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海港城市港口经济增加值达6.2万亿元
中新网天津7月11日电 (记者 王君妍)记者从10日举办的2024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获悉,去年我国海港城市港口经济增加值达到6.2万亿元,占这些城市经济总量的13.4%,与2022年相比,规模增长1929亿元。
开幕式上,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发布《中国海港城市港口经济发展报告2024》,对我国59个海港城市港口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报告中所称海港城市是指我国沿海港口所在的地级市或直辖市,江苏省长江沿线港口城市亦纳入海港城市研究范围。报告中所称港口经济,是以港口为中心、港口城市为载体,依托和利用港口的各类产业的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是港口、产业、城市相互联系、有机结合、共同发展的开放型经济。
报告显示,从整体上看,中国海港城市港口经济呈现“一核、两区、多片”的空间格局,形成了以上海、苏州等城市群为“一核”引领,以长三角区域和珠三角区域为“两区”协同发展,以环渤海区域、东南沿海区域、西南沿海区域“多片”共同发展的空间格局。
其中,长三角区域海港城市港口经济增加值占到全国海港城市的44.7%,是我国沿海地区港口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报告称,目前,我国港口经济主要类型还是以基础性传统产业为主,科技含量较低,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产业链较短,集群化发展较少。未来,需要聚焦新质生产力,以港口为战略资源,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谋划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港口经济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全球市场持续向好 1200余名海外客商相聚第六届徐工国际客户节
- 2024第三届数字化审计论坛举行
- 文学创作“破圈”深度参与生活
- 注册在A省,“坑骗”在B省:跨省旅游“坑团”调查
- 海南自贸港迎来首单越南进境飞机维修业务
- 新时代中非合作|中非经贸合作展现强劲活力
- 欧洲最大核电机组正式投入运营
- 北京二季度薪酬状况报告:金融产业、数字经济产业等领先
- 经济观察:工业上扬9.7%,制造大市打破转型“天花板”
- 宁淮城际铁路建设进行时:淮安东站站房接建工程基本完工
- 血友病患者为何被称作“玻璃人”?
- 中国新任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韩春霖抵哈履新
- 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
- 海外十五城状元来厦PK总博赛 感受中秋博饼旅游嘉年华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杨剑宇:加快建设数据要素全国统一大市场
- 俄罗斯与伊朗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
- 山东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织密基层医疗网
- 中国团队研发系列仿人灵巧手机器人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 中新真探:虾发黑就是有毒吗?
- 哈梅内伊: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是地区动荡的根源
- 热门推荐
-
- 东北地区东部有强降雨 台风“苏拉”将影响华南沿海等地
- 全国首个“低空+高铁”跨城联运场景在杭州投运
- “丝路绮粲:中国丝绸艺术展”亮相塞尔维亚
- 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具备国际邮轮经营条件 开港开航在即
- 电影《黄埔军人》原底胶片赠予广州市档案馆
- 《中国现当代名家画集——薛志耘》出版首发式在京举行
- 官方回应“博物馆预约难”:将专题研究打击“黄牛党”
- 首批100个5G-A网络商用城市名单公布 将为我们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 2024数字低空大会在深圳举行
- 一人一车守护一方 行走在中蒙边境公路上的救援人
- 马拉维一河马冲撞船只致1人死亡、23人失踪
- 福建古雷开发区:深化产业合作 促进闽台融合
- 花海催热美丽经济 “陪拍”消费形式升温
- 又是毕业骊歌唱响时 “最后一课”再触心扉
- 新能源产业迈向高端化
- “熊出没”话题引热议 业界吁探索“共享空间”
- 广州海珠湿地昆虫图谱再刷新
- 新修订的《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颁布
- 首届链博会开幕 从青岛啤酒看“全球采 中国质 世界享”的全链实践
- 小影窗展示“大千世界” 古稀老人50余年做好皮影“守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