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生命之宫:一位妇产科男医生的科普心路
中新网北京12月14日电(张钰惠 邵萌 臧赫)见到谭先杰的时候,他刚从手术台上下来,穿着一身白大褂,在协和医院东单院区西门门口微笑着招手。他带着我们穿过医院走廊,来到以协和创办年份命名的“1921”咖啡馆,坐定之后,这位妇产科男医生将他的科普之路娓娓道来。
就在13日,谭先杰所著的女性健康科普图书《话说生命之宫》(上下卷)入选北京市科协“2023首都科普好书”推荐书目。这并非他的科普作品首次获奖,此前,《子宫情事》被评为科技部2016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10天,让你避开宫颈癌》获“第六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图书类金奖。
坚持做科普的这些年,有感动,但也不乏质疑的声音,面对这些,谭先杰已经与自己和解。“100个医生里,总要有1个留下来做科普。”他说。
成为妇产科医生的初衷
母亲去世前那个春天的一个周日,大哥把正在睡觉的谭先杰拍醒,说母亲生病了,要到县城做手术。谭先杰在县城上中学,平时要住校,不能常常回家。听到这个消息,他觉得放学后能时不时去医院见妈妈也挺好的,毕竟“医生总能治好病”。
做完手术后的一天,母亲突然问他:“要是妈妈走了怎么办?”对于这样一句没头没尾的话,谭先杰觉得很奇怪,他对母亲说:“你别吓我,医生说不是什么大问题。”母亲说:“妈妈就是吓吓你,我还得看着你娶媳妇呢。”
一转眼到了放寒假的时候,谭先杰在离家六七百米的地方被叔叔堵住了,非要让他去家里吃中饭。谭先杰说想回家看母亲,叔叔却说母亲去赶集了,让他等一会再回家。饭后,一家人围在一起烤火取暖,气氛越来越沉重,叔叔告诉他,母亲已经去世了。
那时,谭先杰人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晕了过去。醒来后,他一直觉得给母亲治病的医院太小了,应该去大医院。因为十岁那年,母亲指着长江对面,说那里有一个大医院,什么病都能治好。“就相当于现在人们说协和没有治不好的病一样。”谭先杰说。
从那时,谭先杰就下定了从医的决心。“我当时想的不是要当医生,而是要当大医院的医生,像妈妈说的‘什么病都能治好’的医生。”说到这里,他有些哽咽,回想起母亲的去世,他还是难以平复心绪。
后来,谭先杰一路考到华西医科大学,又到协和工作。小时候,他只知道母亲是因病去世,后来得知母亲因患妇科肿瘤去世,因此选择进入妇产科。从1993年到2012年,谭先杰从医的头20年,是他在兑现对母亲的承诺。
从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谭先杰已经在协和渡过了30个春秋。协和滋养了他,他在协和的平台上潜心精进医术,成为了理想中的“大医院的医生”。
“100个医生里总要有1个留下来做科普”
从医后,谭先杰总想尽可能多地看病人、做科研,但有两个契机影响他走上了科普之路。
2012年8月,谭先杰作为协和的访问学者赴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进修,他发现每位医生与患者交流时用语都很浅显易懂,绝不会出现晦涩的专业词汇。结束后,他们还会给病人一张卡片,上面印着可以查询相关科普文章的网址,这让他感触很深。
另一个契机则是母亲。母亲的去世让谭先杰难以释怀,他一直无意识地逃避分析母亲究竟患的是哪种疾病。但进修期间,他第一次用妇科肿瘤专家的视角对母亲的病情进行了回顾分析——应该是子宫内膜癌。
“这种疾病是有警示信号的,只要及时就诊,是可以治愈的。”谭先杰不禁回想,假如家人有一些医学常识,母亲能够早些就诊,是不是就不会那么早离开?他意识到,如果能让女性对妇科疾病多些了解,尽早诊疗,结果就会大不一样。
回国后,他坚定地走上了科普之路。
从发表科普短文到参加科普节目,再到涉足微博、公众号、短视频,他想尽可能地尝试多种途径和风格,让更多人愿意去了解。如今,谭先杰在微博上积累了130多万粉丝,抖音上也有超48万粉丝。
