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北京中轴线寻龙:在先农坛遇见“穿草裙的龙”
中新网北京2月8日电(记者 徐婧)北京中轴线南端盘踞着一条“祥龙”。站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拜殿内抬头看,屋顶正中,藻井的井芯是一面金丝楠木精雕而成的盘龙明镜。
春节前夕,这条盘龙借助手工凸版印刷“飞”到棉纸上,成为观众可以带回家的文创产品,为即将到来的龙年增添喜气。
中国古建筑中,以龙的形象作为装饰不胜枚举。记者日前走进坐落在先农坛的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简称“古建馆”),探寻馆内独一无二的龙元素,聆听几百年前中国龙与古建筑“相遇”的故事。
先农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中国祭祀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祭农场所。坐落于此的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是一座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技艺以及先农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这里较为完整地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也藏着不少从历史中走来的“龙”。
“说到古建馆的龙,不得不提这尊藻井。”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副研究员郭爽介绍,藻井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内部装饰,常见于佛像宝座和皇帝宝座的正上方,体现建筑的尊贵地位。古建馆拜殿内的藻井源自北京隆福寺毗卢殿,始建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井芯上的盘龙形象威严、体型粗壮,整条龙呈向下俯冲姿势,体态生动,具有典型的明代特征。
中国人对龙纹饰的钟爱由来已久。郭爽举例说,清代官式建筑彩画中最高等级的彩画——金龙和玺彩画的图案就以各种姿态的龙为主,常见的有“二龙戏珠”等。此外,龙凤和玺、金凤和玺、龙草和玺等彩画等都常见于皇家建筑中,龙因此在一段时期内被认为是皇家专用的纹饰。
作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农神的重要场所,先农坛内不乏“神龙”出没。“古建馆现存的所有大殿屋脊上都有龙。”郭爽说,这些屋脊上的脊兽通常由龙打头阵,寄托着古人的美好愿望。
“一龙二凤三狮子,海马天马六押鱼,狻猊獬豸九斗牛,最后行什像个猴”,在中国古建筑的屋脊上,故宫太和殿安放的兽件数量最多,共十只。先农坛太岁殿屋脊上有七只,在这之中,除了“一龙”,还有一只是龙的近亲。
狻猊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也是“龙生九子”之一。这类神兽形似狮子,喜静不喜动,好坐,喜欢烟火,因此常被用来装饰香炉脚部。屋脊上的十种神兽不仅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还将古人对十全十美的向往寄托于建筑之上,让六百多年前的心愿借助神兽讲给今人。
走出宫殿,在先农坛的“一亩三分地”,藏着一个与龙相关的先农坛专属标识。在皇帝亲耕完毕后观看王公大臣耕作的观耕台,底部的琉璃座上雕刻着一种名为“龙缠草”的纹饰,这里的龙也被形象地称作“穿草裙的龙”。
明清时期,龙是皇家专有图腾,龙身上缠草是只有在祭祀农神的场所才能使用的纹饰。在北京,皇家祭祀农神的场所只有先农坛一处。因此,先农坛就成了北京地区唯一可以见到“龙缠草”纹饰之地。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龙所代表的象征意义不断演变。现代社会中,龙被赋予了进取、开拓、创新、吉祥、团结等美好寓意。郭爽介绍,春节期间,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正常开放,盘龙藻井所在的拜殿等展厅,每天均有志愿者定时定点免费讲解,同时北京地区博物馆文创市集也将开市。今年,已修缮完成的神仓院落将和观众见面,人们可在展厅内观农耕、“用”农具,于四季感受古代农业之美。
借助这些展览和公众活动,古建馆里的“龙”们正将中国古代建筑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工匠智慧,以及先农坛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讲给更多人。(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十届全英中华端午龙舟会开幕 英超豪门组队参加
- 宁夏灵武60余人就餐后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 系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感染 涉事饭店停业整改
- 巴库气候大会进入下半场:“谈成了就删括号,谈不成就删文本”
- 加拿大皇家骑警逮捕印度裔加公民遇害案三名嫌犯
- 3天掉3公斤?“液断”减肥 减掉的或还有健康
- 山西太原:不动产登记代办严禁弄虚作假
- 海关监管无人机载货:深圳至东莞38分钟直达
- 2200多年历史冀州汉代古城墙保养维护完成
- 星火成炬 | 看得见的翅膀
- 塔里木油田塔西南公司天然气年产量突破100亿立方米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上半年支付清算领域减费让利近175亿元
- 中新真探:甲状腺病患者不能吃加碘盐?
- 中新真探:非原装充电器会充坏手机吗?
- 科技视点:更加通用的人工智能有望实现
- 团圆年|有一盏灯火
- 夏天这种急症易误认为中暑很危险
- 美国洛杉矶山火已致至少5人死亡 超10万人被迫撤离
- 粤港澳数字人的生产与驱动技术论坛举行
- 江苏扬州崔致远纪念馆举办2023年“新万金文化学堂”
- “智场”时代 “人心”就是生意
- 热门推荐
-
- 盘点2021年不能错过的九大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
- 逆势上调存款利率 银行鏖战开门红
- 上海探索打破学科阻隔:“内科名家”与“外科圣手”共议加强综合治疗
- 中外学者上海聚焦终身教育
- 炎夏故宫贴心服务再升级
- 2024“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奖项揭晓 激发新动能
- 日本气象厅:日本福岛县近海发生6.0级地震
- 7部新片角逐春节档 客流回升票房有望加速回暖
- 中国“快递下乡”十年:农村快递服务通达率显著提升
- 西藏举办大学生创业竞赛 引导大学生市场就业、自主创业
- 摩尔多瓦公投结果揭晓 超半数选民支持加入欧盟
- 广西已成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基地
- 2024年前11月西藏外贸额112.2亿元创新高
- 如何让“校服循环使用”叫好又叫座?
- 一男子在海口某商城内坠亡 警方:排除刑事案件
- 广东中山一小货车撞到卖菜地摊致人受伤?警方通报
- 福岛核电站又出故障!关键数据传输系统宕机
- 青海农特产品进江苏高校 西北味满足金陵味蕾
- 本周中东部开启晴朗升温模式 西部降水发展增多
- 大妈健身拉断石栏杆,像是一次无意的抽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