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平畴《远风诗草》福州首发 多种方言吟诵诗选韵味浓
中新网福州8月13日电 (叶秋云)13日,蒋平畴诗集《远风诗草》首发式在福建博物院学术报告厅举办。活动上,张家壮、郭小凡等四人分别用福建建瓯话、江苏话、广东话、闽南语朗诵同一首诗,余韵悠长。
《远风诗草》一书是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福建老年大学教授、福建省文史馆馆员蒋平畴所著的传统诗选集,由西泠印社出版社于2022年12月第一次出版,共遴选了蒋平畴于1965年至2021年间创作的166首诗。
福建省文史馆副馆长、诗人欧孟秋为《远风诗草》写书评道,蒋平畴先生家学渊源,诗书并美。这部诗集的近体诗反映了格律严谨,技巧娴熟,张合有度的创作风格,兼有诗钟的急智与开拓。可贵的是,作者把人生感悟与审美愉悦、想象与理解熔为一炉,雅致地传输道味与美感。
福建博物院院长傅柒生则在致辞中表示,蒋平畴老师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书法家,更是一位中华文明的传承者、传播者。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情志教育的重要材料,诗词对于成德方面起了极大的作用,故而,许多先贤皆以诗词作为家教私塾的核心内容。活动中,何之婳、陈诗童、叶智、陈俊恺四位小朋友分别朗诵一首《远风诗草》中的诗作,童真的声音在福建博物院学术报告厅内荡漾。蒋平畴赞其天真无邪,并各赠一本《远风诗草》。
蒋平畴于1944年9月出生,已近80高龄,精神矍铄。他于现场书写自作诗一首,并用福州话吟诵。蒋平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直以来,他带着慈爱、带着感恩走在路上,深切感受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将心中感念写出来汇成诗篇,希望与读者产生共鸣。由于年轻人的推崇,遂有《远风诗草》一书成册。
当下,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接触或是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事业。蒋平畴表示,这是非常好的一个现象,说明越来越多人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突尼斯总统表示坚定地希望恢复和叙利亚关系
- 语文老师因板书走红源于寓教于乐
- 为调经,她买来益母草果磨粉吃
- 海南今年前三季度跨境收支规模大幅增长
- 旅游团餐铁锅生锈?黑龙江尚志:涉事餐馆已被查封关停
- 迪士尼回应不让带折叠椅
- 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共设109个竞赛项目 4000多名选手参赛
- 湖南“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田间作业进入“无人机”时代
- 宁夏:2025年底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
- 北美票房:《死侍与金刚狼》全球票房突破十亿美元
- 男子“腹大如鼓” 西京医院团队为其切除26千克腹膜后肿瘤
- 西安北站内近百米高铁桥梁华丽转身
- 美国9月新增就业33.6万 失业率维持在3.8%
- 中国国家文物局成立聚焦古建筑保护联合工作站
- 3月22日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均价比昨日上升0.5%
- 我国国际收支运行总体稳健
- 澳大利亚华裔青年“揽”琼岛:喝老爸茶,体验海南人的休闲情趣
- 元旦假期旅游市场火热,三亚酒店均价1553元,跨境机票预订增长145%
- 三大创新技术成就TCL超级筒洗衣机 洗净比突破1.2
- 郭华东院士:在华世界遗产国际组织初步建成全链条名录遗产治理体系
- 热门推荐
-
- 汉语方言如何传播?复旦大学团队研究获新突破
- 百余名侨商侨领聚焦广西“一区两地”建设机遇
- 广西贺州8名游客因暴雨突发山洪被困 消防紧急营救
- 2024全国剧本创作和剧作家现状信息交流活动举办
- 4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058元 下调10个基点
- “75后”画家李政恩:在敦煌找到人生新航向
- 中国菌草技术播及100多个国家 成“致富草”“幸福草”
- 人脸上有个”螨虫部队”!两种方法检查
- 广西贺州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最大降雨量达231.4毫米
- 第二届海峡两岸陈靖姑信俗文化节开幕
- 美国又发枪案悲剧 凶手作案后重返现场枪杀记者
- 以发展惠民生
- “谷子”市场规模超千亿 年轻人引领新消费潮流
- 画好“工笔画”打造“实景图” 2024年北京市这样干!
- 坐巴士喝茶看风景 “移动的老爸茶馆”亮相海南岛欢乐节
- 外媒:泽连斯基敦促美国批准对俄进行更深入打击
- 能源工程加速推进 多措并举保障民生供应
- 天津引江配套工程首个数字孪生项目建成
- 一位中年大叔的上亿流量
- 去年中国共完成环评审批12.95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