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明文化论坛开幕 共探文物活化路径
7月8日,2023明文化论坛在明十三陵景区开幕。图为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明文化专项基金成立。
中新网北京7月8日电 (记者 杜燕)以“臻美大明 溢彩彰华”为主题的2023明文化论坛8日在明十三陵景区举办,共探文物活化路径。论坛上,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明文化专项基金成立,将在资助明文化有关文物保护修缮、推动学术研究开展、推进明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传播、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新时代明文化保护利用等方面发挥作用。
本届论坛由1场主论坛、5场主题论坛、1场国际学术研讨会、3场主题文物展和10项系列文化活动组成,旨在进一步发挥昌平作为北京“三条文化带”唯一交汇区的优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昌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全球明文化研究、交流和体验中心。
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明史学会名誉顾问毛佩琦和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邱跃等近10位专家学者,围绕《美学视野下的明文化》《王学和左派王学的社会价值》《<永乐大典>对当代文化建设的启示》等主题深入交流,共享明文化研究成果。
北京明十三陵和南京明孝陵双方负责人还进行了“南北对话”,围绕明代遗产保护与明文化活态传承进行探讨,共促明文化历史融合发展。
论坛上,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明文化专项基金同步成立,该专项基金将在资助明文化有关文物保护修缮、推动学术研究开展、推进明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传播、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新时代明文化保护利用等方面发挥作用。
本届明文化论坛议题在设置方面,突出考虑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内容,邀请了60位文化名人、知名学者,分别在明十三陵景区游客中心、北京服装学院、国家典籍博物馆等场地围绕文化遗产、文旅融合、数字文博、服饰美学、永乐大典等5大主题展开学术探讨交流,进一步实现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让明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文化遗产主题论坛对明代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利用进行阐述;文旅融合主题论坛通过打造《名家眼里的大明》系列主题演讲,深入挖掘明文化的新时代意义与文旅融合的新价值;数字文博主题论坛以数字文博创新为主线,阐述数字化背景下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服饰美学主题论坛深度挖掘明代服饰的历史文化内涵,阐释中国传统服饰之美;永乐大典主题论坛以《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发布为背景,共同探讨《永乐大典》这部“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5场主题论坛从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系统阐释明代优秀文化,为当代美好生活注入新元素。
主论坛上还跨界邀请“明粉”,共同探讨新时代明文化高质量发展传承的方向和路径。
论坛开幕当天,明十三陵长陵景区举办了以“日月同歌”为主题的北京古建音乐季十三陵专场音乐会,音乐会以中国传统音乐的形式诠释论坛主题“臻美大明溢彩彰华”,在十三陵的地标建筑长陵祾恩殿前演奏传统乐曲,让悦动的音律在明代古建筑前跳动,从音乐角度挖掘明文化的美学元素,以充满动态和创意的演出带领观众穿越古今时光、享受视听盛宴。
为了让游客能沉浸式体验明文化,借助2023明文化论坛,北京市昌平区打造了覆盖全年的10项系列文化活动,邀请广大市民沉浸式体验明文化,推动明文化活态传承,更大限度地发挥明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
此外,8月5日至6日中国明史学会将举办一场高水平的国际学术文化论坛;陆续推出中医药文化旅游节、“百子衣”快闪等活动,为“明粉”、用数字力量、沉浸式售卖等方式打造系列文化衍生产品,力争形成文化IP,提高明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论坛还将在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开展系列活动,主要以礼乐展演、明制服饰秀、仪式复原等形式让民众了解明文化、享受明文化、传播明文化。(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超级跑者: 翻山越岭 日夜不停
- 美菲军事合作引发菲律宾各界忧虑
- 三个小孩掉进河中,周围人用渔网打捞?公安网安查处恶意造谣案!
- 【C财经】相约第七届进博会,中外展商共话中国新机遇
- 普京:已经将承诺的第一部分核装置运抵白俄罗斯境内
- 全DNA纳米机器人可探索细胞过程
- 第七届“一带一路”创客营11月在重庆广西开展主场活动
- 南铁春运单日客流刷新历史纪录 连续多日发送旅客超百万人次
- 联合国秘书长再访乌克兰 强调黑海粮食倡议需继续延期
- 61.3%受访者一周熬夜3次以上
- 国家统计局: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
- 福建沿海铁路启动防洪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 海南首条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架设首片预制梁
- 付费才能聊天,交友还是交钱?当心交友软件陷阱!
- 【世界说】美国10岁至24岁年轻人涉枪自杀持续攀升 结束生命时平均年龄刚过20岁
- “雷暴哮喘”引发就诊高峰 呼和浩特民众呼吁解决困扰
- 1.6万人被迫离家!卡霍夫卡水电站危机持续,多方回应
- 粤剧《碉楼》时隔十多年复排 本月底启动巡演
- 中消协:22款健康功能电冰箱产品“保鲜”功能呈较大差异
- 普京延长一系列有关俄经济金融领域政策的总统令期限
- 热门推荐
-
- 600年福船制造技艺薪火相传: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根
-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系列新成果发布会举办
- 湖北襄阳汉江义务救护队:21年来累计挽救溺水者1869人
- 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治病
- 国际识局:北约还想“约”,75岁依然找不着“北”!
- 重庆密集建设超充站点 超充之城建设助推充换电赛道提速
- 辽宁公安机关打击防范经济犯罪 保障民生安全
- 法国专家:中美合作符合各方利益 反华闹剧当休矣
- 专家:重症肌无力治疗应追求短期和长期“双达标”
- 渝昆高铁大庆山隧道提前一年贯通 云南段63座隧道已贯通15座
- 超750亿元 五大上市险企“发红包”
- 德国3月工业新订单环比下降10.7%
- 大雪时节 保暖是起居养生的关键
- (新春见闻)武汉盘龙城觅“龙”迹
- “止痛药”成“毒丸” 美国青少年滥用药物引发社会关注
- 贵州成立酒类火灾处置专业队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俄农产品和化肥出口仍受阻 外媒称俄乌在顿涅茨克地区伤亡增加
- 湖北文旅为江苏游客送三重福利
- 高温蕴“凉”机
- 俄媒:普京表示已签令批准新版《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