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敦煌莫高窟再续千年
中新社敦煌8月17日电 题:科技助力敦煌莫高窟再续千年
中新社记者 应妮
这里有满壁风动的盛唐芳华、飘逸灵动的飞天仙女、流传千古的九色鹿传说;这里见证东西方文化交汇,是中华文明几千年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这里,是敦煌。
从公元4世纪至14世纪,1000多年间,一代代人开窟造像,成就莫高窟这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至今仍存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2000多身彩塑。今天,在科技手段助力下,敦煌人有信心为莫高窟再续命千年。
“数字敦煌”放眼永久
2016年,“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上线,首次通过互联网向全球发布敦煌石窟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及全景漫游;2020年,“云游敦煌”微信小程序上线;2022年底,“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全球开放;2023年,结合敦煌学研究成果与游戏科技的“数字藏经洞”上线……
如果说“数字敦煌”是莫高窟一张靓丽的数字名片,那么海量数字化采集则是“数字敦煌”的基础。
记者日前在莫高窟第341窟数字化采集现场看到,滑轨上的相机在明亮的灯光下自动散点分幅拍摄,一点点采集壁画的局部;窟外盛夏暑气逼人,窟内阴凉寒气入骨,工作人员一待就是一天。采集之后,在敦煌研究院的数字化所办公室,工作人员则要更精细地对图片进行拼接和定位修正,或者是彩塑的三维重建。
敦煌研究院甘肃恒真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路育成告诉记者,人工一天能拼接大约20张照片,近两个月才能拼出一个壁面,再进行定位修正以确保不会发生形变,由此才是最终版。而这还只是平面壁画的工作量。如果是弧面壁画,需要定位修正的量就更大,相应需要的时间也更多。至于彩塑的三维重建,可以用海量数据来形容,仅第45窟一米多高的主佛雕塑,在电脑软件中重建所用的三角面就有四百多万个;中唐第158窟的涅槃像身长15.6米,三维重建该窟耗时两年,三角面达上亿。
据悉,目前敦煌石窟已完成290个洞窟壁画的高精度数字化采集,162个洞窟的全景漫游节目制作和7处大遗址的三维重建等。
千年来,文物每天都在老化。构建一个多元化与智能化相结合的石窟文物数字化资源库,“数字敦煌”放眼永久保存、永续利用。
科技安防实时监测
“安防升级改造工程的完成,让莫高窟从白天的开放区,能直接变身晚上的文物库房禁区。”敦煌研究院保卫处副处长张帅自豪地说。
他介绍,敦煌研究院推进“平安石窟”建设,初步建成了“安全管理平台及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和预防性保护监测预警体系。
即将投入使用的甘肃省石窟寺监测预警平台,通过航拍比对、全站仪、定点微距摄影、红外感应等多种手段,对地形地貌、崖体、重点区域壁画、塑像稳定性的变化进行定期和实时监测,并建立了完善的人工巡查制度,实现洞窟的常态化周期检查、重点洞窟的定期检查和异常事件快速反应核查。
环境监测传感器已经在莫高窟成熟使用,一旦显示哪个洞窟内的湿度超过62%,工作人员就会立即采取限流、通风甚至暂停开放的措施。因为超过这一临界湿度,壁画深处的地仗层就会析出盐分,进而在壁画表面结晶,引起壁画酥碱和破裂。
科研创新治病、防病
走进中国文物保护领域首座多场耦合实验室,一眼就看到实验仓中四个大土块,均被厚厚一层雪所覆盖。
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研究人员张博介绍,该实验室可模拟温度、湿度、日照、降雨、降雪等各种环境条件,从零下30℃至零上60℃的温度、10%至90%的相对湿度,模拟环境时间可控、变量可控、数据精确,并能够进行大型样本试验。根据实验结果,可深入探索文物病害成因和机理,也为科学防控、防治、修复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
对壁画的保护研究则是一以贯之。第85窟壁画存在最典型的三种病害——起甲、空鼓、酥碱,敦煌研究院和美国技术团队通力合作,历时7年尝试80余种配方,开创性研究出了空鼓灌浆和壁画脱盐的修复技术,修复后多年壁画状态依然稳定。“修复第85窟,创造了可持续的壁画保护方法。”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说,这次修复直接推动了《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出台。
通过成熟的多光谱图像技术来调查壁画消失画面,以及被污染或覆盖画面底层线条、题记等信息;纳米化石灰材料的运用,可提高壁画样块表面的粘结力和硬度;采取砾石铺压、铺设麦草方格沙障、滴灌植物固沙等措施,建立莫高窟风沙危害综合防护体系,使进入窟区的积沙量减少了95%以上,有效减轻了沙尘对石窟围岩及壁画的损害程度……种种科技手段的综合运用,让苏伯民有信心说,“只要环境不发生大变化,目前的保护手段可保莫高窟下个千年”。(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乡约福建:乡贤头雁效应让乡村“热”起来
- 浙商助力金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科技创新成高频词
- 韩国近一个月共抓获192名杀人预告帖发帖者
- 安徽省政协委员方泉建言:加强皖澳校企合作
- 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文物亮相太原市博物馆
- 北京科博会开幕 首次设立东盟展区
- 聚焦科学与艺术融合发展 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 无论远方还是附近,博物馆都是美好生活
- 第二届中外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在四川泸州启幕
- 宝马“新世代”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荣膺央视“投资中国”年度奖项
- 商务部:反对搞封闭式、对抗性的“小圈子”
- (经济观察)大模型赋能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有望加速
- 中新健康丨世界肾脏日:谨“肾”守护健康
- 国际热评:同路人,真朋友 中国与非洲在北京发出“信心宣言”
- “1+5”产业体系引领山西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
- 北京警方全力为春季学期开学保驾护航
- 南昌海关向江西省文物局移交罚没文物42件(套)
- 1月份资金面存多个扰动因素 春节前降准预期升温
- 加拿大指印度政府与加公民遇害有关 驱逐一印度外交官
- 美德发表联合声明 美国2026年起将在德国部署远程武器
- 热门推荐
-
- 广州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十年外贸总额达3.78万亿元
- 国家卫健委:已有八千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 云南“非遗”传承人黄倩:“非遗”旅游互促进齐发展
- 新疆喀什首批跨境电商国际邮件申报出口吉尔吉斯斯坦
- 理性看待汽车出口全球第一
- 五角大楼机密文件泄露 克宫最新回应
- 新型避孕药还要再等10年?看AI的
- 湖南环保社会组织与司法鉴定机构达成“先鉴定后付费”合作
- 支持天文学基础建设的慈善信托项目备案成立 将助力筹建光学天文望远镜
- 解码链博丨中外嘉宾热议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绿色转型是底色
- 从乡野走向国际 浙江农民画如何绘就乡村蝶变新画卷?
- (经济观察)国际财经政要齐聚羊城 为世界经济“把脉开方”
- 泛美卫生组织:今年美洲遭遇创纪录登革热疫情
- 8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2.5点 公路运输市场平稳运行
- 1991年以来上海已有71527名逝者骨灰撒海
- 广州老城新活力:从“幸福甜蜜”到“热辣滚烫”
- 两岸文创人士杭州共话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
- 李莉代表——深入调研 服务困难群体
- 我国金融租赁公司总资产规模超四万亿元
- 国铁南宁局加开或重联211列旅客列车服务清明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