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件文物亮相辽博 见证辽西走廊文化经贸往来
中新社沈阳3月29日电 (记者 韩宏)“山海路行远:辽西走廊上的葫芦岛”展览29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元白地黑花龙凤纹罐等百余件文物展出,见证了辽西走廊的文化经贸往来。
辽西走廊上的葫芦岛自古便是中原通往东北亚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东北亚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在此交汇。此次展览以时间为轴,以“路”为关键词,涵盖从史前至今的展品,分为“寻路山海间”“山海共潮生”“山海路迢迢”三个单元。
3月29日,“山海路行远:辽西走廊上的葫芦岛”展览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图为战国青铜短剑。 中新社记者 韩宏 摄
展品中,辽宁省博物馆馆藏的战国青铜短剑吸引了人们的注意。据本次展览策展人温科学介绍,此类青铜短剑多为随葬品,主要出土于辽宁,具有中原燕文化属性。同时,随着青铜短剑由辽宁向吉林及朝鲜半岛地区扩散,来自中原燕地的青铜器也传播到东北亚腹地。
3月29日,“山海路行远:辽西走廊上的葫芦岛”展览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图为元白地黑花龙凤纹罐。 中新社记者 韩宏 摄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还展出了元白地黑花龙凤纹罐。该展品是国家一级文物,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展示了磁州窑独特的装饰艺术。
据介绍,磁州窑在1400年前的东魏、北齐时期,悄然兴起于河北南部漳河流域和滏水流域,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它创造了窑火从未断烧的先例。随着宋元海上丝绸之路的日益繁荣,瓷器外销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在这一背景下,磁州窑沿着国内错综的水路销往国内各地,或者转运至海上远播世界各国。
温科学表示,希望人们透过展览看到辽西走廊上的葫芦岛,感受其独特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所呈现的古道文化。(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外媒:伊朗警告称地中海可能会被封锁
- 赓续船政学堂薪火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持续提升人才育训质量
- 捐赠记录侵华日军罪证相册的美国青年埃文·凯尔——“我只想做件正确的事”
- 综述: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为内蒙古带来新“商机”
- 网店商家虚假发货到底为了啥?
- 美国青年身着汉服“穿越”古城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 “Z世代”进入殡葬行业 打破冷门职业的刻板印象
- 甘肃武都以“椒”为媒会四方宾朋:一缕麻香“沁”产业活力
- 《云南省中医药条例》修订出台 7月1日起施行
- 多地公布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成果
- 浙江“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带来了什么?
- 社科院发布2023网文报告:华语IP逐步进入全球视野
- 聚焦新药研发 专家倡导“产学患医”新模式
- 印度首个太阳探测器发射升空
- 2024北京戏剧嘉年华开幕 呈现14部剧目45场演出
- 清明节小长假长三角地区大客流“上线”
- 中国文博界借助数字技术让文物“活得更好”
- 雨后白蘑菇,先后放倒5人
- 青海玉树:绿色税制助推江源发展
- (身边的变化)“中国超级产粮大县”秀科技:“慧”种地、扩粮仓
- 热门推荐
-
- 江苏启动淮河以南地区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张江科学城见证—— 以制度创新激扬发展之力
- 广州白云站枢纽配套联络线完成郭塘站第一阶段封锁施工
- 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中国贡献超50%
- 世界是否已经摆脱化武梦魇
- 话剧《人世间》10月走进广东 广州、佛山、江门三城开票
- “文明的足迹” 杨烨炘个展探讨中意文化碰撞下的艺术思考
- 2023年我国海港城市港口经济增加值达6.2万亿元
- 广东防风应急响应升至Ⅲ级
- “车企员工购买、宣传其他品牌汽车被辞退”,是否合法?
- 首届郑州岐黄·中医药发展大会签超125亿元
- 特朗普枪击事件为“暗杀未遂”?拜登:有“自己的看法”
- 公众需要怎样的科普?这场活动给出答案
- 投资大师芒格逝世,为何他一生执着于研究“失败”?
- 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发病趋势如何?权威专家解读
- 俄政府限制食糖出口以维护国内市场稳定
- 油价年内第三次上调 加一箱油多花约5元
- 华灯辞旧岁 玉兔迎新春!“2023欢乐春节”在瑞典开启
- 春节假期道路交通总体平稳有序
- 充满“科技与浪漫”!“中国制造”走进巴黎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