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北京市管企业营收利润同比实现双增长
中新网北京8月15日电 (记者 吕少威)今年上半年,北京市管企业营收利润同比实现双增长,12项GDP支撑指标中9项跑赢全市大盘。从企业综合实力上看,2023年底8家企业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双超千亿,2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这是记者14日从“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北京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成就专场上获悉的。
北京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张金玲介绍,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管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均相比2012年底实现了翻番增长,其中,营业收入增长1.6倍(从2012年底的8464.8亿元增长至2.2万亿元);利润总额翻两番(从2012年底的404.6亿元增长至1569亿元),累计上缴税费1.2万亿元、国有资本收益574.05亿元。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北京国资委制定大力发展高精尖产业若干措施、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实施研发费用全额视同利润等一揽子支持政策,率先开展国有企业研发准备金试点。2013年至2023年底,市管实体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累计投入研发经费3627亿元,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到266.2亿元,同比增长18.4%,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4.05%。
北京出台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实施方案,明确高端装备制造等8个原创策源领域,推动首批14家企业成为科技领军企业。北京国资国企共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3项,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约5.68万件。2家企业入选全球“灯塔工厂”。1名个人、2个集体荣获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奖”。
张金玲表示,北京国资国企加快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生态圈,56家国企成立科协,与高校院所、民营科技企业、中央企业开展创新合作项目千余项,取得一批核心成果。拥有9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7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234家“专精特新”企业。出台市国资委系统推进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实施方案,采用“双聘”方式引入科研人才。
同时,北京老字号传承发展提质升级。北京国企老字号品牌已达68个,其中中华老字号42个,北京老字号66个(有40个既是中华老字号又是北京老字号)。打出一系列支持国企老字号守正创新的组合拳,打造“京企直卖”线上平台,聚合国企老字号品牌,推陈出新、跨界联动,创新发展。
国资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
北京国资国企不断加大高精尖产业领域投资布局,2023年,市属国企高精尖产业收入超过7300亿元,占比达到3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老旧厂房更新改造形成的文创园区成为首都文化新地标。北京国资国企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健全,率先研究制定董事会授权管理指引,全面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制度,有效提升经营效率。
市场化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市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改革数量位居全国第三,企业独立市场主体地位从根本上得到确立。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主体任务圆满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混改户数占比超70%,2013年以来新增30余家上市公司。1.5万名经理层成员全部实现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2023年,18家企业在“双百企业”“科改企业”评估中被评为标杆或优秀(8家标杆,10家优秀),市国资委在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整体评估考核中获得“A”级等次。
国资监管效能不断提升
张金玲谈到,北京市国资监管“一盘棋”加快构建,创新实现了涵盖金融、文化在内的市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监管规范化体系化建设不断强化,修订权责清单,制定授放权清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不断深化。市管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实现全覆盖,完善派出总会计师制度,推动总审计师制度全面落实落地。积极构建上下贯通、实时在线的数字化智能化监管体系,出资人监管信息化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三重一大”、大额资金动态监测等实现了委企对接,将“三重一大”决策运行监管系统向二级企业延伸。
北京国资国企重大风险防范机制进一步健全,建立健全覆盖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和国有企业的责任追究体系,强化违规经营责任追究。严控非主业投资,健全重点风险预警和专班化处置机制,实现重大经营风险可控在控。积极防范境外经营投资风险,研究制定加强境外国有资产监管推动境外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同时,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助推国企高质量发展,“滚动推进、分批解决”,帮助国企收回2亿余元历史欠账、减轻30多亿经营成本,解决了职工困扰多年的民生问题。
此外,北京国资国企紧紧围绕“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着力提高“四个服务”水平,高效完成国家和首都重大任务服务保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累计完成各类项目1640余处,涉及面积1380余万平方米。北京国企积极参与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建设,助推艺术中心、城市图书馆、大运河博物馆三大文化建筑精彩亮相,环球主题公园成为北京文化旅游新地标,17家市管企业在雄安新区投资项目近百个。(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一雪难求”!北方何时再现降雪?这次冷空气能让广东降温吗?
- 2023年央视中秋晚会将在宜宾举办
- 四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分会场发布
- 中欧(厦门)班列将实现货物集结报关“零换乘”
- 阿尔山农畜产业发展大会开幕
- 我国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科研成果亮相国际学术舞台
- 中国新生代掀起药食同源“养生热” 中药茶饮抓住“年轻胃”
- 美国种族主义制度下的强迫劳动
- 暑期部分博物馆,客流不多却“一约难求”?
- 中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加快恢复 8月同比增17.2%
- 大寒伊始我国多地暖热将达鼎盛 但大暖后要警惕强降温
- 加拿大2023年野火排碳知多少?国际最新研究估计达647万亿克
- 山东召开卫生与健康泰山学者论坛 探讨齐鲁医学人才发展新路径
- (身边的变化)名中医张培祥从医六十余载:从赤脚医生到“妙手”回春
- “广西来宾—北部湾港”海铁联运食糖班列首发
- 中新真探:护眼灯能“护眼”?
- 端午节期间上海餐饮消费及重点商圈人流同比成倍增长
- 慕思牵手“欧洲红魔”比利时 开战卡塔尔世界杯
- 视力训练、按摩、食疗调理……这些方法能帮助孩子提高视力吗?| 科普时间
- 市场总体扩张 6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处于年内高位
- 热门推荐
-
- “双11”电商平台新风向:低价优质一个都不能少
- 河南控烟成效如何?权威数据发布
- 广西2023年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超6300公里
- 北京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吸引国际科技组织总部落户
- 广东省省长王伟中:今年1-2月,广东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
- 江西着力聚合巾帼力量 推动志愿服务迈上新台阶
- 1到10月中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73882亿元
- 专家:随着治疗理念和技术发展 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有望提高
- 局部或现10级以上雷暴大风和冰雹 安徽发布强对流预警
- 这个“散装国家”,像是被一口气吹倒了
- 泰国将成立“一带一路”经济与教育发展研究院
- 新闻观察丨美债危机“毒瘤”难除 评级下调敲响警钟
- 宁夏银川:栽好梧桐、引凤来栖 人才资源总量突破50万
- 博物馆的新文创!“文博戏剧”有哪些玩法?
- 中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适用税优政策的商业健康险迎来扩围
- 上海博物馆举办“寰宇东西: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和世界”特展
- 美国肯塔基州一选煤厂发生倒塌事故 致1死1失踪
- 江西多地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活动 同心共绘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
- 优惠卡券春节期间竟然不能用
- 外国网红看海南 | 解锁海南产业密码,英国小伙在海南没待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