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期间如何调适心理 专家给出7条建议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疫情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居家期间该如何提高自身心理免疫力呢?
“疫情是一种刺激性事件,其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容易导致人们出现心理紧张。”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徐佳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介绍,当人们原有的生活规律被打破,且尚未建立起新的适应性之前,心理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会出现与之相关的情绪和行为改变。
对于因疫情居家而出现不良情绪的人群,徐佳给出7条建议。
1.正确看待疫情防控。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做好防疫配合,戴好口罩、勤洗手、不聚会等。
2.恰当心态对待疫情信息。要对疫情做到“心中有数”,认真了解官方媒体关于疫情的报道,不看不明来源的消息,不过分关注负面报道,避免信息过载。建议每天关注疫情消息不超过一小时,睡前不要关注负面新闻。
3.让自己有事可做。即使是在隔离期间也不能无所事事,尽量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节奏。
4.保持健康的情感交流。有情绪困扰要及时倾诉。
5.对自己和疫情防控工作要有信心。相信我国采取的有力措施,相信疫情是可控的,不必恐慌。可以回忆此前战胜困难的经历,从而增强信心。
6.保证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居家期间,可以选择适合室内的运动项目进行练习,如瑜伽、太极拳、八段锦等。
7.接纳疫情现实和自己的不良情绪。掌握一些心理减压技巧,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如肌肉放松训练、腹式呼吸法、蝴蝶拍等。如果难以自我调整,可以向心理卫生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如拨打心理援助热线等。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预付式消费退费难维权难,难在哪儿
- 陪产假有了,“奶爸”们休上了吗?
- 2024中国黄山书会启幕 20余家海外华文书店齐聚安徽合肥
- 国铁沈阳局暑运预计发送旅客4260万人次
- 三个关键词看“新春第一会”,释放重要信号
- 中国驻釜山总领事馆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
- “银十”超过“金九” 政策“组合拳”推动房地产市场回稳
- 家有失能老人看护令人崩溃 调查失能老人照护难题
- 济南“逐光”而行探索“激光+”战略 构建激光科技创新生态链
- 日本石川县发生5.9级地震 核电站暂未发现异常
- 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正式运营
- 泰国首辆在本地生产的量产纯电动车下线
- 上海飞北京,国产大飞机C919本周日商业首航!
- 第三届横琴世界湾区论坛·金融主题论坛举行
- 饶宗颐作品集珍专场拍品全部成交 总成交价超1200万元
- 捍卫多边主义,中国态度鲜明
- 普京签令:叛国行为最高可处以终身监禁
- 中国规模最大酒旅融合项目贺兰山宿集启动建设
- 天津蓟州举行招商引资推介会 协议投资总额超127亿元
- 海南吊罗山调查队员雨林失联4天 消防联合多部门成功搜救
- 热门推荐
-
- 第六届中阿博览会特色产业贸易投资对接洽谈会在银川举办
- 新疆百岁老人:眼不花耳不聋 愿意接受新事物
- “粤东要道”阳信高速建设取得新进展
- 湖南吸引优秀人才返湘 以人才增量提升发展质量
- 河南十道名菜、十大主题名宴上榜“中国菜”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
- 中德贸易及仲裁国际研讨会在柏林举行
- 粤剧电影《睿王与庄妃》广州首映
- 2024年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1%
- 上海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破200列 可通达12个欧亚国家
- 江苏省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3.7万亿元 增量全国第一
- 安徽积极推行电子健康码 今年以来“一码通行”就医2.7亿人次
- 乘警黄志达用心为乘客办“小事”解“小忧”获民众点赞
- 卡塔尔与阿联酋互相重开大使馆
- 1.5万吨智利车厘子抵达上海洋山港
- 焦点访谈:新部署 新作为
- 海外媒体访“知音故里” 共话知音文化现实意义
- 乌克兰全境拉响防空警报 多地传出爆炸声
- 西藏普兰口岸:共享发展成果 共建和谐社会
- 11月新增信贷超万亿 降准降息择机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