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节档缘何爆发撤档潮?
票房创下电影史纪录 八部电影一半撤档
2024春节档缘何爆发撤档潮?
过去八天,减重百斤的贾玲,一举一动都能掀起网络狂欢;韩寒万万没想到,《飞驰人生2》衍生的最大热搜居然是薛之谦的屏摄争议;张艺谋的《第二十条》竟能靠口碑带动票房逆跌,跨过10亿元门槛;闷声发“大财”的光头强,直接创造系列巅峰,预测可突破20亿元。
这个春节档,话题频出,热搜不断,纪录更新,成为全民焦点。可是卖相中藏有怪相,有多么热闹的,就有多么惨淡的。撤档潮就是这个热闹春节档的另一面:春节档拢共8部影片(不算初七上映的票房仅3.6万元的《破战》),居然有4部未破亿元的电影先后撤档。这很现实,很残忍。春节档的影片,要么收金揽银,要么沦为炮灰,几无中间选项。
壹
春节档是“兵家”必争之地。春节短短几天的票房成绩,一般都占据年度票房的10%多。今年比往常多1天,号称史上最长春节档,总票房表现相当亮眼,高达80.16亿元,创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人次新纪录。
票房前四的贾玲、韩寒、张艺谋和“光头强”都是赢家。尤其贾玲,减重固然是核弹级的宣发武器,但影片里一个被彻底否定的女性,靠拳头将自己的破碎拼贴完整乃至重启人生,才是真正的制胜法宝。《热辣滚烫》以27.18亿元独占鳌头,预测总票房超40亿元,加上《你好,李焕英》的54亿元票房,使得贾玲成为百亿导演、百亿女主演只差临门一脚。
当整个世界的聚光灯打在长裙翩翩的贾玲身上时,却有4部黯然无光的影片,惨淡离场。
起初是韩延导演的“生命三部曲”最终章《我们一起摇太阳》,于大年初五宣布撤档。主出品方联瑞影业承认在档期选择上“出现了重大失误”,遂决定延后至3月30日重新上映。
该片讲述了两位重症青年勇敢又动人的“生死约定”。这个向死而生的故事,定档时就遭遇过与春节气质不合的质疑,结果,片方的勇敢没有得到偿报,日趋逼仄的排片空间,迫使他们承认失误。紧随其后,吊诡的一幕出现了:一部毫无波澜的动画片《黄貔:天降财神猫》于大年初七晚上宣布撤档。很快,宁浩、刘德华合作的《红毯先生》也发声明,要与观众“改天聊”。事情还未结束,初八当天,春节档最后一部未破亿元的影片《八戒之天蓬下界》,跟风撤档,硬是凑齐了一桌“麻将”。这波撤档潮委实惊人,成了与贾玲减重、薛之谦屏摄并列的热点。
去年,面对张艺谋、郭帆的压阵,邓超离场了;今年,面对贾玲、韩寒、张艺谋的攻势,宁浩、韩延不得不退席。
贰
此次撤档潮有两类影片。一类,动画电影“黄貔”“八戒”,本身就乏善可陈。但它们像“碰瓷”一样,非要勇闯春节档,就是寄望于能在“熊出没”的统治边缘分一杯羹,像2022年的《小虎墩大英雄》搏个1800万元也说得过去。没想到,一部330万元,一部88万元,完全沦为炮灰。
另一类,则是韩延导演的《我们一起摇太阳》和宁浩导演的《红毯先生》。他们没有邓超、俞白眉那样的现实障碍,更非《阿修罗》那样烂到畸形的“神”片,并且前期投入了大量的宣发成本,实在没有恰当的理由撤档。
撤了,就等于输了,而且是心不甘、情不愿的“输”。网友说,这是“输不起”。两部影片,据传制作成本分别为1.3亿元(韩延)和2.6亿元(宁浩),票房至少要达到成本的三倍才能回本,结果未能破亿的惨淡结局和持续的排片压力,使他们不敢赌下去。哪怕狼狈,哪怕被嘲,也认了。暂时的认命,一方面是无奈之举;另一方面,也暗藏了一股底气——他们相信,现在的票房配不上自己的作品。
倘若韩寒的《飞驰人生2》像《四海》一样口碑崩盘,张艺谋的《第二十条》像《狙击手》一样不温不火,贾玲的《热辣滚烫》除了“减重”再无亮点,韩延是有机会逆袭的,甚至实现长尾奇迹的。
现实就残酷在没有“倘若”。调侃过时的东西,非常安全,但不过瘾;有点意思,但不够疯癫;更何况宁浩拒绝合家欢,使用“反高潮”叙事,题材及埋梗需要门槛,简直就是在拒绝观众。撤档之后的未来如何,无法预知。失策一次,焉知不会再次掉坑?这是一场迫于无奈的豪赌。
叁
究其根本,撤档潮的“罪魁祸首”其实是春节档本身。春节档票房盘子大是一种巨大的诱惑,关键是它能让很多影片“吃饱”。以2023年春节档为例,6部影片的票房均超过了2.9亿元。2022年春节档的5部真人电影,票房均超过1.9亿元。同时,《红海行动》在2018年春节档实现排片、票房逆袭的壮举,也带动了一个春节档的特点:只要质量够硬,口碑够高,哪怕影片不适配春节档,也能靠长尾积累,在后春节时期创造奇迹。
