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两千余年的陇州社火
骑着高头大马、手执青龙偃月刀的关羽,身材魁梧、怒目圆睁的张飞,悬浮在空中、英气逼人的杨门女将……2月22日,农历正月十三,“2024年我们的节日——陇州社火过大年”暨陕西省民间社火展演在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举行,震天的锣鼓声中,数十万游客和当地群众齐聚陇县,一睹古老的社火风采。
2006年,宝鸡民间社火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陇州社火因其色彩浓烈、笔触细腻的脸谱和原汁原味、丰富多样的表演等特色,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春节期间,从正月初二开始,陇县各村就开始陆续装扮社火,从农村到县城、从白天到夜晚,随处可见社火走村串户、过街入巷游演的身影。
薪火相传的古老艺术
陇州社火由来已久,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陇县就有每年正月耍社火的风俗习惯。明清时期,当地各古庙会戏唱斗台,全县各村社火昼夜不绝,随场变演,逐渐形成了村村“赛社火”的风习。
“随着一代代民间艺人与当地民众的自觉传承和发扬,陇州社火已发展成具有明确类别、表现形式和服化道特色的群众性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娱乐活动。”陇县文化馆馆长苏黎明介绍。
陇州社火表演内容多取材于神话、历史演义和民间传说故事,寄托着人们降妖驱魔、辟邪镇宅、祈福求祥的美好期盼,其种类也是多种多样,有重现古战场刀光剑影的马社火,粗犷剽悍的背社火,双脚踩蹬、玄妙精彩的高芯社火,还有抬社火、高跷社火、车社火等20多种类型,不一而足。除高跷社火、步社火配唱曲调及表演外,陇州社火绝大多数属于造型艺术,主要靠社火表演者繁复夸张、色彩鲜明的服化道来体现,其中最为重要、最有当地特色的要数社火脸谱。
“红为忠,白为奸,黑为正,黄为残暴,蓝为草莽,绿为义侠、恶野,金银为神妖。”关于社火脸谱的用色规则,陇县天成镇王马咀村的社火脸谱老艺人王启明了然于胸。每次社火游演前,王启明都会从早忙到晚,用手中的画笔在村民脸上精心绘制出一个个特色鲜明的脸谱,黑脸包公、红脸关云长都是他最拿手的作品,关羽左颊上的“七星痣”、杨七郎额上的虎形、典韦额上的双戟,他都画得尤为传神。
春节里的别样乐趣
扮社火、接社火、看社火,全民参与闹社火,是陇县百姓每年春节期间最热闹的娱乐活动。
“陇州社火,可以说是全民狂欢。社火表演老少皆宜,其走村串户的表演特性,让其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陇县城关镇小沟村社火会会长王斌说,每年正月,一听说村上要耍社火,大人小孩热情都很高。
随着一长串鞭炮声响彻天际,村民就知道,该自家接社火了。站在家门口,看着越来越近的队伍,陇县曹家湾镇三里营村村民李晓霞终于看清了表演阵仗,走在最前面的是黑花脸“黑虎”和红花脸“灵官”,紧随其后的是关羽、财神爷等,他们威风凛凛地行走在村庄巷道,受邀进入一个个村民家中,在庄院每个角落进行表演。
只见李晓霞瞅准时机,往自己最喜欢的关公手中的大刀上绑上了象征美好祝愿的红被面。“每年过年都少不了社火,社火这么一来、一转,这个年好像才完整了。”李晓霞说,“社火不仅带来了喜庆热闹,也寄托着对一年平安吉祥的美好祝愿。”
古老的民间艺术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在队伍里当鼓手的苟少飞今年刚刚20岁,虽然此前从未接触过打鼓,但当家乡的社火队成立后,他主动要求承担鼓手的位置。“为了首次社火游演能够顺利完成,我特意向村里的老人、县里文化馆的相关负责人学习了鼓点。”苟少飞说。
产业化孕育新希望
近年来为了让陇州社火这一民间文化瑰宝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陇县做了很多探索。
“社火文化要更好地发展传承下去,特色化打造、产业化发展是必由之路。”苏黎明说。
在这方面,成立于2011年的陇县煕地社火演艺有限公司开了个好头。“我们依托原河北镇李家下村社火会,成立了集挖掘、传承、创新、表演陇州社火和民俗旅游接待、民间工艺品开发销售为一体的民营文化旅游企业。”公司负责人王忠厚介绍。
