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收官 票房累计超206亿
暑期档收官 票房累计超206亿
刷新中国影史暑期档票房最高纪录
2023暑期档8月31日收官。今年的暑期档成为了创造奇迹的档期,呈现了爆款频出、百花齐放的盛况——最终累计票房超过206亿,观影人次达5.04亿,总场次达3458万场,刷新中国影史暑期档票房最高纪录。
暑期档已经有4部影片票房超过20亿,数量上是历史最多,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8月31日11时,这4部影片票房分别为《孤注一掷》(35.234亿)、《消失的她》(35.229亿)、《封神第一部》(24.74亿)、《八角笼中》(22亿),第五名《长安三万里》票房也近18亿,可以说国产片以高品质、高口碑、高话题度撑起了今年的暑期档。
面对日益成熟的观众,国产电影无论是题材还是叙事手法方面,都在累积成功经验,尤其是对于社会现实的关照,成为了暑期档的亮点。
现实议题题材
让观众产生共鸣
今年暑期档有上百部影片定档,不论是数量、质量还是类型丰富度都呈现了电影市场迅速复苏的态势,作品涵盖了喜剧、古装、青春、悬疑、犯罪、动作、科幻、动画等多种题材。其中的《消失的她》《孤注一掷》《八角笼中》都是以现实议题吸引观众,前两部影片更是成为了暑期档赢家。
《消失的她》是一部具有极强观赏性的现实主义电影,在形式上通过反转、反转、再反转的谜题性设置,让很多观众有了一窥真相的渴望。同样以社会话题制胜的《孤注一掷》,故事取材于全国上万起真实诈骗案例,全景式揭秘境外诈骗真相,主打“多一人观影,少一人受骗”的口号,也让观众深有共鸣。
王宝强导演的《八角笼中》讲述了大山的孩子通过练习拳击打出一条出路的故事,将现实关怀与动作元素相结合,观众感受到了影片创作中的真诚。
汲取中国文化精神
从新视角进行解读
《长安三万里》168分钟的片长,包含了48首唐诗,很多家长和孩子将《长安三万里》作为观影首选,帮助孩子具象地了解唐朝气象。
中国动画片频频创造佳绩,从《大圣归来》《哪吒》《新神榜:杨戬》再到《长安三万里》。它们不仅汲取传统文化精髓,更能够不断创新,让传统与当下融合。《长安三万里》的成功,给传统文化的挖掘与改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路径,从新的视角解读传统文化,汲取了中国的文化精髓和其内在的精神气质,又与现实形成了准确的提炼和概括。
同样基于传统文化的《封神第一部》也创下了不错的成绩。影片是东方神话体系与工业电影美学进行的一次尝试性碰撞与融合,视效镜头超过1700个,视效工作从筹备到完成需要花费近四年时间,打破了以往古装片市场的低迷,也使得“质子团”火爆出圈。
导演新力量不断涌现
给电影市场带来生机
中国电影的发展离不开新鲜的人才储备。今年暑期档,可以看到新人导演的迅速成长,给电影市场注入了蓬勃生机。《消失的她》的导演崔睿和刘翔,《孤注一掷》的导演申奥,《长安三万里》的导演谢君伟和邹靖,《茶啊二中》的导演夏铭泽、阎凯,《学爸》的导演苏亮,《最后的真相》的导演李太阁,都是新人导演。
新人导演得到了各方的积极扶持,黄晓明参演并监制《最后的真相》,其初衷就是希望帮助新人导演,“我跟团队说,如果有可能的话,我来监制这部戏,搭一下演员阵容,做一些除演员之外、力所能及的事情。李太阁这位导演很认真、很努力,而且有自己的坚持。”
陈思成作为《消失的她》的监制,同样也在传授“经验”。他表示,经过创作中的磨练和市场的检验,会让那些对商业类型片和现实题材电影具备创作热忱的青年导演脱颖而出,而中国电影想要拓展市场空间,让更多观众对类型片和主流商业片建立信任和喜爱,就一定要有新一代创作者的接力。
观影群体扩大
低频观众走入影院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今年暑期档有52.7%的观众是今年第一次走进电影院,这个数值相对2019年的44.6%有明显增长,相信这也是因为暑期档爆款频出的原因——像《消失的她》《孤注一掷》《长安三万里》等多部电影拉新比例都在一成以上,这对中国电影市场持续健康地发展意义深远。
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认为,能让观众走入影院,首先是因为影片质量过硬;其次是这些影片的题材话题度高,可营销性强,宣发收获了卓越的破圈效果。
