氏度
- “美美与共”国际文化市集点亮闽南师范大学
- 山西调整省级防汛应急响应 多地由二级降至四级
- 浙江昌国卫举办“清明会” 民众感受昔日海防文化
- 太空种子“安家”山西大同 航天育种助力乡村振兴
- 云南临沧:非遗傣族造纸产品焕发生机远销国外
- 夏日避暑该去哪?气象专家告诉你
- 1-3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0757.6亿元 同比增长2.8%
- 高原铁路人李积环:从“橄榄绿”到“铁路蓝”,平凡岗位再发光
- (新春走基层)在桂越南留学生“挤”春运 乘中国新开通高铁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