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容易掉入网络交友陷阱 67.0%受访者直言抱有侥幸心理
什么人容易掉入网络交友陷阱
67.0%受访单身青年直言是抱有侥幸心理
近年来,网络婚恋交友平台上,诈骗、敲诈、情感欺骗等案件时有发生,网络婚恋交友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001名单身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当交友软件或婚恋网站上结识的异性找自己借钱或投资理财时,仅33.7%的受访单身青年会明确拒绝。67.0%的受访单身青年指出,抱有侥幸心理的人最容易掉入网络交友陷阱。
参与调查的单身青年中,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占36.3%,二线城市的占38.2%,三四线城市的占19.7%,城镇或县城的占4.4%,乡村的占1.4%。男性占38.5%,女性占61.5%。00后占19.3%,90后占60.3%,80后占20.4%。
当异性网友提出借钱或投资理财,仅33.7%受访单身青年会明确拒绝
00后侯琳是辽宁某大学本科生。前段时间,她身边一个朋友遭遇了交友诈骗,“她遇到一个自称某公司高管的男性,两人线下见过多次,还去过男方家。一次聊天中,男方提出需要周转资金向她借钱,并说会通过其他平台把钱转回来。她没多想就转了几万元,后来虽然收到对方的转账记录截图,但钱一直没有到账,对方解释‘银行手续多有延迟’。从那之后她再也没联系上那个男生。”
侯琳表示,对于网友,不管对方用什么理由找自己借钱,自己大概率是不会借的。但也有例外,“如果对方的基本信息、家庭情况等我都了解,或者在线下有过接触、给我印象还不错的,可能就会考虑”。
在北京初入职场的苏新喆说,自己刚上大学时交过一个网友,被对方以理财投资的名义,骗了几千元。“虽然被骗金额不多,但自那以后,我在理财问题上变得非常谨慎。天上不会掉馅饼。”而且,在与网友接触时,他也会保持一定警惕性,“我的初衷就是交朋友,不想在钱财上牵扯太多。如果对方提出要和我有金钱往来,我会直接拒绝”。
当交友软件或婚恋网站上结识的异性找你借钱或投资理财,你会答应吗?调查显示,仅33.7%的受访单身青年会明确拒绝,66.3%的受访单身青年可能会答应。
哪些情况下可能会答应?34.8%的受访单身青年坦言是当对方无微不至,自己很有好感时,31.3%的受访单身青年觉得是情况紧急或理财收益可观时,27.7%的受访单身青年表示是见过面、认为知根知底时,18.7%的受访单身青年表示是涉及资金数额不高时。
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民商法研究所主任蒋月表示,在双方了解程度有限的情况下,对方提出借款,不管是因为现金流遇到困难、一同理财经商,还是长辈生病急需用钱等,都要谨慎对待。“要理性地看问题,如果对方真的需要周转资金,应该会从周围亲友中想办法。对一个没见过面的网友提出这种诉求,是不太恰当的。”
心存侥幸更易被糖衣炮弹击中
在杭州从事法务工作的何璇琪分析,有些人恋爱经历比较少,或者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足够关爱,面对屏幕上的嘘寒问暖,往往招架不住。如果再心存侥幸,认为自己不会被骗,就容易在网络交友中被“攻陷”。
“一个人如果比较迫切地想走入一段亲密关系,就容易‘上钩’。”侯琳说,而且诈骗分子通常都做了十足准备、骗术高超。“不仅能塑造出一个事业有成的形象,还能给你无微不至的关怀,很容易让人心动。”
在哪些情况下,容易掉入网络交友的陷阱?67.0%的受访单身青年指出是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哪有那么多骗子”;58.5%的受访单身青年认为是“恋爱脑”,对方说啥都信;57.2%的受访单身青年觉得是过于天真,以为遇到真命天子/天女;43.5%的受访单身青年指出是警惕性弱,被糖衣炮弹攻陷。
74.1%受访单身青年期待公安工信等部门与平台联合,加强信息认证
苏新喆表示,对于目前市面很多网络婚恋交友平台,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他建议,高校可以为青年交友搭建平台,“比如校方开发一款面向本校学生、毕业生的交友软件。成熟之后,高校间可以形成一个更大范围的平台。这样信息的真实性更有保障。”
