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龙“飞”入博物馆 浙江嘉兴汉画明瓦迎新春
中新网嘉兴1月13日电(胡丰盛 黄彦君)当象征中华文化的“龙图腾”遇上天文星宿,会碰撞出什么样的创意作品?近日,一幅来自汉代的《飞龙星象图》,从河南省南阳市汉画馆“起飞”,在浙江省嘉兴市博物馆展出,绘就了古人对苍穹宇宙的无限遐想。
为庆祝即将到来的农历甲辰龙年,嘉兴博物馆联合南阳市汉画馆、南阳唐王府博物馆,组织八十幅汉代画像石拓片、四十块明代龙瓦片,举办了一场特殊的龙主题展览。
“汉画像石是一种浅浮雕艺术,本次展出的是浮雕作品的初拓片,展品大多来自南阳汉画馆;明瓦则来自南阳唐王府博物馆,主要从明代故宫、各地藩王府宫殿收集而来。”嘉兴博物馆副馆长陈宽介绍。
风格博大雄浑、线条明快律动,作为一种原始的艺术形式,汉画源于古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与想象,主题涵盖社会百态、天文星象、神兽祥瑞,其中,“龙”作为一个重要的符号,承载着古人对风调雨顺、万事吉祥的期盼。
与抽象、重神韵的汉画不同,本次展出的明瓦色彩更加鲜明,瓦片精雕细琢、腾龙栩栩如生,另有一番韵味。
在龙年到来之际,一神一形、一南一北,共同拼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
“在十二生肖当中,龙最能代表中华文化,在龙年展出来自汉代、明代的龙主题艺术品,期待能够唤起市民的文化认同,助力中华文化复兴。”陈宽介绍,相关展品内涵丰富,以龙为载体,记录着古代中国的神话故事、人文历史与社会变迁,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能够起到科普的作用。
新春将至,从“一龙独舞”到“多龙共舞”,“龙展”已在中国大地多点开花。
记者了解到,上海博物馆、山东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都推出了龙年主题展览,以绘画、瓷器、软陶作品等各种艺术形式,打造出浓浓的龙年春节“氛围感”。
在嘉兴博物馆馆长吴海红看来,春节看生肖展,早已成为市民的一种“文化期待”。
吴海红说,每年春节期间,推出生肖展是嘉兴博物馆的传统,不仅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博物馆都会做出相应的策划,“春节逛展已是许多嘉兴居民的习惯,有时大家还会主动询问,今年有没有生肖展?”吴海红说。
博物馆积极策展、市民主动参与,这种“双向奔赴”,是当下中华文化复兴的缩影。
近年来,“国潮热”、“博物馆热”兴起,公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丰富,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排头兵”,博物馆正在打破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生活的壁垒,架起历史、文化、公众之间的桥梁。
嘉兴“龙展”已揭开大幕,将一直持续到3月10日,贯穿整个春节。“随寒假到来,预计会有许多家长带着小孩来逛展,直观感受中国的历史文化。”吴海红表示,为满足居民文化需求,嘉兴博物馆还将推出展览配套主题活动,以手工制作、答题闯关等形式,发挥好展览的社会效益。(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2年江西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2678.7亿元
- 北京市大学生创业板企业达334家 累计融资超100亿元
- 北京市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服务工作联盟揭牌
- 沪苏湖高铁开始静态验收
- 中消协谢龙:发挥电商大平台服务规则对全行业的引领示范作用
- “中国眼镜之乡”出口忙:“企业今年订单已排满”
- 第三届青少年可持续发展教育论坛在北京举办
- 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创建区保有世界最典型锥状岩溶地貌景观
- “粿汤” “晒秋” “啃秋”……来看立秋时节多彩民俗
- 港澳非中国籍永久性居民可申办来往内地通行证 外籍居民:很兴奋
- 广西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 美国加州默塞德市一公寓发生枪击事件 致一人死亡
- “黄金时代”未过,“白银帝国”又来,发生了什么?
- 粽子包出 幸福味
- 哈马斯继续向以南部城镇发射火箭弹
- 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发生3.6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云南推进与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 共绘数字出海新蓝图
- 中电联:预计今年全社会用电量9.2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左右
- 2014年以来河北地下水开采量减少47.2%
- 94岁老兵73载情洒天山
- 热门推荐
-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完成首次彩排
- 中柬老缅泰越六国代表参与“澜湄和平之舟”项目培训交流
- 河南马街书会雪中开腔
- 美涉疆法案,“损人”不“利己”
- 创新靶向生物制剂在上海率先开出处方 助力快速控制GPP患者皮肤脓疱
- 封堵近2万口井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 屋檐上的文脉|尊尊悬塑满堂彩,精雕细琢文脉长
- 米糠、麦麸重回餐桌 你吃不吃?
- 韩媒:韩国演员刘亚仁就涉毒案首次出庭受审
- 大健康产业前景广阔,粮油产业向营养健康转型升级
- 西南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创历史纪录 达202.02万人次
- 以琴为媒 闽台口琴爱好者共谱美妙旋律
- 共赴绿色之约,研讨生态传播!这场盛会在盐城成功举办!
- “乙类乙管”后的首个“五一”假期,如何安全出游?
- 内蒙古巴彦淖尔环境综合治理显成效 “塞外明珠”被“擦亮”
- 湖北启动汉江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 外交部发言人介绍中国-太平洋岛国防灾减灾合作中心启用情况
- (国际观察)自民党众院选举惨败,石破政权还能走多远?
- 中消协双11舆情分析报告:直播带货乱象问题突出
- 2万余个岗位进校园 西南大学办“双选会”促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