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修复人才大有可为
一手拿着喷枪,一手拿着陶瓷片,一名文物修复师正在进行陶瓷修复……近些年,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的播出,原本属于冷门职业的文物修复师进入大众视野。2021年10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共同颁布《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文物修复师作为新职业备受关注。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基因血脉,不可再生、不可替代。一流的文物保护需要一流的人才,然而过去一段时间,文物修复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于行业需求,影响到文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广大文物工作者守正创新、开拓进取,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推动文物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我国文物保护修复人才队伍建设取得较大成就。
我国拥有丰富而宝贵的文物资源,需要精心保护传承,文物保护修复人才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加强支持,推动形成一支数量足、质量高、结构优的文物保护修复人才队伍。
一方面,各地相关部门要加强文物保护修复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规划布局,创新思路、协同推进,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当下,文物保护修复人才培养大体有两种方式,一是传统的学徒制,通过“师带徒”机制培养相关人才,但培养周期长、方式单一。二是高校教育,国内不少院校开设了文物修复专业,但目前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仍存在不匹配的情况。
为此,文博、文保等单位在沿袭传统“师带徒”技艺传承模式下,可拓宽思路,采取专业培训、大赛历练、项目培养等多种方式培养文物保护修复人才;在高校教育方面,由于文物保护修复涉及多学科知识,应鼓励更多有条件的高校开设相关专业,适度扩大招生规模,创新培养方式,在文物保护修复领域培养更多高水平专业人才。
另一方面,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者自身要发扬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潜心钻研,加快成长。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2022年文博系统18万多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仅5.5万余人,具备精湛修复技艺与知识水平的文物修复师更为稀缺。文物保护修复人员的技艺技能不仅关系到文物安全,也影响着文物保护项目的质量和水平。文物修复涉及冶炼、锻造、雕刻、模具、美术等诸多领域,其要求不仅仅是修复,更追求还原历史,延续文物背后的文化艺术内涵。这对文物保护修复人员提出了很高要求,既要有纯熟的技艺,也要掌握多学科专业知识。因而,相关人员要通过专业培训、高校深造、“师承制”等形式,学习考古、生物、化学、艺术等多学科知识,增强实践操作技能,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转化为不怕吃苦、潜心钻研的情怀,用心用力用情磨炼好技艺。
保护修复赋予文物新生,也传承着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文物保护修复人才大有可为。随着文物技能人才培养政策和制度的进一步落实,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投身文物保护和修复,成长为严谨细致的工匠,推动传统工艺薪火相传。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徐 达)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江西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小切口”“小快灵”破解深层次问题
- 美潜水器为探“泰坦尼克”号失联 5船员生死未卜
- 2024年水资源领域“澜湄周”活动举办
- 中法合创芭蕾舞剧《七夕》在沈阳首演
- 春运首日武铁预计发送旅客50多万人次
- 《飘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用建筑师思维营造小说空间
- 中国驻东京旅游办事处参加“七彩云南·旅游天堂”对日推介活动
- 悉尼机场与中国大陆航空公司合作数量创新高
- 打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堵点
- 在文献与传说中寻找夏朝
- 多措并举保障“菜篮子”供应充足 蔬菜价格出现回落
- 歌迷为买周杰伦演唱会门票被骗3万余元 警方提示
- 2023“龙虎天下绝”文化旅游节鹰潭开幕 多彩活动弘扬“道文化”
- 广州天河“1·11”驾车撞人案二审维持原判
- 花30澳元就能买“清净”?澳大利亚航空部分航线推出新服务
- 琼粤无人机公共货运物流实现跨海首飞
-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利好360等厂商
- 印尼中资企业向雅加达孤儿院捐赠
- “五一”小长假太铁创历史纪录 增开百趟客列助旅客出行
- 苏纳克就任英国首相后,将首次访问华盛顿
- 热门推荐
-
- 粤港澳大湾区今年首条新铁路线开通
- 江苏仪征市借势发力乘势而上 唱响跨江融合发展“最强音”
- 基金费率改革带来了什么
- 昌九高铁抚河特大桥合龙 助力江西加速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 2024年“中国电影节”在马来西亚开幕
- 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
- 兰张高铁兰武段联调联试正式启动
- 县域文旅正持续走红 小城游何以受青睐
- 孩子近视度数不高要坚持戴眼镜吗?
- 泉州将深入实施海峡两岸闽南文化溯源交流工程
- 外媒:以色列空袭加沙城造成6名平民死亡
- 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南航道桥首桩顺利浇筑
- (第七届进博会)陶氏高管:投资中国市场需要长远眼光
- 四川渠县:施工人员移动脚手架过程中发生触电4人死亡
- 空间信息技术如何护卫名录遗产地?专家建议研发监测评估服务系统
- 3号台风“格美”将至 松辽水利委员会会商部署防范应对工作
-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青海西宁:算电协同 绿色赋能
- 话说生命之宫:一位妇产科男医生的科普心路
- 中国团队首揭神经元突触群体组织原则 或助抗衰老等新药研发
- 共话美食传承发展 第二届丝路美食发展交流会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