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a全网爆火,影视行业在瑟瑟发抖?
中新网北京2月24日电(记者 王诗尧)一年前,ChatGPT在AI圈掀起惊天巨浪之时,许多人都没有想到下一波浪潮来得如此之快。2024年春节期间,OpenAI用一段60秒的视频惊艳全球。这段时尚女子漫步东京街头的短视频,由文生视频模型Sora生成。
Sora全网爆火,一时之间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声音,有人看到了机会、有人看到了担忧、有人看到了恐惧……面对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影视行业,从业者是否真如想象中在瑟瑟发抖?
Sora如何冲击影视行业?
最近一段时间,Sora持续成为互联网热门话题,几条生动逼真、画面精美的短视频,给整个影视行业带来的震撼,依旧余温未散。
摩斯AI创始人侯茂(化名)向中新网记者介绍,Sora具有三大突出亮点:一是60秒长视频,Sora可以保持视频主体与背景的高度流畅性与稳定性;二是单视频多角度镜头,Sora在一个视频内实现多角度镜头,分镜切换符合逻辑且十分流畅;三是理解真实世界的能力,Sora对于光影反射、运动方式、镜头移动等细节处理得十分优秀,极大地提升了真实感。
“自一年前OpenAI发布ChatGPT以来,从文本、图片、声音到视频领域,各种突破性人工智能不断涌现,已经超过摩尔定律所描绘的技术进步速度。”
作为AI视频模型,Sora的横空出世势必会给如今的影视行业,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侯茂认为,最先受到影响的应该是动漫行业。“动漫里的人物、场景偏虚拟,对实时性与精细程度要求不高。”此外,Sora对偏写实类的电影、电视剧短期内影响不大,因为这类作品对真实场景的人物表演、惊喜度要求很高。
在他看来,Sora对于器材生产商与租赁商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比如曾经需要高价购买的摄影机、昂贵的移动器材、照明器材大概率不再被需要。后续将转为采用人类提示语来控制AI视频模型,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完成运镜、影像生成等工作。”
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在特效公司。侯茂指出,原来制作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在特效方面的成本非常高,特别是一些需要完全从零建模的效果。现在有了Sora,可能一句话就能够生成相同质量的画面,这将会对特效公司产生非常大的冲击。
当然也有好的一面,对于导演、编剧、摄影师等影视行业专业工种会是重大利好。“过去传统的影视生产方式,从想法到成片,需要一个团队配合才能完成。以后借助AI工具,只要是有创意的人,一个人即可完成成片的生产。”
“恐惧是本能,不是终点”
2月16日,电影摄影师段纪辰在微信公众号里,刷到OpenAI发布文生视频模型Sora的消息。他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看到Sora视频时,第一时间并没有意识到是AI视频。等到回过神来,脑海里只有一个字“牛”。
激动的心情渐渐平复后,他将文章转发到朋友圈并写下四个字——要失业了。
一年前OpenAI推出ChatGPT时,母亲曾问过段纪辰:“你觉得摄影师这个职业以后会消失吗?”他当时的回答是“不可能”,没想到仅仅过去一年,这个答案就发生了改变。
尽管如此,段纪辰并没有转行的打算。在他看来,距离Sora进化到威胁人类工作,还要经过一段时间。此外,Sora目前仅能按照固有思维惯性思考,想要完成更有创意、创造性的作品仍比较困难。
同一天,摄影师大硕也在第一时间观看了Sora产出的视频。“因为我们是干这个的,所以看到它以后肯定会比一般人的震撼更具象一点。”
在大硕看来,比起AI呈现出来的精美画面,更为冲击的是效率的大幅提升。“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实际工作当中那些特别费劲的事儿,以后用它就能轻轻松松解决了。”
去年,好莱坞迎来史上首次编剧和演员联合大罢工,矛盾焦点之一就是人工智能的适用范围。
最近几天,大硕也和同行们交流了许多,意外的是没有一个人对Sora持否定态度。“大家都知道,这就是将来,而且已经到来。大家聊的都是觉得自己的认知还是太慢了。”
当整个影视产业面临技术革新,“恐惧是人的本能,但不是终点”。大硕认为,如果能赶上风口就要大胆尝新,自己对新鲜事物永远抱持着开放的态度。
对于“摄影师最终是否会被AI取代”?大硕指出,不是摄影师被取代,而是画面会被AI算法取代。“一些不需要感情的画面,或者是需要AI生成的画面,将不再需要摄影师来拍摄。”
“人是不会被效率高的机器所替代的。当使用AI可以让拍摄一部片子的成本大幅缩减后,投资方就会更快地投入到下一部作品中,我就有另一份工资可以拿,观众也多了一部电视剧或电影可以看,一举多得的事。”
艺术“感觉”不能被AI模仿?
