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朗利鼓藏节:民族文化深厚的盛典
鼓藏节,苗语称为“nongx niel”,直译过来即为“吃鼓”,意译为“鼓藏节”,是苗族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鼓藏节以十三年为周期,十三年一度,一度过三年,分别为“起鼓年”“跳鼓年”“送鼓年”最为隆重。不同苗寨过鼓藏节的轮回起始年份有所不同。该节日起源于苗族祖先崇拜和农耕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现在逐渐从支族祭祀活动发展为各民族间团结交流的文化载体。2006年,鼓藏节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4月30日—5月1日,在距凯里市19公里的朗利苗寨,一场盛大的鼓藏庆典在此举行。
鼓藏节的前世今生
关于鼓藏节的起源,蝴蝶妈妈的传说是广泛流传和被接受的版本之一。在《苗族古歌》之《十二个蛋》记录了苗族先祖姜央举办鼓藏节来祭祀蝴蝶妈妈的故事。
古代苗族以“鼓社”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鼓象征着祖先,鼓是宗族的标志,一个鼓代表一个支族,是维系亲情血缘的纽带,鼓藏节的仪式与活动都会以“鼓”为核心来进行。
鼓藏节是苗族人民祭祀祖先的重要时机,对祖先的崇拜和敬仰,是满足苗族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的现实愿望。
神圣的起鼓仪式
朗利鼓藏节第一天凌晨,在11名鼓藏组成员和祭司的组织下,带领200余名村里男丁,穿着土布制作的民族服饰和布鞋,且衣服上不可带有任何铁、铝等装饰品,抬着祭品爬到选定的山坡,进行系列仪式。除了在祭祀环节念相关祭词外,全程需要大家保持沉默,任何人都不可携带手机、相机、手表、电脑等任何现代设备。山高路陡,进山队伍一路跋山涉水,即便不小心摔倒也不可让人扶,只能自己站起来。
随后,大家沿着规定路线返回村中,在沿途的坡上插上白纸幡,并带回沿途山坡上的泥土,大家回到村里的祭祀坛后,在此又进行系列的仪式,而后大家又带着祭品到自家房族祭坛上再次祭祀,到此代表着整个仪式圆满完成。仪式的完成代表着本届鼓藏节正式开始。
鼓藏组与鼓藏头
鼓藏组是鼓藏节里一个特殊的群体,朗利鼓藏组成员是由11名三代同堂,爷爷奶奶辈健在,儿女双全,家庭美满幸福且有一定组织能力和财力的男丁担任,他们主要负责管理祭祀祖先和社会事务,负责鼓藏节的各项活动。
其中鼓藏组权威最大的组织者被称作鼓藏头。在鼓藏节的跳铜鼓芦笙环节,鼓藏头、鼓藏头的爱人、女儿或者儿媳妇会有“领头”的任务,“领头”即为在跳铜鼓芦笙舞环节,他们要在队伍的面前带领全体成员跳铜鼓芦笙舞,且每一天的铜鼓芦笙舞环节必须在他们单独跳了三圈及以上后,其他人员才能入场参与。
在以前,鼓藏头除了在整个节日期间扮演着关键角色,在日常生活中也扮演着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角色,负责调解纠纷、维护社会道德、传承文化等民俗事务。
十二道拦门酒
鼓藏节期间,村民在朗利苗寨的寨门口摆设了12道拦门酒和“高山流水”敬酒,迎接八方亲友。
十二道拦门酒是苗族迎宾礼仪的最高礼节,每道拦门酒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第一道到十二道分别为恭喜酒、善良酒、勤劳酒、勇敢酒、聪明酒、美丽酒、明理酒、诚实酒、宽宏酒、长寿酒、富裕酒、美满酒。
“高山流水”敬酒是近几年因旅游发展而产生出来的敬酒仪式。
雨中的鼓藏宴
朗利鼓藏节的倒数第二天,天空下着大雨,依旧挡不住苗族人过节的热情,来自四面八方的苗族同胞和游客们齐聚一堂,大家打着雨伞,在欢声笑语中吃好了晚饭。
苗族群众在鼓藏宴上端起酒碗。
铜鼓芦笙舞
鼓藏节的最后几天,来自周边村寨的上千名苗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欢聚在鼓藏场上,在铜鼓和传统芦笙的伴奏下,同跳铜鼓芦笙舞。
苗族铜鼓芦笙舞不同圈层把苗族同胞们链接一体,不仅血脉相承、文化相继,更是在演绎着民族共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浪漫的恋爱形式—讨花带
