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歌唱家廖昌永:人工智能无法取代艺术家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歌唱家廖昌永:人工智能无法取代艺术家
作者 张杨彬
面对“AI(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音乐家”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十分笃定地回答,不可能。
“就像我们面对面交流,如果是一个机器人跟你交谈,还会产生同样的情感体验吗?音乐和其他所有艺术一样,是需要灵光乍现的时刻的。”他说,这才是艺术最鲜活、最感人之处。
“不过,人工智能可以为艺术创作带来很多便利,我们要拥抱新科技。”作为著名歌唱家,廖昌永认可科技对创作的帮助和促进作用,“比如实景布置和虚拟现实技术配合恰当,可以打造更美的舞台。”
除了艺术创作本身,廖昌永也十分关注艺术高校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等话题。
2023年全国两会,廖昌永涉及大学校园有序开放的建议引发热议。可喜的是,今年全国高校陆续“敞开怀抱”。应该如何用好高校资源服务公众?今年,廖昌永的提案中包含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简而言之,以高校作为主阵地,统筹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繁荣发展。”
2024年第一天,上海音乐学院校园正式对外开放。“现在已经有超过1.5万人次通过预约形式来听讲座、看排练、看演出,大家反响是非常好的。”
廖昌永说,高校不仅是教学和科研机构,也应该承担服务社会的责任。
占地百余亩的上海音乐学院校园内,坐落六栋历史保护建筑,还有世界一流的歌剧院音乐厅。“希望大家走进校园,除了看见美景外,还能感受我们近百年的学术氛围。”廖昌永介绍,建筑里布有展览,安排讲座;剧院里既有演出季的高质量演出,也结合学生实践提供低票价演出服务,仅需三五十元(人民币)。
“上海音乐学院自创立之初,有先辈所期的三个愿景——养成音乐专门人才,一方输入世界音乐,一方从事整理国乐,期趋向于大同,而培植国民美与和的神志及其艺术。”所谓“培植国民美与和的神志及其艺术”,即社会美育,除此之外,“趋向于大同”也是他一贯为之努力的。
回望中国音乐史,廖昌永说,钟鼓琴箫等华夏正声,与胡琴、琵琶、唢呐、筚篥等外来乐器,共同构成中国音乐。千年间,中国音乐从未停止与各种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正是这种融合、包容铸就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廖昌永也提议兴办更多国际音乐比赛,把国际上优秀的艺术作品引进来,让中国好的作品也能通过交流平台走出去。“让世界上更多人了解中国艺术歌曲、音乐创作。”(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地方志”如何“活”起来?学者举高校创新实例谈发展
- 2024海口房展开幕 时隔八年再次举办
-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眼科专科联盟上海成立
- 滨海盐沼、牡蛎礁、砂质海岸和海草床生态减灾修复手册发布
- 限制“过度旅游” 荷兰首都禁止建设新酒店
- 平台数据显示春节中国游客足迹遍布全球1700多个城市
- 住进养老院的零零后,堪称“人间清醒”
- 19国媒体人赴呼和浩特访现代化
- (新春见闻)三亚玩海项目“上新”受游客青睐
- 打造黄河流域文化品牌 第三届黄河寻根问祖文化联盟大会开幕
- 青海产业动能加速孕育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90%
- 中国央行:加大对五大重点领域资金支持
- 收复2650美元!高盛瑞银等机构继续看好金价
- 中美41名高中生的这堂实验课,为什么要到村里上?
- 文学评论家陈晓明:始终怀有对文学塔尖的向往
- 美国突发枪击事件!3名执法人员死亡5人受伤
- 贵州大数据产业年总产值达2200亿元 五年实现翻番
- 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东延工程正线全面进入铺轨阶段
- 碧树结金果 云南永德迎来坚果采摘季
-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温枢刚:中国已成为世界能源发展转型的重要推动者
- 热门推荐
-
- 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开幕
- 甘肃庆阳打造数字经济招商引资“磁力场”
- 抢抓机遇、补齐短板 促进广东区域协调发展
- 保障冬煤运输 大秦铁路秋季集中修施工收官
- 普京对土库曼斯坦工作访问 计划在此与伊朗总统会面
- 国家开放大学将每年培训家政从业人员30万人次
- 莫言的慈善情结:向善,是人心所需
- 北京天竺综保区年医药进口值约1200亿元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一网通办”:做好政务便捷服务“大文章”
- 北京门头沟:10名危重症患者和伤病员转运至市区医院救治
- 海浪橙色警报:东海东部将出现6到9米的狂浪到狂涛区
- 泰国推出高端旅游产品计划吸引全球游客
- 精品内容引来观剧热潮
- “王婆说媒”何以火爆全网?专家诠释多重因素
- 中国研制匈塞铁路高速动车组在塞尔维亚首次亮相
- 以色列指哈马斯无意达成协议 两以军官因慈善组织遇袭被开除
-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在长春成立
- 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 留法硕士村湾里建起“文艺部落” 游客纷至沓来
- 商务部:超六成“外资24条”政策举措已落实或取得积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