在营销方式上,今年暑期档确实也有了更多的突破,比如《消失的她》的话题营销打破了传统的电影圈层,结合电影内容,撬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为电影进行宣传,把《消失的她》从普通的扩撒知名度营销升级成了社会事件级别的发酵。
得益于暑期档题材的拓展,类型的多元,观影群体也悄然发生改变。据灯塔数据库显示,2023年暑期档的整体购票画像中,女性购票占比非常突出,达到了六成以上,也是有统计以来女性观众占比最高的暑期档,可以说女性观众已经不只是撑起电影市场的“半边天”。而年龄方面,35岁及以上的观众占比同样也是暑期档历史新高;同时三人及以上组团观影的比例也是创造新高,有非常多的家庭观众拖家带娃共同观影——影片弘扬传统文化,获得了家长还有孩子的喜爱和认可。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暑期档观看两次、三次及以上的占比基本恢复到了2019年前的水平。这对电影行业的复苏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文/本报记者 肖扬 统筹/刘江华(北京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刘强东数字人下场带货释放了什么信号?
- 第十二届全国相声小品优秀节目展演在京举办
- “时代楷模”鲍卫忠:基层法官萤火之光照亮云岭璀璨星河
- 近视高发于小学低年级 专家建议每3个月筛查视力
- (新春走基层)T290特快列车上的乘警师徒:“一家不圆是为了万家圆”
- 洪涝灾害造成江西67万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6.6亿元
- 北方出现大风降温及弱雨雪 今明两天冷空气持续影响我国中东部
- 青海哇让抽水蓄能电站暨玉树果洛二回、丁字口输变电工程开工
- 宋词和宋代词人,真的很有趣!
- 【新春走基层】产业一线竞技忙
- 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寻健康旅游产业合作新机遇
- 浙江乌镇:计划2025年数字经济产业收入超200亿元
- 《少年派2》“空降”开播,与现实互文奏响青春之歌
- 产业链共享 长三角不锈钢产业期现结合谋升级
- 福建上杭:剪纸龙舞纸狮庆“六一”
- 1-8月中国销售彩票同比增长51.6%
- 一个冒险失败的文艺片导演:可能那个时代已经过了
- 老挝卫生副部长:大力支持24节气老中数字健康项目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发布限制中国网联车软硬件及整车有关规则答记者问
- 1至7月中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1.5%
- 热门推荐
-
- 人社部:截至2023年底 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达13.79亿人
- 日本自民党最大派系“安倍派”正式解散
- 山东泰安一炒鸡比赛涉嫌造假?竞赛组委会通报
- 广西南宁:粉黛乱子草“浪漫”绽放 宛如童话世界
- 七旬老人离家30余载 内蒙古警方跨越1600公里助其寻亲
- 证监会落实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全面从严加强自身建设
- (乡村行·看振兴)新疆巴楚:“硬核科技”助农播种“幸福花”
- 冬春新航季将启 海南增国内外航线航班超17.75万架次
- 下班后的那颗“糖” 当年轻人冲进“夜校”
- 中国首条时速350公里跨海高铁开通 福州厦门两地跑进1小时
- 首条“珠江—西江两江速航穿梭巴士”在广西贵港码头开通
- (年终经济观察)“投资中国”仍是大势所趋
- 2023广东高品质地理标志评选活动发掘乡村振兴优品
- 印尼乌达雅纳大学旅游孔院举办端午节庆祝活动
- 浙江传统街区变身虚拟江湖 新玩法圈粉“Z世代”
- 广西北海“八个禁止”维护旅游市场 违者重处
- 宁夏有望实现秋收“二十连丰”
- 武汉:志愿者带游客开启“走读”城市之旅
- 经营主体发展质量稳中有升
- “壮族三月三”临近 广西歌圩摆擂台迎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