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补齐短板 促进广东区域协调发展
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差距。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应该加强区域间的协调和合作。区域协调发展从哪些方面发力?应当制定哪些政策措施?如何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间的互惠互利?在今年省两会上,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引起不少代表、委员热议。
聚焦未来、谋划发展,代表、委员们纷纷就城乡融合发展、完善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技能人才培养、加强镇村基础设施服务等方面提出建议。
产业分布
发挥比较优势 错位互补发展
作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全面振兴密切相关。省人大代表、民建会员、深圳市华巨臣实业集团总裁杨文标建议,要以差异化、特色化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均衡发展。
乡村产业方面,他提出要发挥比较优势,产业需合理分布、错位互补发展。比如,粤东汕尾红色、蓝色滨海等旅游资源丰富,要加快发展文旅产业;粤西湛江要重点发展现代临港产业,茂名侧重发展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阳江大力发展风电能源产业;粤北韶关要利用生态屏障优势,助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
他还建议重点培育村集体经济、国企、民企等市场主体,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益社会事业与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实施整体规划,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
同时,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乡村旅游等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县域经济。加快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并鼓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开展综合农事社会化服务。
农产品加工
打造“农业强镇小型经济圈”
特色高品质农产品,既能提升当地知名度和美誉度,又能为农民增产增收。省人大代表、民革清远市基层委员会副主委范秋萍提出《关于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范秋萍以英德市举例,作为广东省农业大县,英德是“世界红茶之乡”“中国麻竹笋之乡”“中国黑皮冬瓜之乡”“中国蚕桑之乡”“中国果蔗之乡”,农业产业发展基础扎实,农产品特色鲜明、品质优良。2023年,英德力求通过全力打造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2个百亿元农业产业,大力发展丝苗米、清远鸡2个重点产业以及豆腐、蚕桑、水产、肉鸽、水果等“N”个十亿元级农业产业,通过做强做大农产品加工等全产业链服务,联动上下游产业链,打造“农业强镇小型经济圈”,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农产品加工产业联农带农效果显著,可以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提升农民收入,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她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用地保障,“优先安排建设用地规模和指标支持农业产业加工、仓储、冷链物流和三产融合配套设施建设。‘点状供地’优先支持这些企业项目用地需求,简化相关用地手续。”
人才提质
培育涉农专业人才 晋升、待遇给予支持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杨文标认为,要精准发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补齐县域人才紧缺短板。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他提出要加强农村基层一线技能人才引进与培养,建议加快探索职称评价与人才培养使用有效衔接。打破县域专业技术晋升“天花板”,完善职称评审管理服务制度,优化农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培育更多农民工匠。另外,要加大引导应届毕业生、涉农企业家、技术人才、优秀教师及农业管理相关专业人才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流动,政府予以财政支持和晋升激励。
“政府还可鼓励企业和高校加强人才培养合作。”省政协委员、民建湛江市委会主委陈冰湖建议要强化专家学者支持,可设立相关的科研项目。
融资模式
根据区域情况 探索多元化融资模式
金融支持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陈冰湖表示,要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投融资体制,推进和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丰富政府投融资模式,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还要创新融资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模式。除了政府投入外,还应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外资等参与投资。例如,可以采取PPP(公私合作)模式、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等,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公共领域。
范秋萍则建议,引导金融机构主动对接各县区特色农业产业,创新匹配度高的金融产品和信用担保融资模式,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信贷投放,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基础设施
建议新建广连高速公路出口线造福附近居民
公共基础设施是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包括交通、能源、通信、供水供电等方面,对于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产业升级、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
在交通方面,省人大代表、清远连州市大路边镇顺泉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静华具体提出,建议新建广连高速公路龙坪出口至G107国道连接线。
他表示,广连高速公路龙坪出口是大东山温泉度假区旅游车辆和碳酸钙矿区运输车辆通行的唯一出路,车流量大。但现有的出口线S392线弯多路窄,宽仅为6米,容易出现交通事故。为满足群众生活生产的正常需求,迫切需要增加一条广连高速公路龙坪出口线,缓解车辆通行,更大程度消除安全隐患,造福周边人民群众。
“出口线公路建成后,可满足大东山温泉度假区车辆通行,便于旅游景区提档升级,促进连州的经济发展。”张静华表示,这条公路还将为区域范围的农产品销售提供交通便利,有力促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融合发展。
羊城晚报记者 黎秋玲 林园 薛江华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静宁苹果何以成为甘肃农特产“头牌”?
- 中国信通院公布2024年可信开源最新评估结果
- 多地启动HPV疫苗免费接种:为何选中二价苗,产能充足吗
- “东数西算”重在协同发展
- 创业“假培训”频现,“真服务”要跟上
- 如何让统战资源在地图上“动”起来?北京东城有妙招
- 中消协提示:中小学生慎用“鼻吸能量棒”
- “福宝”即将回到中国:韩国民众排队送别,饲养员也哭了
- 打击建筑垃圾偷运乱倒 京津冀三地联合开展专项治理“零点行动”
- 中国证监会: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 青春华章|外国留学生眼中的中国青年:热情友好、开放包容、乐于助人
- (第六届进博会)爱达邮轮与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系统成功对接
- 学者谈两岸经济融合:为融合发展塑造坚实基础
- 让文明守规成为公民参观博物馆行为自觉
- 广东茂名荔枝产业进阶:从“夏季限定”走向“四季可期”
- 辽宁沈阳:全国首家汉字主题书房面向市民免费开放
- 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 青海:“最大规模的安多则柔表演”获WRCA认证
- 江西南昌发放千万元消费券 推动餐饮业加速复苏
- 澳大利亚前外交官:APEC为地区发展作出贡献 中澳发挥重要作用
- 热门推荐
-
- 吉尔吉斯斯坦安全部门拘留30余名组织骚乱嫌疑人
- 全国首条跨省城际铁路滁宁城铁正式通车
- 老年人冬季进补被忽悠成滥补 打虎不成反成病猫
- 口红比较试验:便宜国货性价比不输国际大牌
- “那一刻,心随你走不再回头”
- “限定”成营销噱头 樱花骗局“含樱量”几乎是零
- (新春走基层)甘肃当金山站孤独“坚守者”
- 山东多元驱动做“活”水文章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利支撑
- 美国政府被起诉!美军燃油泄漏致数千人患病
- 尖烽时刻总决赛杭州举行 78所高校团队上演沉浸式商战
- 河北连发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霸屏”全国高温排行榜
- 搭乘“千年古庙会” 首届河南周口伏羲书展开幕
- 第二届国际潮剧文化研修班在汕头开班
- 吉林镇赉“北纬45度”甜瓜丰收大卖
- 财政支出花在哪?一文读懂“国家账本”
- 律师称地铁偷拍事件川大基本已顶格处分
- 探访桂黔大山里的全免妇女夜校:用“新声”连接世界
- 哥伦比亚总统访问委内瑞拉
- 中国科研人员在喜马拉雅地区发现2个哺乳动物新种
- 中国发布的投资税收指南已涵盖105个国家(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