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澳大利亚1万多年前火塘或保存最古老文化传承仪式证据
中新网北京7月2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人类行为》最新发表一篇考古学论文指出,澳大利亚东南部距今已有约1万至1.2万年的火塘,保存了或是已知最古老的文化传承仪式的证据。
该论文介绍,在史前无书面语言的社会中,民族志学上已知的文化习俗的考古资料很难在时间长河中保存下来,而且对古代仪式的历史叙述可能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发生改变。19世纪澳大利亚的民族志记述记录了古奈库尔奈古代居民进行治愈或伤害的一种仪式,他们会将属于目标受害人的一个物件绑在一根由木麻黄木和脂肪制作的有形状的木棍上,并将其放在一堆火前直到木棍倒下。
在本次研究中,该研究地点的传统拥有者与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Bruno David及合作者一起,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古奈库尔奈村的Cloggs洞穴发现了举行仪式的证据。他们发现了两处小型火塘,每个都和一根由木麻黄木制成的有形状的木棍相关,时间可追溯至1万至1.2万年前。对这些木棍的残留物分析显示脂肪的存在,但在该地没有找到烹饪或加热的证据。
基于这些证据,论文作者认为,这些洞穴曾在1万至1.2万年前被用于举行仪式,这与19世纪民族志学者记录的仪式一致。他们指出,古奈库尔奈村可能自末次冰期结束以来就一直在此举行这些仪式,并持续了约500代人。(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甘肃积石山:活动板房里不灭的希望
- 2023北京消费季“夜京城”活动正式启动
- 报告:新电商催生数字化融合创新业态
- 韩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480 为2009年以来最低
- 2024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黄山)论坛开幕
- 中新网评:挺膺担当,不负青春韶华
- 第136届广交会已有12.5万名境外采购商注册
- 千人通宵鏖战 广州白云站最大规模站场改造施工完成
- 三峡库区:3000余株珍稀濒危植物回归原生地
- “在密切合作中产生文化共鸣”
- 哈尔滨3天旅游收入近60亿元 冰雪世界开启“宠客”模式→
- 声动中国 | 爱情最美的样子
- 局地10级!北京今日傍晚至夜间有明显雷雨 并伴8级左右短时大风
- 湖北实现农村寄递物流村级服务网点全覆盖
- 台风“泰利”离去 广东茂名复产忙
- 美国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超15亿美元援助 涉及能源行业
- 拜登在气候计划上出尔反尔
- 西安中院五年来新收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863件
- 2023大连时装周举行 展示纺织服装行业强劲发展态势
- 瓜果飘香稻穗金黄 希望的田野上奏响丰收赞歌
- 热门推荐
-
- 第五届昌耀诗歌奖颁奖 中外诗人再忆“诗人中的诗人”
- 青海境内发生一起拦路抢劫案件?玛多公安:信息不实
- “传承·流变”中日韩书法名家作品展在天津举行 集中展现三国文化魅力
- 日本青年爱上川剧变脸:一个月可上台表演20余次
- 第五届未来能源大会将于9月11日至14日召开
- 多个热门航线经济舱售罄,你买好返程机票了吗?
- 立足火锅食材“小切口” 重庆合川打造火锅食材全产业链集群
- 多个重大项目开工 上海探索重新 “缝合”风貌区与城市生活
- 海南出台系列政策举措促灾后复工复产
- 武汉加快建设儿童友好城市
- 湖南祁阳“一片叶子”致富百姓 茶农忙采头茬春茶
- 国家邮政局:邮政快递业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 法国总理术后病理分析报告公布:未发现“可疑细胞”
- 暑期玩出新花样:跟着课本去旅行 高考生组团PK“背课文”
- 广东力争到2025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1万亿元
- 为评估消费领域公众碳减排量贡献“标尺” 多项团体标准发布
- 多国吁黎以边境停火21天 “黎以双方将很快做出决定”
- 台胞捐赠族谱入藏福建万祥图书馆 盼促进心灵契合
- 我国审计数字化转型取得初步进展和成效
- 江苏:“慈善+社会工作”正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