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母城”渝中区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试点
中新网重庆2月23日电 (记者 钟旖)记者23日从重庆市渝中区获悉,该区日前正式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试点,将历时一个月,开展“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普查。
据介绍,渝中区是重庆“母城”,拥有厚重的历史底蕴,是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13个试点县(区)之一。目前,该区共保存有147处(179个点)文物,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37个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处(64个点)。此次普查试点主要集中在大溪沟街道、两路口街道,类别包括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登记信息包括普查对象名称、空间位置、保护级别、文物类别、年代、权属、使用情况、保存状况等。
在普查中,渝中区将广泛应用数字建模、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查清汇总每处不可移动文物的基础信息,开展普查成果汇总,生成普查目录成果、图件成果、基础数据、报告成果、数据库成果等。
比如,对重庆市著名抗战遗址——重庆宋庆龄旧居陈列馆,渝中区将立足重庆地理信息底图,叠加文物底图,充分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无人机技术,开展文物测绘等普查工作。
“这些数字技术将帮助全区建立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并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实现共享。”渝中区文旅委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普查还包括对已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开展复查,重点确认复查文物的当前保存状况;对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开展调查,重点做好文物核心价值载体部分的信息采集;依法开展不可移动文物认定、登记和公布;建立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目录,健全名录公布体系等。
试点结束后,渝中区将开展全面普查工作,进一步保护传承“母城”文脉。(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加沙卫生部门:以军拒协调脊灰疫苗接种队安全进入该地区
-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天津开展
-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驶上“快车道” 汽车充换电产业生态将多方面拓展完善
- (国际观察)英国议会在争议声中通过“卢旺达法案”
- 这里“石上”风景独好,让人“玉”罢不能
- 邮储银行小额贷款累计投放突破10万亿元
- 工信部再启动两项专项行动 助力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 世界最大难民营发生火灾,1.2万罗兴亚难民流离失所
- 尹锡悦再次拒绝出席公调处调查
-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北京宣言》是迈向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关键一步
- 俄乌局势进展:俄总统称从未拒绝和平谈判 乌方称击落“罕见”无人机
-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 | 西山面塑:指尖舞蹈 八“面”玲珑
- 国际锐评|起底美国的对外“人权战”
- 2024中欧人才论坛在北京举办
- 新疆加快推进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保险汽车风险测试规程》系列标准
- 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班列到发数量破千列
- 加油站会被淘汰吗
- 调查: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4.78本
- 全国“菜篮子”产品量足价稳 节日供应有保障
- 热门推荐
-
- 普京任命俄罗斯驻日本大使
- 武汉专家研究发现睡眠时间短与癌症风险升高有关
-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举办国家公园图片展
- 湖南湘阴和美乡村象棋“村甲”乡镇挑战赛“开战”
- 家有失能老人看护令人崩溃 调查失能老人照护难题
- 中央气象台:我国近海海域将有6~7级风
- 小城大业|中国小城何以产“千吨级”法式鹅肥肝?
- 武警挺进门头沟失联村
- 希腊接连发生多起严重交通事故 数人死伤
- “5·19中国旅游日”活动启动 发放1亿多元消费券
- 日元对美元汇率再创新低
- 辽宁省国际商会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助辽企高质量发展
- 中国四部门发文预防“小胖墩” 专家吁全社会共同参与
- 上海:截至2024年3月末“沪惠保”累计赔付金额超16亿元
- 《南安文库》系列丛书研究项目启动 弘扬“海丝”文化
- 马来西亚政府否认考虑批准在柔佛设立赌场
- 韩国调查机关计划再次要求尹锡悦出席调查
- 加拿大8月经济零增长 商品生产行业是拖累主因
- 加拿大李德伦音乐基金会将举办2024“中西汇粹”新年音乐会
- 曼谷国际时装周展示泰国时尚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