何璇琪希望平台把用户实名制落实到位,加强信息审核,用户只有通过身份核验后,才能在站内发言。此外她觉得,媒体的宣传工作也很重要。“一些群体可能没看到相关的宣传报道。而且在现实中,不少人在被骗之前并不觉得自己容易上当。”
蒋月也认为,媒体在网络安全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加强对网络交友诈骗行为及其他侵犯他人权益行为的报道,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家网络安全意识”。她还期待,加强对网络婚恋交友平台的监管,严惩网络交友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为想“脱单”的青年提供更多支持和保障。
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交友环境,74.1%的受访单身青年建议公安、工信等部门与平台联合,加强信息认证;61.2%的受访单身青年期待成立互联网婚恋行业自治协会,加强行业自律;56.7%的受访单身青年认为要压实平台主体责任,严格处罚违规失责情况;46.1%的受访单身青年希望鼓励专业机构和人员提供靠谱的情感咨询服务;37.5%的受访单身青年希望加大惩戒力度,提高诈骗分子的违法成本。
(包鋆丽对本文亦有贡献。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苏新喆、何璇琪、侯琳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首届中国古代小说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穗召开
- “没有任何预警,这是政府失职行为”
- 学界热评国学家楼宇烈新作《中国的智慧》 回答何谓“中国哲学”
- 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 中国“三蹦子”,凭啥让外国网友“求链接”?
- 民企凝“合力” “链”动京津冀——第八届京津冀民营经济产业对接交流会侧记
- 万人同品腊八粥 四川阆中“年味”浓郁飘香四溢
- 日本两艘货船相撞致两人失踪
- 2025年春运期间天津全市客运量预计将达1914.57万人次
- 杨孙西返乡捐建青少年活动中心 助力推广传统文化
- 首届中国—拉共体法治论坛在沪举行
- 中秋节,藏着极致的浪漫和思念
- 文化观察: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走进宋画?
- 这家老八大名酒登陆拼多多618 官旗单品多次卖断货
- 6月5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酷暑难耐 给牙套族提个醒
- 特写:悲伤比夜深——旧金山湾区民众控诉枪支暴力
- 西媒:欧盟应正视中欧依存度高的现实
- 合肥至新加坡航线开通一周年:入出境旅客持续增长
- 防偷拍有必要,也要防“多疑症”
- 热门推荐
-
- 已确定部分坠河车辆位置 陕西柞水县高速公路桥垮塌救援新进展
- 徐峥谈《逆行人生》:希望激励更多人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价值
- “95后”“守宝人”:用“匠心”演绎“化腐朽为神奇”
- (乡村行·看振兴)退伍军人返乡栽树:20年种树守林 换来青山常绿
- 国家药监局:49批次化妆品不符合规定
- 浙江警方跨省侦破假烟案 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
- 《发现中国长江之美》图片展在柏林开幕
- 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任天津音乐学院院长
- 沈帅波:理性消费时代,抖音电商如何挖掘大促潜力
- 伊朗政府:正与叙利亚就互相重开大使馆进行磋商
- 德国萨安州经济部长:进一步扩大与中国的密切合作非常重要
- (两会速递)高宗余:桥梁建设已成“中国建造”的亮丽名片
- 2024年“全国网络普法行·云南站”活动在昆明启动
- 春节餐饮 简单几招控体重
- 西兰卡普弄潮“最炫民族风” 华服之美历久弥新
- 首届广西来华留学生中国民歌大赛在广西南宁举行
- 情绪不好,食以解忧?
- 山东体育产业总规模逾3712亿元 体育消费持续增长
- 财政增量政策将如何发力?重点来了
- 九寨华美胜地“秋叶艺术节”盛大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