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90后团队,如何拍出今年口碑最高古装剧?
中新网北京8月9日电(记者 任思雨)“鱼在水中游,是尾也是头。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这个夏天,多部S级古偶剧激烈厮杀,一部没有大明星、大IP、大预算的网剧《古相思曲》却凭借高口碑刷出存在感,超11万人在豆瓣打出8.5的高分,至今仍有很多“自来水”观众倾情推荐。
而它的起点,是一位UP主的脑洞,更令大家惊讶的是,整部剧是由一台笔记本电脑剪辑出来的。从一个视频脑洞,如何变成一部高口碑剧突围?我们和制片人蔡雨潮聊了聊。
志同道合的一群人,一起做部剧
刚打开《古相思曲》的第1集,也许你会疑惑,为什么序号写着第14集?
凭着一块碎玉的线索,历史畅销书作家沈不言穿越到南晟国,遇到史书里的“一代妖后”陆鸢,在后来的多次穿越重逢中,他逐渐了解并爱上真实的陆鸢,决心为她正名。
但在这部剧里,男主的穿越是“逆向”的:每一次穿越,他都会遇到年纪更小的女主。六次穿越中,他对陆鸢从陌生到熟悉再到一往情深;而在陆鸢的成长线里,她在年轻时遇到博识又深情的沈不言,随着爱意越来越浓,却只能见到越来越像陌生人的对方。
第1集里,沈不言第一次穿越就见到从城楼一跃而下自尽的陆鸢,但他并不知道,为了这次见面,陆鸢已经等待了多年。这也成了观众眼中最“虐”的地方:它既是男主视角的第1集,也是女主视角的大结局。
四年前,B站UP主三千鱼用朱一龙与刘亦菲的影视素材制作了混剪视频《古相思曲》,这个跨越千年的凄美爱情故事感动了很多人,播放量很快超过百万。2020年初,制片人蔡雨潮在朋友的推荐下看到视频,向三千鱼发去了邀请:有没有兴趣把它影视化?
然后是导演知竹的加入,知竹是古风圈的知名摄影师,曾拍摄过《东栏雪》等出圈短剧,被故事里含蓄深刻的感情打动,她很快答应了邀约。最年轻的编剧兼剪辑指导鹤唳云端出生于1998年,曾创作过播放量超2000万的影视混剪视频《中国历史年表》。
三千鱼、知竹、鹤唳云端,组成了《古相思曲》影视化最早的班底,他们都是B站的知名UP主,之前都没有拍摄长剧的经验,但在蔡雨潮看来,他们都是值得被大家看到的“潜力股”。
蔡雨潮曾参与《山海情》《大江大河》《开端》等剧的制片工作,离开正午阳光之后创立了朝也影视,这位90后的制片人坦言,对于剧本和主创的选择,他有两个标准,一是要做自己的原创项目,二是希望寻找年轻的创作者,“大家创作想法一致,整个团队是不是志同道合的,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当时我们选择导演的一个很重要的点是审美,审美不仅包括画面,还有选择演员和故事。审美需要一定的天赋。”
小成本,就有小成本的拍法
“沈不言从结局过来,亲自揭开了故事的序幕,陆鸢在故事的终章,看到了一切的起点。”如网友所说,《古相思曲》的很多台词和细节都能在之后的情节里找到对应,逆向穿越的设定给故事创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几年里,主创团队反复修改框架,几次推翻剧本,又一起闭关打磨细节、泡在片场,每处小修改都要正看一遍逆看一遍,互相灵魂拷问之后才能确定。
《古相思曲》里,沈不言在六次穿越中不断遇到越来越年轻的陆鸢,从陌生到深情,从中年到少年,张雅钦、郭迦南等青年演员的表现收获了不少观众的点赞。
导演知竹曾看过张雅钦主演的《少年游之一寸相思》,觉得她的眼神有英气、有故事感,蔡雨潮也说,在为陆鸢选角时,大家希望能找到古人的样子,“当沈不言穿越后看到陆鸢时,大家会认为她就是那个年代的女子。”
相比起来,观众们对郭迦南饰演的沈不言则经历了“真香”的过程,从一开始有些格格不入到越来越像古人,这也是主创们希望达到的反差感,“沈不言是以很松弛的现代人状态穿越回去的,而不能最开始就是古人,这样就平掉了。”
追剧时,观众们常常会提到《古相思曲》的小成本,有多“穷”呢?编剧鹤唳云端形容,大概就像没有白龙马和孙悟空还要步行去西天取经一样,UP主三代鹿人也评价,它和业内S级古偶之间的经费差距差不多就是另一部S级古偶。
也是在后来主创们写下的长文里,大家才看到拍摄幕后的不易:
江州城拍不起,就在一条街道不停换方向拍;南梦湖不好找,当时的水库取景地现在已经被抽干;少年将军陆时攻打火烽堡,拍不起,就用战火中的拥抱代表战争胜利,再长叠画至晟国的旗帜,将情感与家国元素融合。
还有不少战争戏和名场面是用微单拍摄的,“因为自己是自媒体出身,所以没有那么多剧组的条条框框,小微单的使用频率很高,有些大机器拍起来麻烦的镜头,就直接用它解决了。”导演知竹写道。
但是,观众们依然看到了这个“穷”剧组的诚意,从皇宫到京城、再到县城和乡野,该有的实景大场面都有保留,当宏大场面难以实现时,就用视听语言来“写意”,“你要知道展示给观众最重点的是什么,尽量去展示。”
剧中,男主沈不言每一次穿越,随着时间向前推进,主角们的服化道和场景风格都会改变,“色调、构图、运镜皆有古风古韵。”有网友这样评价。
为了更好地表达剧本里的想法,《古相思曲》的剪辑工作都是在编剧鹤唳云端的笔记本电脑上完成的,细心的观众发现,他们还根据每集的剧情制作了不同的片头和片尾。
