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为内蒙古带来新“商机”
图为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内蒙古)现场。 李爱平 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7月18日电 题: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为内蒙古带来新“商机”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为期3天的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内蒙古)(简称对接活动)于1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正式划上句号。
作为盛夏举办的一场高规格活动,此次对接活动亦与刚刚闭幕的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上提出的“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东三省的联通,积极承接国内先进产业转移”说法形成呼应。
与会嘉宾认为,通过这次活动可看出,内蒙古在落实产业转移方面做到了“言必行,行必果”,这也是当地大力气倡导优化营商环境最直观的变化。
更加值得提及的是,前来参会的南北省份多个一线城市的商界人士,通过参与此次对接活动,深刻触摸到了内蒙古产业转移中蕴含的巨大商机。
诸多参会的企业家和专家认为,“头上有风光、脚下有煤炭、手中有电网”成为内蒙古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放出的“大招”。
2009年落户内蒙古呼和浩特的TCL中环,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半导体单晶硅和光伏单晶硅制造基地,内蒙古工厂的绿电比例在内蒙古政府的支持下已达到42%,单位能耗低于同行业次优企业20%以上。
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浩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TCL中环将发挥“链主”作用,用绿色制造、智能制造赋能产业升级,打造千亿级的中环产业城,助力内蒙古建设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外界看好此次对接活动的同时,事实上,早在几个月前,内蒙古就围绕8大产业集群和16条重点产业链,开始持续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力度。
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白清元介绍,随着内蒙古有关方面近期赴京津冀、长三角等地举办多场大型招商引资活动,内蒙古上下形成了大抓发展、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
产业对接细水长流,对接活动永不落幕。
内蒙古自治区工信厅等部门多个信息源显示,下一步,内蒙古将定期举办全国性的产业峰会、论坛,以商聚商、以商招商,让资源大区内蒙古更加有魅力。
在业界人士看来,这也是此次对接活动带给内蒙古最有“含金量”的事情。(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西外派教师播撒技术火种 助中国制造深耕东盟
- 世卫组织: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外媒:一架美国西南航空飞机在古巴紧急迫降
- “奥库斯”内讧?澳反对党领袖公开对比美英核潜艇,引英方抨击
- 65.0%受访者感觉近两年穿汉服的人多了
- 消费市场绿意浓
- 国际识局:乌克兰危机两周年,美西方图谋“破产”?
- (经济观察)中国多省开年聚焦民营经济发展
- 雄安新区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开通
- 国际博物馆日 海南省博物馆展出多件“镇馆之宝”
- 微短剧,“以专而精”才能“剧有品质”
- 两位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去世
- 浙江舟山2023年油气吞吐量1.57亿吨 同比增18.4%
- 中国—东盟国际龙舟公开赛广西藤县开桨
- 印尼启动免费营养餐计划
- 西双版纳中缅边境人犬合力查获冰毒86公斤
- 平陆运河建设依“绿”前行 动物将顺畅“回家”
- 巴以新一轮冲突持续 已造成逾500人死亡
- 陈贝儿:做大家的眼睛 感受国家的变化
- 不断擦亮“投资中国”金字招牌 中国市场“磁吸力”持续增强
- 热门推荐
-
- 吉林暴雪致交通受阻 多地学校暂停线下授课
- 帮助有心理危机的人走出困境 快手上线种太阳计划
- (新春走基层)浙江玉环企业春节出海抢订单:相信“风浪越大鱼越贵”
- 出席活动摔倒后,拜登下直升机时又撞到头……
- 中国财政部持续巩固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
- 广西构建面向东盟数字经济产业链 打造“数字丝绸之路”
- 136列旅游专列开进中国北疆 暑期游客5.6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 2023年安徽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招生计划:12个专业334人
- 智能建造赋能成渝中线高铁建设
- 新兵故事:“我的爷爷是抗美援朝老兵”
- 2023中国(拉萨)首届数字化自驾游大会活动打造智慧文旅
- 从“纬度”到“维度” 感受气象万千的生动中国
- 绿色贸易成国际社会关注焦点 中国绿色贸易发展成效明显
- 社会监督员、政务体验员、政策体验师 小“岗位”优化营商大环境
- “杭州女童电梯坠亡案”一审宣判 保姆因过失致人死亡获刑
- 浙江海事局启动南部水域II级防台应急响应
- 国际识局:北约还想“约”,75岁依然找不着“北”!
- 完美世界:部分产品表现不及预期 进行必要人员优化
- 京雄快线雄安航站楼站封顶 半小时可达北京大兴机场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浙江多举措打通科创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