公司成立以来,在原有社火表演节目的基础上挖掘整理出具有200多年历史传统的梿枷棍社火,排练了《群英梿枷棍套梨花枪》《三英战吕布》《五尺棍破梿枷》《民间小调唱腔表演》等30多个特色社火节目,增强了社火的表演力、感染力和吸引力,特别是创新排演的《天地社火 百姓舞台》节目,吸引了陕西省内外多位民俗专家专程考察。
目前陇县已经成立类似的社火演艺公司3家,为社火文化的活态传承和社火产业繁荣发展蹚出了一条新路子。
文旅融合发展,是陇县近年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之一。陇县还将社火这一民俗文化引入关山草原景区,受到了广大游客的热烈欢迎。
“陇州社火历经千年传承,流传演变到现在,成为一个金灿灿的文化招牌。我们将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拓展新途径,谋求新举措,让陇州社火的生命力越来越旺,走得越来越远。”陇县县委书记叶盛强表示。
(本报记者 李洁 张哲浩 本报通讯员 梁会平 光明日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平陆运河企石枢纽船闸闸室首块输水廊道封顶
- 广西锚定“再造一个工业梧州”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 《“智多星管小正”青少年法治安全系列》新书分享活动在京举办
- 文化赋能社区建设 民众共享“唐诗里的长安”
- 健康饮食,构筑学龄儿童春季免疫“防火墙”
- 粤35个台风预警生效 粤东到闽南沿海需注意防范
- 领航AI时代,360双产品入选中国信通院AI原生技术和应用优秀案例
- 莫斯科恐袭事件:俄方称恐怖分子曾计划经俄乌边境逃离
- 老艺术家文化志愿服务工程首个文化传承办公室在雄安新区揭牌
- 黑龙江佳木斯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百万人次
- 日本能登地区地震死亡人数升至202人 下落不明人数调整为102人
- 清明前夕探访江西万家岭战役遗址 幸存者讲述日军累累罪行
- 沈阳举办交流展为两岸青少年搭建起艺术交流桥梁
- 乡约福建:让乡村文旅“流量”变“留量”
- 春运期间 重庆航空将面向东南亚、南亚等地增投运力
- 前三季度中国战略性矿产探矿权出让同比增长218.4%
- 外媒:瑞典将驱逐5名俄罗斯外交官
- 王蒙同名小说改编 话剧《活动变人形》将亮相2023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
- 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国家纪念碑选址确定
- 中国防范外卖餐饮浪费新规出台
- 热门推荐
-
- 瓦格纳将向俄军移交重型装备,对普里戈任的刑事立案撤销
- 广东省汕尾市政府原副市长郑俊雄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哈萨克斯坦7月通胀率环比增长0.6%
- 韩国房地产市场或现“双谷衰退”
- 十条冬季京郊游线路发布,水库鱼菊花宴上榜“京郊美食”
- 西藏林芝:三月桃花美 浪漫惹人醉
- 北京多措保障“五一”假期公园景区特种设备安全平稳运行
- 焦点访谈:新部署 新作为
- 】美国2月零售销售额环比增长0.6% 低于市场预期
- “白大褂”和“西装”同见于一栋楼 “生物铸造工厂”多举措助科研与产业融合
- 伊朗副总统公布莱希葬礼安排
- 2022年广州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逾六成
- 春城昆明实力“宠粉” “五一”将办50余项文旅活动
- “双节”假期湖北A级景区迎客逾1745万人次
- 俄乌局势进展:拜登称尚无向乌提供F-16战斗机的计划 欧盟等宣布对俄制裁新措施
- 固旧布新 古老禾木焕活力
- 2024年,我靠近“流量”
- 题量大、耗时长、题型怪 别让“做不完的测评”难住求职大学生
- 1月中国发行地方债3845亿元
- 山西省上半年进出口增长18.7% 增速居全国第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