鼓藏节的最后一天,在朗利苗寨鼓藏场上,单身男女青年身着民族服饰,寻求意中人,开始了“讨花带”活动。
“讨花带”是苗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一种形式。当男孩看上某个女孩时,在长辈、兄长、朋友的陪伴下以“讨花带”的芦笙曲调向心爱的姑娘吹奏,若姑娘也对其有好感则将花带、银饰、毛毯等物品捆在男孩芦笙上,以示定情信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朗利苗寨除了遵循传统,举办传统的系列民俗活动外,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他们不断创新活动形式,还举办了明星演唱会、篝火晚会、摄影比赛、拔河等活动,让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承丽 戴正国
部分图片拍摄:杨展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福建首条直飞马尔代夫航线开通
- 2023年山西全社会用电量达2885亿千瓦时
- 法国东南部遭暴雨袭击已致3人死亡 仍有4人失踪
- 暑假档、国庆档的佳片没看够?
- 俄称乌军炮击别尔哥罗德市致一居民楼坍塌 9人受伤
- “如果她还活着……”:“世越”号事故十周年,他们仍在寻找真相
- (走进中国乡村)“石头王国”里的“青年养老院”
- 广西藤县狮舞“出海记”:从中国小城走向东盟
- 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 加大支持力度 激活夏日经济
- 全吉男:不断创新,推动世界互联网大会与时偕行
- 平台向未成年人售卖“肢体糖” 检察机关督促叫停
- 广东廉江市举办2023荔枝全球推介大会 签经贸订单2.3万吨
- 中国石油在海口开建海南区域总部基地
- 晋陕豫交汇处新增通用机场 可实现“空中游黄河”
- 山东胶州警方打掉网恋交友诈骗团伙
- 端午制曲之际第五代红花郎上市 带来多重价值升级
- (经济观察)防范化解风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明年重点领域
-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于黎:因热爱而选择 因责任而坚守
- 纽约地铁犯罪事件激增 列车员被乘客泼洒不明物质
- 热门推荐
-
- 国铁集团:铁路端午小长假运输发送旅客7037.9万人次
-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合奇县发生5.3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新漫评:持续债台高筑,美国烧钱换来如此“自由”?
- 经合组织上调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至2.7%
- “江水空调”送冷暖 就地取材可再生好处多多
- 多国官员、学者共商中国与印度洋地区蓝色经济合作新路径
- 互联网大厂掀反腐风暴,这些行为涉贪腐!
- “雷经天”故事首次搬上国家大剧院舞台
- 希腊著名戏剧家:文化合作有利于推动希中文明对话
-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福州新区 感受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 “调高”“惠低”,减税效果明显!能给百姓省多少钱?算笔账→
- 民俗风情扮靓夏日园林 “花开丰台”端午文化游园会开幕
- 内蒙古“红领巾”治沙记:绿色“童”行 “环”然一新
- 龙年看“辽瓷”:千年龙纹见证中外友谊
- 00后“蹭老”消费,乐得当团宠
- 为“高质量发展”导航 浙江政协委员支招“拼经济”
- 第八届中国·南亚友好组织论坛在江西南昌开幕
- 7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364元 下调48个基点
- 德黑兰传出巨响 以色列称对伊朗军事目标实施打击
- 河南开封首次发现北宋东京城内城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