“其实节约成本永远是制片最难受的点”,蔡雨潮说,“因为把1000万的东西想做出一个亿的东西是非常难的,但是你可以尽量去把1000万的东西做成2000万的东西,所以尽量把钱花到刀刃上,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
继续创作下一个好故事
虽然剧名叫做《古相思曲》,但让创作团队最感慨的是,剧里的每个角色最后都没有选择爱情。
即便明白一去难归,少年将军陆时还是主动争取前去收复失地,扛起保家卫国的重任;知晓历史走向的沈不言试图在穿越中改变陆鸢惨死的命运,但发现在家国大义面前,陆鸢总会毅然放弃“小我”,最后,沈不言也选择尊重她的决定,在她的成长路上给予帮助和陪伴。
蔡雨潮很喜欢剧中的一句台词,“陆鸢,就是陆鸢而已。我们就这样长长久久地生活下去,我们不居高临下,我们就走在街上,正如你希望的那样。”
剧里,沈不言与陆鸢互相引导、互相理解和尊重,而在剧外,《古相思曲》也和它的观众们也实现了双向奔赴。
《古相思曲》刚开播时,主创们坦言心态都比较“佛系”,还曾打赌豆瓣评分会不会超过7.7,结果开分就是8.4,“那天我用颤抖的手去敲贺贺(编剧)的门,被观众认可的感觉真的很好。”蔡雨潮说。
主创团队还集体录制了一个回复观众评论的视频,感谢这些天到处安利、写评论、做二创的“自来水”,“网友们感觉特别像朋友,为了这部戏好,他们会真的会苦口婆心地提建议,每一条回复都看得很感动。”
如今,三千鱼、知竹、鹤唳云端也成为了朝也影视的导演和编剧,全新的项目正在开发中,对于下部剧的预算,他们坦言还没想过这个问题,“我们是一个写剧不快的团队。”
回顾《古相思曲》的经验,蔡雨潮觉得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能忘记初心”。
“既然有机会做一个,我们就会把它当做最后一个去做,豁出一切去想要让这个戏更好。这也是为什么看到是自己做的片头,如果做不到我们想要的,那就自己来。”
最近,他在微博晒出了今年3月时与编剧的聊天记录:“这是咱第一部,都在看着,所以没退路,不将就。”
“这么多观众喜欢,我觉得很值,我们下一个继续这么做就好了。”(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五象北上”掀起“先锋狂飙”:文学不能失去先锋性
- 浙江义乌:42支中外龙舟队雨中竞渡
- 韩执政党党首坚持尹锡悦停职立场 政坛人事动荡持续
- 加拿大称2023年为该国有史以来野火最严重的一年
- 中领馆:旅居泰国清迈大熊猫“林惠”不幸去世
- 重启满月 出境跟团游按下快进键
- 数量快速增长 图书品牌化成为市场趋势?
- 春晚要来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完成首次彩排
- 内蒙古通辽通报西拉木伦动物园猴群与猫共栖情况
- 柬国航与河南合作打造金边-郑州“航空双枢纽”
- 边吃饭边喝水易消化不良
- 8岁男孩不敢睡觉:“有怪兽在追我”
- 优酷谢颖谈剧集策略:坚持头部战略,力求“以大博大”
- 北京人艺《茶馆》再“开张” 以“镇院之宝”纪念老舍诞辰
- 受银川地震影响 铁路部门紧急扣停列车、封锁相关线路
- 报告预计:今年全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约13亿平方米
- “中国荔乡”广东茂名荔枝减产不减收
- (乡村行·看振兴)两代台商“接力”:情寄“绿水青山” “筑梦”乡村库区
- 福建受理涉外知识产权案件数逐年递增
- 拒录虐猫考生 折射育人导向
- 热门推荐
-
- 国际游客“赶早”,中国冰雪经济升温
- 非遗女性传承人携作品亮相公益集市 望传统作品与文创结合
- 2024创意黄山发展大会开幕
- 一嗨租车与上汽大众达成深度战略合作,首批交付上万辆新车
- 近700名学生集体退学 把办学当生意是在坑学生
- 希腊罗德岛野火导致近1.9万人撤离
- 赣鄱“Z世代”:“00后”海归邂逅铁皮石斛
- 出国游热度不断攀升 民航暑期运输延续旺季趋势
- (中国新貌)安徽马鞍山:钢铁之城拥抱绿色创新
- 韩国总统尹锡悦的父亲去世 享年92岁
- 阿里Q1财报:自我变革初见成效,为中小商家和消费者创造价值中实现强劲增长
- 成都“银发族”街头追风 乐享“后大运时代”运动潮生活
- 今年京津冀将新增100项以上“区域通办”政务服务事项
- 国家老年大学揭牌 “银发同学们”都关心哪些事儿?
- 穿越千年的夜桂林:城市漫步让城市“出圈”又出彩
- 中泰文化旅游产业交流峰会在曼谷举行
-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探馆:守“匠心”展“新颜” 老字号进博会“出圈”
- 庆祝中美建交45周年暨中美青少年艺术交流汇演华盛顿举行
- 联合国秘书长任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新任执行秘书
- 大数据看中秋假期 自驾、赏秋、文化游成出行热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