谭先杰很喜欢文字,在写科普短文之外,他还和前辈一起主编了科普图书《协和名医谈妇科肿瘤》,很快成为该领域的畅销书。但在他看来,这本书偏于传统,普通读者或许不太“感冒”。他逐渐萌生出了用轻松的形式,写一本适合健康女性或只有轻微不适的女性阅读的科普书的想法,希望女性在没有得病时就关注妇科健康。2016年,谭先杰围绕子宫健康创作的女性健康科普书籍《子宫情事》出版了。今年,《子宫情事》经全新修订,更名为《话说生命之宫》出版。
作为临床医生,谭先杰努力地挤时间,在两台手术之间的时间、门诊结束后的十多分钟,他都会想一想有哪些可能需要科普的东西。然而,科研和科普很难并重,不过谭先杰想得很开。“在现实的医学工作中,我希望100个科学家当中有99个去做科技创新、前沿研究,但请留1个人去做科普,普及基本的医学知识,提高全民的知识水平和健康素养,这样创新才更有动力和爆发力。”
总要有一部分人做科普,谭先杰愿意做留下的人,并且一直坚持下去。
医学与文学的结合
尽管谭先杰尝试通过各种方式科普妇科知识,但并不都尽如所愿。
2013年之后,谭先杰开始在新媒体平台发布科普知识。当时,微博博文仅限140个字,他深感以这样短的篇幅做科普很困难。有了长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之后,他开始发布长文科普。然而,“短视频平台出现后,我又做不太好了”。
短短140字的文案或一分钟的短视频,很难说明白深奥的医学问题。又因字数和时长限制,有些重要观点难以表达,容易引发歧义。
虽然粉丝越来越多,但谭先杰不会一味迁就。他认为,医学问题比较复杂,敷衍了事不可能学到正确、完整的知识,与自身健康相关的东西一定要付出时间成本。最初,他很抗拒用一分钟左右的短视频讲科普,“医学问题在这一分钟内还没铺垫开来,就要开始收尾了,是讲不好的”。他认为,三到五分钟的视频才能够讲清楚一个问题。
相比于互联网上碎片化的知识快餐,谭先杰更喜欢纸质文字的温度和永久性,文学也是他一直以来的爱好。“医生的生活多半是严肃枯燥的,但我希望通过写作,通过讲述,让人们感受到医生温暖有趣的一面。”他曾在著作《协和妇产科医生手记》前言中这样写道。
小时候在家乡渝东土家族,谭先杰常常体验当地庆典活动中的民间文学习俗,练就了快速编顺口溜的本领,还对章回体小说欲罢不能。在《话说生命之宫》这本书中,他把自己的文学积累化用进来,每章结尾都作一首七言四句的顺口溜精炼概括本章内容,再用“请听下回分解”达成起承转合,颇具《红楼梦》式的古典小说文学性。
医学是谭先杰毕生追求的事业,文学则是贯穿他一生的爱好,这两者在《话说生命之宫》中得以完美地结合。
“只说该说的话”
《子宫情事》(现名为《话说生命之宫》)出版后,为了配合出版社,谭先杰在全国做了近200场女性健康科普公益讲座,参与录制了10余期科普节目。
质疑的声音随之而来,有人认为他是为了炒作自己,有人批评他“作为医生不务正业”。为此,他一度回避任何相关话题,甚至准备放弃已有思路的下卷。
停笔两年,他又重启了下卷的写作。两年来,总有读者来找他签名,询问他下卷什么时候出。最为触动他的是,一位患者专门拿着书向他请教,书里几乎每一页都有密密麻麻的批注。患者说,作为受益者,她把这本书介绍给了很多人。这件事之后,谭先杰对质疑他的声音释怀了。
有一次经历让谭先杰再次深刻感受到科普的重要性。他收到过一面特别的锦旗,当患者笑容满面地走进诊室给他送锦旗的时候,他完全没有印象。后来才知道,这位患者虽然没有找他看过病,但看了他的科普节目,按照他的建议去医院检查,发现是早期宫颈癌,手术后彻底治愈,很是感激和感慨。
谭先杰认为,做科普不是不务正业。他提到恩师郎景和院士说的一句话:“医生做科普是医生的正业,是职业良知和社会责任。”
针对网络上形形色色的“医学科普”,谭先杰认为,医学科普不应过分娱乐化。医生的职业很特殊,要有自我约束的意识。有些仅仅为了满足公众猎奇或引起公众恐慌的医学知识,医生们不宜过多渲染。一旦科普中泄露了患者隐私,改正和说明都来不及。