韩延或许对标的就是《红海行动》的票房神话。宁浩则以为,或许能让观众于“闹中取静”,至少维持2023年春节档近3亿底线的体面。只是他们失算了——春节档,或者说中国电影,正在发生变化。
2023年,《消失的她》《孤注一掷》开创了一种“流派”,或许可称之为“话题电影”——一部影片,如果能够创造热点话题,提供激烈的情绪,哪怕口碑一般,也能创造票房奇迹。换言之,电影逐步在“抖音”化。
等到春节档,这种特征还在,只是还必须要求用喜剧来营造“合家欢”的迹象。喜剧之余,贾玲几乎统治了各大平台热搜榜,她能够极大范围地连接女性情绪;韩寒与之相反,几乎全部男演员的阵容直击男性情绪。张艺谋的拍摄方式,以及个别女性被辱情节,也引发了大量讨论。
可以说,今年春节档设立了一道隐藏的票房及格线,只要符合“喜剧+情绪”的叙事要求,就能够胜出;反之,则败。
《我们一起摇太阳》没有“情绪”,喜剧也不够纯粹,不够“重量”,并且有“绝症”“晦气”这些刻板印象打击观众和影院的信心,只能屈居“及格线”之下。宁浩压根就是在拒绝“情绪”,拒绝大众乐见的喜剧形式,影片的命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这种“及格线”或许是他们的遗憾。但对春节档而言,是否也是一种遗憾?则值得我们深思。(李瑞峰)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好戏连台活力足 暑期文化消费热背后藏着什么“密码”?
- 山东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新三样”产品出口同比增长超20%
- 铁路旅游如何打破“夕阳红”局限?
- 全国大部晴暖在线气温陆续转为偏高状态 江南华南气象干旱持续发展
- 家长注意!又到手足口病高发期 小心孩子这些症状
- 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 东西问·镇馆之宝丨栾丰实:为何四千年前的中国酒器,能做得“薄若蛋壳”?
- 美国“如愿”成为欧盟最大原油供应国
- 推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 北京出版集团与北京科协展开战略合作
- 格库铁路青海段改扩建 货物列车将提高至32对
- 厄瓜多尔议会批准厄中自贸协定
- 中国央行:为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提供更优质支付服务
- 今年1至4月自然灾害共造成江西26.8万人受灾
- 国产羽绒服“贵”上热搜,对品牌运营有何警示?
- 吉林官参局复原重建迎客 讲述人参历史
- 五问仁爱礁|是谁一再碰瓷作秀?
- 京津冀雾霾天气持续发展 气象专家解读成因
- 截至2月底中国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约2680亿元
- 弹吉他的拉祜族父女:唱快乐的歌 促家乡发展
- 冬末春初一口鲜!你的“野菜DNA”动了吗
- 热门推荐
-
- 广东多地居民用饿了么买药可刷医保了:首批覆盖超1500家药店
- 濯濯童山披绿装满眼青翠醉人心
- 山西厚植“生态绿” 创新发力促绿色发展
- (乡村行·看振兴)辣椒铺膜绘就春耕美丽画卷
- 深圳国际红树林之约奏响零碳生活乐章
- 山东首个空港综合保税区在青岛胶州正式通过验收
- 针对“三只羊”有关问题 合肥成立联合调查组
- 直播兑奖套路深!伪劣假冒暗箱操作 奖品实物质量堪忧
- 前7个月上海空港口岸跨境电商出口货值同比增2.7倍
- 茂木敏充宣布参选自民党总裁 曾憧憬古墓考古
- 以色列中部多地响起火箭弹防空警报
- 【大国基理】山西平定:下足智慧治理的“绣花功夫”
- 功效口腔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介孔羟基磷灰石
- 从以分计价到以厘计价 大模型为何纷纷降价
- 2023年湖北预计接待游客超7亿人次
- 多进行户外活动有助于延缓儿童近视
-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边境地区交火 至少4人死亡
- 艺术家姚邦亮荣获“智慧之手”奖项 将携中国漆艺赴法国访学
- “本源悟空”超导量子计算机全球访问量超1800万人次
- 警惕穷兵黩武的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