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媒体人赴呼和浩特访现代化
中新网呼和浩特10月22日电 (记者 张林虎)21日至25日,“一带一路”青年友好交流项目“外媒看青城”媒体采风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举行,来自哈萨克斯坦、叙利亚、黎巴嫩等19个国家的21名记者,先后走进敕勒川草原、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等地,领略“魅力青城”呼和浩特经济文化的脉动。
图为外媒记者在拍摄记录。赵泽摄
每到一处,外媒记者们都仔细聆听讲解,用镜头记录呼和浩特的风采,用笔触描绘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在敕勒川草原,来自巴勒斯坦的记者拉尼娅·哈姆达拉拿出相机不时拍照留念。“听说这里十几年前还是荒芜一片,我们十分赞叹这片草原的前后变化,这样的变化十分不易。”
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国家现代农业园区阿勒坦有机葡萄园,串串晶莹剔透的阳光玫瑰葡萄犹如颗颗“宝石”缀满枝头,吸引着外媒记者们目光。
尽管塔吉克斯坦亦盛产葡萄,但阳光玫瑰的鲜美味道让来自塔吉克斯坦的记者乌斯蒙·阿卜杜恰洪洛夫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也收获了一份特殊礼物。
图为外媒记者体验泥塑制作。 赵泽摄
“我家里也有葡萄园,种了各式各样的葡萄,唯独没有这个品种,我一直在找阳光玫瑰葡萄的种子,没想到在今天梦想成真了。”乌斯蒙·阿卜杜恰洪洛夫表示,他会把葡萄苗带回家乡后悉心栽培,让阳光玫瑰葡萄在他的家乡也茁壮成长,结出丰硕的果实。
近年来,地处北纬黄金奶源带的呼和浩特,打造全球一流的“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奶业全产业链生态圈,不断加码的“科技范儿”、品类丰富的奶产品,都让前来采风的外媒记者频频点赞。
“这里生产酸奶的技术让我很震撼,产品出口到哪些国家和生产中的智能技术,也是我比较关注的。”叙利亚记者利姆·拉比说。(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年中经济观察)
- 别让智能家电“为难”老人
- 切莫迷信“网红处方”,儿童用药安全第一
- 规范异宠交易势在必行
- 北京新能源货车昼运通行证申办服务上线
- 拨开历史尘封 新编京剧《鉴证》在天津首演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赛 近3万名选手参赛
- 国庆假期临近 “老广”抢闸出境旅游
- 七成受访青年感觉太多虚拟社交让人更孤独
- 韩媒:韩国宪法法院就尹锡悦弹劾案首开法官会议
- 社交网络结构有何遗传影响?国际最新研究发现一种调节基因
- 专家:阻止牙周疾病发展应先清除牙结石
- 全国家纺消费节在江苏南通开幕 引爆家纺消费风潮
- 大暑时节 赏荷消夏逐清凉
- 第四届药博会启幕 中外人士探讨传统医学“中国智慧”
- 青海省中藏医药服务网络基本建立
- 长三角消费市场总体回暖向好 上海仍是全国最会花钱的城市
- 陕西渭南:“非遗+” 带动传统民俗从“活”到“火”
- 截至2023年12月末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380亿美元
- 新疆等地有雨雪天气 新一轮冷空气将影响我国中东部
- 热门推荐
-
- 中广核防城港核电站4号机组投产发电
- (走进中国乡村)长三角“数字游民”工位搬进乡村山水间
- 中国贸促会回应近期美一系列涉华限制措施:合作仍是主流 共赢才是目标
- 新疆棉花迈向“全产业链”:一朵棉花“链”起一个产业集群
- 加拿大101岁政坛传奇人物麦考莲辞世
- 辽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建设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
- 警方通报宁夏10岁男孩被继母打死
- 无法看商品详情、以次充好 “顺手买一件”暗藏消费陷阱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彭泽:推动花卉规模化种植 鲜花铺就百姓致富路
- 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创新高 带动深市公司海外业绩向好
- 宁夏八宝茶:最是“甜蜜”惹人爱
- 以现代视角再讲白蛇经典 《白蛇:浮生》北京首映礼举行
- 山东金乡:中储粮一项目在拆除仓顶伞型桁架时发生倒塌致6死1伤
- 甘肃有礼:科技助传统文化焕新生 研礼学礼冀宾至如归
- 新型二维材料能高精度低损耗操纵光
- 新能源汽车充电涨价影响几何
- 8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3% 物流行业整体运行稳定
- 上半年工业生产稳步恢复
- 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主席:植物和花卉是全球交流的良好媒介
- 美媒:从中国外交成就看美国政策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