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有哪些亮点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日前开启试运行。2019年以来,三星堆“再醒惊天下”,新出土象牙、青铜器、金器、玉器等各类文物17000余件。为更好展示出土文物,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于2022年3月开工建设,16个月之后正式落成。
惊艳亮相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外观集合三星堆原生态形象,三个体量单元朝向遗址区方向,形成博物馆与遗址区之间的空间对话;内容展陈通过1500余件(套)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呈现,借助高新科学技术,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三星堆考古发掘及最新研究成果。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还在建筑设计技术、文物保藏、展陈等方面深度融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建设智慧博物馆,打造复合型文创空间,为观众带来更加直观、生动、便利的观展体验。
三大展区揭示古蜀文明密码
新馆布展分为“世纪逐梦”“巍然王都”与“天地人神”三大部分,多层次、多角度展示三星堆遗址前世今生及考古发掘、研究的最新成果,展陈文物1500余件(套)。
第一展区“世纪逐梦”下设“初识三星堆”“一醒惊天下”“盛世续华章”三个单元,以三星堆遗址近一个世纪的重大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为主线,表现三星堆考古工作者百年逐梦、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彰显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时代主题。
第二展区“巍然王都”下设“蜀土丰饶”“都城营建”“黄金加工”“玉器制作”“青铜冶铸”“王者至尊”“多元共生”七个单元,从文明探源的角度,对三星堆古国的自然环境、社会面貌、都城布局、手工业技术、权力结构等进行全方位展示和解读。
第三展区“天地人神”下设“以玉通神”“藏礼于器”“神圣祭坛”“青铜面具”“鸟足神像”“万物有灵”“通天神树”七个单元,以祭祀区出土的精品文物为主要展示对象,集中呈现古蜀人在祭祀活动中使用的重要礼器、主要的祭祀行为、崇拜对象及其信仰体系和宇宙观念,表现古蜀先民浪漫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创造力,通过对古蜀人精神世界及其文化源流的解读,揭示古蜀文明密码,表现中华民族共同的信仰与精神根脉。
展览形式设计新颖,通过大场域、大场景的构建,强化文物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巨幅展示月亮湾城墙剖面揭层,彰显三星堆王都气象;重组大型陶器、青铜人头像阵列、青铜神树等大型场景,讲述三星堆历史脉络。文物参观体验全面升级,运用蕴含新技术的展柜和展陈灯光,真实还原文物的色彩纹饰,呈现三星堆文物之美。
六百余件文物初次展出
新馆展出的1500余件(套)文物包含陶器、青铜器、玉石器、金器、象牙(含象牙雕刻)等多种类别。有600余件文物为初次展出,其中包括三星堆三至八号祭祀坑新出土文物300余件。青铜神坛、鸟足神像、骑兽顶尊人像、龟背形网格状器、着裙立人像、虎头龙身像等重器都悉数亮相。
为保证三星堆“新六坑”出土重器如青铜骑兽顶尊人像、青铜神坛等能在新馆陈列中与观众见面,同时又能保证下一步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顺利开展,新馆采用了数字化修复演示的新展陈方式。
数字化修复演示根据修复专家和AI算法对文物的拼对,利用多媒体演绎,实现相关重器一比一真实拼合修复全貌以及细节解读的动画展示。这种全新的展陈方式,将AI技术、3D打印用于文物修复和展陈,兼顾文物保护需求与陈列展示效果,充分体现了三星堆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成果。
青铜神坛组合系首次对外披露,由八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神兽和上有13个小型青铜人像的镂空基台、三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顶坛人像和青铜持鸟立人像、七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顶尊跪坐人像,以及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喇叭座顶尊跪坐人像等部分拼合而成,造型繁复,内涵丰富,反映了古蜀的祭祀活动场景。
