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神经义肢接口能让仿生腿完全响应人体神经系统
中新网北京7月2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医学》最新发表一篇神经科学论文称,研究人员研发出一个神经义肢接口,能让仿生腿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完全响应。
这个接口由手术构建的成对的主动肌-拮抗肌组成,这些肌肉对能恢复自然本体感觉(感知四肢位置和运动的能力),在有14名膝下截肢人士参与的临床试验中改善了行走控制。
其研究结果还表明,即使只恢复部分神经信号传导,或许也足以实现神经义肢功能的临床相关改善。
该论文介绍,尽管义肢技术不断进步,但想让膝下截肢人士恢复正常步态仍难有进展。为了让肢体在其活动范围内活动,肌肉以成对的主动肌-拮抗肌发挥作用,这反过来能将本体感受信号传给中枢神经系统,给人体提供四肢位置和运动的意识。
不过,手术截肢会导致截肢位置的神经-肌肉架构严重受损,也称残肢,因为断开的肌肉会被包住,形成充足的软组织垫层作为义肢接受腔,这会破坏自然肌肉动力学和本体感受。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通讯作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Hugh M. Herr和同事合作,他们研发的神经义肢接口通过手术将成对的主动肌-拮抗肌与感知电极相连。这些成对的动态肌肉在残肢内通过手术构建,作为腿部截肢人士的神经义肢控制和本体感受来源。这个接口能将患者的神经控制信息传给一个外部义肢,并进一步将义肢位置和运动的本体感受传回给使用者。
随后,论文作者在临床试验中测试这种仿生义肢的效果,试验共有14名单侧膝下截肢的受试者,其中7人有神经义肢接口,与没有神经义肢接口的膝下截肢人士的行走速度相比,这些受试者的行走速度提升了41%,与未截肢人群的行走速度相当。此外,他们的行走表现在真实世界环境中也更好,这些环境包括斜坡、台阶和被堵住的小路。
论文作者表示,他们的研究结果或可用于指导今后的重建技术,这类重建技术的目标是恢复截肢或运动瘫痪人士对人体行动的神经控制。(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今年首趟“坐着火车游新疆·天山号”即将启程
- 行业复苏趋势明显 前三季度近八成上市公司实现盈利
- 广海古隆糖糊:广东台山香甜暖胃的特色“乡味”
- 让微观主体有更多收获 这些重要改革举措与你有关
- (新春走基层)集便班组春运“闯三关”
- 历时近十年建设!川青铁路成黄段德胜隧道贯通 年内有望通车
- 西藏林芝:不畏风雨的高原铁路调车人
- 中非农业科技合作研讨会在海南三亚举办
- 2024年“中国电力主题日”活动举办
- 军营庆“七一” 浙江武警官兵坚定建功强军信念
- 促进支付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 福建践行大食物观:“科技之花”结硕果
- 美国加州山火已致至少5人死亡 超4000栋建筑被毁
- 培育优质技工院校 推动“人人持证”
- 一粒新疆麦子的旅程
- 《好样的!国货》6月25日开播
- 全国古茶树超5624万株 97%以上分布在云南
- 《师说三晋》系列讲座:讲给世界的山西故事
- 伊拉克称逮捕多名涉嫌参与袭击美国使馆的人员
- 今年春运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单日运输量屡破历史纪录
- 热门推荐
-
- 辽宁省博物馆以110余件馆藏文物展现正体书法文化
- 缓解城市土地资源供需紧张,国家将鼓励有序开发地下空间
- 浙江德清:探索“民主党派+公益”新模式参与社会治理
- 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引世界瞩目:对华“脱钩”不符合现实丨世界观
- (第六届进博会)欧姆龙(中国)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徐坚:与中国发展同步聚合、同频共振
- 机遇当前,企业如何实现“转型性增长”?
- 江西推动实施竹产业“千亿工程” 现有竹林面积1765万亩
- 迎战台风“普拉桑” 浙江宁波沿海进入应急响应
- 敦煌乐舞融“青年力量”:开班授课冀创作“老树开新花”
- 四川成都:2023年460.45万人缴存住房公积金801.96亿元
- 海关总署:有理由有信心实现全年外贸促稳提质目标
- 四川:新一轮降雨6万余人提前避险转移
- 美军仓皇撤离阿富汗三周年丨分析人士:阿富汗战争贻害延续至今
- 酒店变“洗衣房” 酒店+创新服务带来哪些变革?
- 中经评论:中国家电凭什么全球“圈粉”
- 多地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出台首周 市场反应如何?
- 拉萨市残联开展主题活动:增强健康意识 远离致残风险
- 《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京首发
- (新春走基层)春节出口货物不停 湖南怀化国际班列开行忙
- 国际最新研究揭示尼安德特人和旧石器时代人类童年压力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