采访中,两位摄影师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观点:AI可以辅助人类工作,甚至取代一部分低质量的工作内容,但是涉及到情感类、需要深度沟通与理解能力的工作时,AI只能做到模仿却无法超越其领域内的佼佼者们。
去年,记者在一次采访中曾向导演冯小刚询问过这个问题:“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冲击影视行业吗?”
彼时的冯小刚正在为电影《非诚勿扰3》做前期筹备工作,这是一部聚焦人工智能题材的电影。
面对记者的提问,冯小刚当时的回答是,艺术领域的人物需要具备人类情感思维,所以他认为AI不能完全取代人类。“比如说剧本,它可以做一个中等水平的剧本,但是让它做一个特别独到的剧本可能还不行,当然也许有一天它就行了。”
在另一次采访中,记者也曾向演员陈若轩问过同样问题。从小就是“科幻迷”的陈若轩,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一直密切关注。他表示,虽然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到许多领域,但是未来演员仍不会被AI所替代。
“虽然说人工智能是人造的,但是我看了很多资料,机器是可以比人类更加完美的,而人跟机器的不同就在于他的不完美。所以我觉得机器再怎么完美,它还是机器人,有缺点的人反而是鲜活的。”陈若轩说道。(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爆改”电动车可“超长续航”“大幅提速”?上海警方破获制售伪劣电动自行车案
- 郑州经开区育人学校全校师生被要求搬走?官方通报
- 美媒:“中国奠定了新的里程碑”
- 江西中药材种植面积近五年增长1.78倍 目前已达334万亩
- 安理会举行“加强联合国同区域组织反恐合作”高级别公开会
- “白塔杯”文化创意大赛决赛将于11月中旬举办
- 在深圳乘坐公交地铁 不再强制要求戴口罩
- 中方呼吁严守核安全底线 坚决防止人为事故
- 回应和平呼唤 展现责任担当——中外人士谈全球安全倡议
- 数字化转型促进浙江中小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5%
- 演员张小斐:专注脚下 一直在成长
- 国际人物:与“美国首位女总统”失之交臂,哈里斯承认败选
- 增豆,避开这几个误区|吃出健康来
- 唐山七旬皮影艺人潜心“影卷”创作30余年 皮影戏里写乾坤
- 今年底云南旅居人数将达380万人
- 李稻葵:应引导国外投资者长期持有中国国债
- 中秋节,藏着极致的浪漫和思念
- 中国台州—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州经贸交流会举行
- 南昌白鹤小镇“时令美景”催生文旅活力 游客邂逅“诗与远方”
- 气象人士呼吁南方人冬季不要天天洗澡 网友 “炸开锅”
- 热门推荐
-
- 《在世界的拐角守望你》推出:宠物、生命与情感
- 赫什就“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再发文:美国中情局编造的故事太荒谬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福建福安:乡村振兴迈大步 产业新高地崛起
- “您准时吃上热饭我就高兴!”
- (年中经济观察)对美元跌破7.3,人民币汇率下半年怎么走?
- 交易商协会召开民营企业融资座谈会
- 全国259所院校参加2024东莞市校企洽谈会
- 无伴奏合唱套曲《〈论语〉节选》在京首演
- 如何正确挑选、佩戴防霾口罩?
- “让古中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代代相传”——访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主席拉索
- 酒店“先囤后付”火了,如何确保兑付?
- 成都发布新春游玩“攻略” 新生大熊猫将集体贺岁
- 2023年中秋国庆假第三天 陕西铁路预计发送旅客52.7万人次
- 中央气象台:寒潮将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 湖北推动农村公路“走得通”到“走得美”
- 1.77亿人次!铁路国庆黄金周运输圆满收官
- 传承文明之光 福建举办世界记忆项目30周年专题展
- 单口相声讲历史文物,天津姑娘如何实现“快乐科普”?
- 上半年上海市重大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226.4亿元 完成全年计划的53.3%
- 中意合作《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上演 第39届“上海之春”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