骑兽顶尊人像由出自二号坑的铜尊口沿、出自三号坑的铜顶尊跪坐人像和出自八号坑的铜神兽组合而成。两件文物经历了3000多年的磨砺,本体脆弱,通高超2米,通过AI技术、3D打印以1比1的文物模型展出。这样既满足文物安全稳定的展出需求,又可让观众一睹文物的奇特与精美。
活化展示带来全新观展体验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依托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搭建一个包含综合管理平台、智慧导览系统、智慧讲解系统、票务系统、藏品管理系统、学术资源管理系统、文物在线监测、门户及公共服务资源等在内的智慧博物馆系统,为公众观展提供了现代化、科技化的选择。
新馆“世纪逐梦”展区的“方舱考古”展项采用最新的裸眼立体新媒体技术,将考古方舱还原到展厅里,反映了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六个新坑的发掘工作。其使用的播放服务器立足于专业图形工作站,以此打造最前沿的视觉艺术,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发掘场景。
“巍然王都”展区的“三星堆遗址沙盘折幕”采用当下最复杂的投影机矩阵无缝融合技术,配合目前最先进的同步播放系统,实现了近二十个超高清画面同时播放,延时不超过3毫秒的误差,实时将数十台投影矩阵的画面相融合,向游客流畅演绎三星堆古城的整体画面。
在文创服务区,一大批上新的三星堆文创凸显“神秘质感”和“设计调性”。系列集章册产品与研学类产品极具体验感,囊括科普、涂鸦、集章、卡牌等多种潮玩元素。“三星堆邮局”拥有全球唯一专用邮政编码和邮政日戳,通过实体店、线上邮局等多种形式,提供“三星堆+邮政”的交互式体验产品。
(本报记者 周洪双 李晓东)
(光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猪价年内跌幅已超20% 业界预计三季度末前后有望企稳回升
- 中央气象台:寒潮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 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制药区启用 助力放射性药物研发
- 政策红利系统加持促进消费动能持续释放
- 福暖中国|山西忻州古城:璀璨灯火下的“电力哨兵”
- 福岛核电站又出故障!关键数据传输系统宕机
- 南昌通报幼儿园教师虐待幼儿
- 恩广高速达万段一桥梁发生垮塌 致车辆坠落3人受伤
- 港澳台地区居民入黔旅游免门票至2024年底
- 三亚上半年接待过夜入境游客31.98万人次 增长2.65倍
- 游客山东海阳见证海上火箭“新年首飞”
- 从“大胆”传承到“奇巧”创新——她们见证豫剧在台湾70年发展历史
- 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项目圆墩河特大桥合龙 粤东融“湾”加速
- 我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创新高 突破15000例
-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你好!中国”——“豫园灯会美食夜”活动
- 拜谒“春节老人”落下闳
- 让知产力绽放新质生产力(3)|智能向善
- 海评面:“中国市场仍有不错的投资机会”
- 2024中欧人权研讨会举行 共促新兴权利保障
- 银川市场监管部门发布野生蘑菇食品安全消费警示
- 热门推荐
-
- 广东在甘肃实施投资合作项目438个 累计到位资金1442.95亿元
- 广西龙州不负好春光 春茶采摘加工忙
- “越来越容易打到臭臭车”,熏醒平台还不够
- 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民生领域广告监管专项行动
- 浙江江山建立民族共富联盟:集结人才助力民族村增收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又美又飒!90后南方女孩逐梦陕西农村
- 微视频|解码金砖之道
- 18国客商聚沧州 博览会上觅商机
- 广西工业城市柳州以人才筑基 加快建设现代制造城
- PFOS淘汰记:农民眼中的PFOS形象何以剧变?
- 151个上榜!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名单公布
- 创意黄皮宴 问你食过未
- 全国人大代表刘桂梅:利用好直播带岗促进就业
- 第134届广交会欧美采购商到会人数恢复性增长
- 徐步:“去风险”是某种程度的“脱钩断链”,美国应避免将合作泛安全化
- 汽车金融公司新规有哪些利好
- 巴学者:中国共产党让世界分享中国式现代化成果丨风华102载·世界观
- “小修小补”摊位为百姓生活添便利
- 什么人容易掉入网络交友陷阱 67.0%受访者直言抱有侥幸心理
- 全方位扩内需摆首位,有何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