“科普是公益性的事。”谭先杰说,在科普自媒体井喷的今天,最怕的是伪科普,把科普当生意,科普就会变了味。作为妇产科权威,谭先杰也曾多次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商业邀约,希望他写软文、做推广,但他都坚决拒绝。“作为医生,只说该说的话。”
采访结束后,谭先杰重新穿上了白大褂,向门诊楼走去,那里还有很多患者在等他。(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加坡资深外交官:美国无法遏制中国崛起
- 我国近海海域将有6~8级风
- 北京雍和宫10日起暂停对外开放
- 川航回应3U8925航班备降桂林
- 海南国际船舶登记管理局正式启动运行
- “2023山清世界传统医药抗老化博览会”在韩国山清郡举行
- 城市深处的文学馆:在四季流转中邂逅文学|文化中国行
- AI原生时代到来 专家建言服务器操作系统社区三大发展方向
- 浙江:推动房地产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 加大住房保障力度
- 2024文化大事件,你参与了几个
- 欧盟峰会为难民政策争论,欧盟官员:接收过程步步瓶颈
- 第59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开幕 聚焦“重塑愿景”主题
- 最新研究:SMA患儿症状前治疗有望实现同龄孩子的运动功能
- 2024年我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130万亿元意味着什么?国家统计局解读
- 沈阳市扎实开展清风执法打造法治民政新亮点
- 直击中国品牌日上海馆:三道“焕新之门”彰显上海品牌坚定步伐
- 2023年宁波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进出口贸易额破500亿元
- 商务部:初步裁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存在倾销
- 谢锋:工商界要做中美关系的“负责任利益攸关方”
- “碳”路先行 | 陕西榆林发展林业碳汇 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
- 热门推荐
-
- 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船名“爱达·魔都”正式发布
- 报告:我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1.36亿个
- 海南受超强台风“摩羯”影响地区“户户通电”
- 豆瓣开分9.0 《漫长的季节》魅力何来?
-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车辆遭以军袭击 暂停在加沙行动
- 广交会观察:海外母婴用品市场兴旺 产品安全是首选
- 国家铁路创新研究院在重庆永川揭牌
- “未来理想城市单元”亮相2023年服贸会
- 长篇小说创作的趋向:地方叙事、精神故乡与时代变迁
- 中国新任驻法国大使邓励向法国外交部递交国书副本
- 浙江小百花《苏秦》进京:以史诗之风唱念和平之愿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修水:小小油茶果 绿色大产业
- (寻味中华丨饮食)宁波水磨年糕:稻香情浓 江南年味
- 青海首次开展750千伏同塔双回线路中、上相带电消缺
- 中国驻日本使馆发言人就日方决定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答记者问
- 美国11月成屋销售量同比上涨6.1% 创三年来最大涨幅
- 两岸青年自媒体博主跟着诗词游长江
- (第七届进博会)首张“绿色订单”诞生:百事合作中石化
- “老家洪洞”呼唤华人儿女:走遍天涯 等你回家
- 中华慈善日,来字节跳动公益平台为爱“捐”一条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