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要来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完成首次彩排
1月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举行首次彩排。晚会在“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主基调中,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通过多种艺术形态和创新表达,描绘河山添锦绣的美丽中国画卷和星光映万家的温暖幸福年景。首次彩排中,原创歌舞、经典戏曲、相声小品等各类型节目顺利完成串联,带来浓郁的过年气息。
传承创新,突出非遗元素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导演组将节庆民俗、非遗技艺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各类非遗元素巧妙融入舞台呈现、节目编排和视觉包装之中,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隽永魅力。
更多参与感,体现人民性
蛇年春晚不断深化“人民的春晚”创作理念,将聚光灯更多投向奉献拼搏的普通人,邀请平凡而伟大的奋斗者走到台前,成为春晚舞台的主角。同时,通过“春晚等着你”活动邀请“绿皮慢火车列车长”胡贵川、“麦子阿姨”秦士芳、“外卖诗人”王计兵到现场观看彩排,近距离感受春晚的热烈氛围。
关注生活热点,增加欢乐度
蛇年春晚持续拓展“开门办春晚”的深度与维度。导演组面向全国各地寻找创意灵感,创作了一批贴近生活热点、能与观众产生更多共鸣的作品,发现采撷了一批精品节目,同时广泛吸纳社会创作力量,深度参与节目编创,为春晚的全方位创新注入新活力。
接下来,春晚全体演职人员将不断完善提升、用心用情打磨每个节目,力求为海内外受众呈上一道情意浓浓、暖意融融的文化盛宴,陪伴全球华人一同迎接喜庆热烈的乙巳蛇年的到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网络中国节·春节】过年新年俗,有“新”更有“心”
- 超四十三万亿元,我国外贸规模再创新高
- “良渚论坛”嘉宾悼伦福儒:他和良渚永远连接在一起
- 质价比主导餐饮新趋势 高性价比成首要选项
- 江苏无锡出台国内首部和美乡村建设地方性法规
- 国家统计局:消费市场恢复的基础将进一步得到巩固
- 当“洋弟子”遇见高阳:共绘中外文化交流交融“百景图”
- “同上一堂科学课” 主题科普活动举办 武向平院士为青少年开讲
- 第三方认证评估通过!海南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启动运行
- 广西大力实施“三大行动” 助推全区粮食单产创历史新高
- 百润股份公告!RIO创始人刘晓东被立案调查
- “魅力北京”优秀纪录片及电影展映在荷兰启动
- 践行数字普惠 科技助推消费金融降本增效
- 第十三届“桃李杯”将迎全国250个节目 报名参与人数创历届之最
- 热“雪”燃冬!这里竞技冰雪“村运会”年味很足
- 中国新能源车企蔚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开设用户中心
- 年味就是“甜蜜蜜”:浙江龙港炒米热销 传统习俗焕活力
- 上海博物馆推进“大博物馆计划” 东馆将在年内全面开放
- 沪郊“宅基头”上的年味
- 北京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多区将出现短时强降水
- 热门推荐
-
-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皮萨里德斯:中国服务业就业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展
-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会见滋贺县知事三日月大造
- 辽宁大连:17家航空公司新增加密30条航线应对暑运高峰
- 2023年票房大幅增至549.15亿元 我国电影市场强势复苏
- 商务部谈中欧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磋商:望欧方正视事实作出决定
- 青海冬虫夏草生态扩繁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 挺进深海“水下考古” 再现“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 摩托骑手拍视频网上“炫技” 专业人士:为了自己安全别盲目跟风
- 打卡秋季仙女湖 “非遗+景观”让周末游多姿多彩
- 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年度“未来之选”揭晓 新一代人造太阳入选
- 京津冀将深化人社领域协同合作 推动实现社保卡三地“一卡通”
- 世界粮食日:专家学者长沙探讨粮食安全
- 国铁南宁局受台风影响动车全部恢复运行
- 商务部回应美将六家中企纳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 重庆拟于2027年实现低空飞行“乡乡通”
- 文博会二十年:锻造文化产业发展引擎
- 新锋艺术数字资产运营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
- 三亚推出50条措施促进文旅消费增长
- 新疆吉木萨尔县“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成效显著
- 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总量突破450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