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与“走进去” 知名作家、翻译家热议中国文学与世界
中新网南京9月7日电(记者高凯)“‘走出去’不能等同于‘走进去’,而‘走出去’‘走进去’之后,一部作品仍面临着漫长的‘走进深处’的挑战。”中国文学国际传播论坛暨第六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日前在南京启幕,围绕“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学”的主题,中国作家曹文轩作出如上表述。
在曹文轩看来,能够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首先是作品的文学性,文学有永恒的基本面,一代人有一代人之文学,它不遵循“进化论”,而是伫立在不同时空的一座座高峰。
这位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指出,能够穿越语言、民族疆界的,是对人性的描写,“文化是民族的,人性是人类的。”他直言,“人性是小说最后的深度。”
“当我们能够始终聚焦于人性,又能透彻地理解和精准地把握人性时,我们的作品事实上已经领取了走遍世界的护照。”曹文轩说。
针对同样的“走出去”与“走进去”的话题,中国作家阿来注意到,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学缺少像中国读者对外国文学一样的强烈兴趣,在他看来,“我们当然要走向世界,但对世界的认知却有些不一样了。知道有些时候,去往彼岸的海上也会风高浪急。”他指出,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伟大航船,要靠中文来打造,“(想要乘风破浪)唯一的办法就是强健我们自己。我们还得用中文,用这个国家共同语言来处理自己的现实,表达自己审美经验。这是基本路径,这是经验世界,这是我这样的写作者情感与思想表达的唯一出口。”
“世界终归还是要往光明处、开阔处走的。”阿来认为,中国作家的“走向世界”,应是以自身的真实的而富于审美特性的文学走向世界,“以我们的好文学的标准走向世界”。
正在进行的这场研讨会汇集了包括曹文轩、阿来等在内的40余位中国作家、国际传播专家和来自24个国家的32位翻译家。围绕“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学”这一主题,翻译家们也都基于自身经历感受给出了相关的建议与思考。
保加利亚翻译家思黛表示,翻译是让世界认识中国文学的一座桥梁,但是这个桥梁除了翻译本身之外,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我翻译了刘慈欣的《三体》以后,发现很多读者对翻译过程很好奇,所以我录了一个播客,他们对这个播客很感兴趣,因为这个播客,很多读者去买了这本书。”思黛由此认为,在当下,除了文本本身以外,中国文学在海外的推广还可以探索出更多有效的路径。
波兰翻译家倪可贤曾经翻译过鲁迅、沈复的作品,也将当代中国作家将余华、曹文轩、徐则臣的作品介绍给波兰读者,她指出,对于海外读者而言,对中国文学的认识需要一个“养”的过程,“这需要一些讲述眼下中国的,更容易读懂的作品,让读者慢慢习惯和了解。”
对此,意大利翻译家玛丽亚表示赞同,”选择翻译哪些小说应当考虑到‘慢慢习惯’的问题。”她指出,一些科幻、奇幻类的作品一定程度上是更直接跨文化的,“它们也可以帮助我们把对中国文学的门开得大一些。”
德国汉学家吴漠汀曾经参与首部完整《红楼梦》德译本的翻译工作,针对当日不少翻译家提出的中国人名在海外读者中辨识度低的问题,吴漠汀表示,“我们要更多地把人名用西方人习惯的方式来翻译。”他以现在的第四版德语《红楼梦》为例称,“我们会把所有的人名按照意思翻译,因为《红楼梦》也是年轻的读者看的,相对于中文拼音写的名字就记不住,按照意思翻译出的名字效果会好很多。”
翻译作品涵盖老舍、路遥等众多中国知名作家的土耳其翻译家吉来强调,中国文学之所以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是因为它不仅呈现了丰富的历史、社会和人生图景,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中国文学融汇了多元的思想体系,“作为一个连贯的文化传承,中国文学在塑造人类文明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认知世界。”
他表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翻译中国文学作品需要翻译者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底,以确保翻译作品既忠实于原作,又能够在目标文化中产生共鸣。
“我喜欢我的作品能变成另外一种文字”,刘震云在会上表示,从翻译家身上,从对方民族的读者身上能听到不同的意见,这个对于一个在相对固定环境里的写作者而言是一种滋养,有助于“世界眼光”的养成,“我认为这是一种很必要的进步。”他说。
在此次研讨会的闭幕讲话中,中国作协副主席、江苏作协主席毕飞宇直言,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作家与翻译家无疑都是重要的参与者,而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参与者是“时间”,“我们在努力的过程当中,不能忘记有时间这样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
据悉,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由中国作家协会创办于2010年,每两年举办一次。(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四川宝兴:野生大熊猫“夜访”村民家
- 德国前总理首席经济顾问:放飞“合作之鹤” 培育新型中西对话方式
- 多品类“京味”图书亮相2023北京书市
- 伊拉克北部一停车场起火已致1死7伤
- 焦点访谈丨工业经济回升向好原因何在?制造业一线有答案
- 行进中的经典 北京人艺《雷雨》再上演
- 老人想招手打车太难了
- 哈萨克斯坦总统谈新政府发展任务
- 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新旅游业态产品首次发布
- 2023年9月20日24时起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上调
- 一诗一酒一村一镇 专家学者山西杏花村论专业镇发展
- 博物致知丨博物馆里,中华文明的4691.6万个信使
- 2024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大会将在济南举办
- 晋能控股集团马脊梁矿矿长被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 总投资近348亿元 郑州航空港寻找“民间合伙人”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如何走深走实?专家学者在渝献策
- 北京再次调整住房限购政策
- 强风暴袭击美国休斯敦等地 至少4人死亡
- 记录“天拖”60余年荣光 《铁牛记忆》出版上新
- 2023微博之夜收官 以社交之力发挥价值导向作用
- 热门推荐
-
- 2024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举行 人工智能乌托邦受关注
- 重庆一央地合作重点市政项目“进度条”刷新
- 进博会这个元素成为跨国企业的“流量密码”
- 古代匈奴和突厥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 日本驻青岛总领事馆总领事:众多日企相信在华开展商务活动的潜力
- 前十月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同比增10.6%
- 国际最新研究:神经义肢接口能让仿生腿完全响应人体神经系统
- 印尼西苏门答腊省洪灾死亡人数升至67人
- 上海:“五一”假期游园人数达530.48万人次
- 突发!以色列发动袭击后,伊朗宣布关闭领空
- 红海一希腊货船被也门胡塞武装导弹击中
- 重庆警方破获一起特大非法经营烟草制品案
- 阿曼驻华大使:愿与中国共谋合作共赢新机遇
- 访金庸笔下桃花岛:“武侠”如何激活老牌海岛发展活力?
- 经合组织上调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至3.2%
- 第六届进博会筹办工作由招展为主转向招商办展为主
- 尼泊尔政党领袖点赞尼中友谊:依托“一带一路”推进共同发展丨全球政要看丝路
- 专家:如何延长帕金森药物治疗“蜜月期”
- 聚焦“双能”技术服务“双碳”战略 中关村论坛专题平行论坛举办
- 辽宁公安:2024年全年接警242万余起 同比下降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