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步:“去风险”是某种程度的“脱钩断链”,美国应避免将合作泛安全化
中新社北京7月8日电 (记者 张蔚然 黄钰钦)针对近期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去风险”话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徐步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分析称,所谓“去风险”是某种程度的“脱钩断链”,美国等一些国家应避免将合作泛安全化。
近段时间,“去风险”的讨论在国际社会受到广泛关注。美西方政界和学界的一些人士认为,“去风险”不是“脱钩”,是旨在消除供应链方面的过度依赖,甚至提出中国的“内循环”“自力更生”也是一定程度上的“去风险”。
针对当前美欧一些人对于“去风险”话题的讨论,徐步认为,对于所谓“去风险”,要从两个层面来看。
第一,“去风险”是某种程度上的“脱钩断链”。“什么叫‘去风险’?难道跟中国做生意、购买中国的产品就是有风险吗?如果这样讲的话,中国这么多年买了西方多少产品?从波音飞机、空客飞机到西方国家诸多的设备产品,这里边也有风险,但中国采取的是市场化、包容性的做法,没有把购买或使用西方的产品上升到所谓‘风险’的角度进行泛安全化。美国却把所有的问题都安全化,把购买中国的产品‘风险化’。”徐步说。
另一方面,这位学者也指出,考虑到美西方不少学者对中国的政策有很多的不了解甚至是误解,中国各界也要同有关国家进行沟通交流,探讨如何避免合作走向泛安全化、泛风险化,真正找到使双方都能够感觉安全,通过合作带来互利共赢的办法。
徐步指出,中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恰恰是为了推动对外经济贸易合作进一步发展,以此进一步提升国内经济发展活力,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当然要继续大力开展对外合作,使经济的发展能够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实际上我同很多美国学者说过,中国国内的消费进一步提升,国内的市场更加有活力,对国际市场也会有更大的需求,意味着要购买更多国外的好产品。就目前而言,同国外的智库开展交流合作,向他们准确解答中国的大政方针是非常有必要的。”徐步说。(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进度条超80%!全国麦收面积达2.53亿亩
- 2023 IAI国际设计节年度盛典在厦门举办
- 中国快递公司掀起港股“上市潮” 背后有何“生意经”?
- 中国A股周四上涨 沪指升破3100点
- 山西万荣布局外加剂产业发展 金融助力走向国内外市场
- 谢锋会见美助理国防部长拉特纳
- 大雾黄色预警:山东河南安徽等地部分地区将有大雾
- 好医好药好服务——蓝医保2025新品亮相第七届进博会
- 广东侨乡信宜豆炸:让人难忘的百年美食
- 全球首例白犀牛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成功
- 安徽歙县:“柿柿”如意庆丰收
- (聚焦中非合作)非洲青年中国学医记
- 国家一级演员和艳丽:云南民歌在薪火相传中走向未来
- 北影节,让大众尽享光影盛宴
- 岸田文雄回应众议院补选大败:不会解散众议院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安义:科技赋能 小小菌菇撑起“致富伞”
- 2024年安徽汽车出口量位居中国第一
- “五一”假期服务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餐饮业和“菜篮子”供销两旺
- 1月17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52个点
- 人才校企“双向奔赴”!就业促进周各地将举办1.5万场校园招聘
- 热门推荐
-
- 消费者不再为了凑单过度消费 网友吐槽“6·18”、“双11”等大促套路满满
- (走进中国乡村)流行音乐与“梅花”同台 华北古村落办起世界音乐节
- 国际最新研究:欧盟农业补贴的82%或都流向高排放畜牧业
- 波音客机又出事故!空中急降 乘客撞机舱顶致50伤
- 探索高寒区丰产增收 山西一项旱作农业新技术晋冀蒙示范种植
- 无痛分娩十个认知误区
- 有车企计划调整考核为经销商减负,月度销售目标动态机制或被采纳
- 三位科学家获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智慧南繁CRO综合服务平台在海南三亚启动
- 从肩挑背扛到畅通东盟欧洲 中国边城凭祥外贸的前世今生
- 如何巩固经济向好势头?财政部称将重点从六方面持续发力
-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货物品类增至1157种
- 警方通报“网民发布涉革命先烈刘胡兰不当言论”:依法作出处罚
- 外资究竟有没有大规模撤离中国?
- 当“讨好型人格”女孩决定觉醒
- 新安江水库关闸 本次泄洪创闸门调整次数纪录
- (乡村行·看振兴)稻虾共生 江西彭泽17.2万亩小龙虾丰产增收
- “通关”中国畲族村 海外青年找到熟悉感
- 国际最新研究:建议重新考虑提升幸福感策略的有效性
- 面对台风的应急常识 每个人都应该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