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蕴“凉”机
“清凉商品”大卖、夜间消费红火,“清凉经济”“夜经济”热度跟随近期气温一道上升。同时,不少地方积极出台政策,助燃夏日消费市场,相关上市公司也积极布局、抢抓机遇。专家表示,人们对夏日清凉消暑的需求增加,不仅有助于激发旅游、餐饮、娱乐等传统行业的活力,还会为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催生更多新业态。
“清凉经济”增添活力
“最近特地添置了防晒面罩,选了一款版型比较好、科技凉感面料制作的,毕竟防晒做得好,防黑又防老。”在北京工作的张女士告诉记者。
手持遮阳伞、面带“脸基尼”、身穿防晒衣……这个夏天,在街头户外“全副武装”防晒几成标配,由此带来了防晒衣、防晒口罩、冰袖、遮阳伞等商品持续热销。美团平台数据显示,近一周,防晒伞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15%、防晒帽增长54%、防晒衣增长52%、冰袖增长46%。
业内人士表示,伴随着消费者防晒意识提升,以及轻量化户外活动兴起,中国防晒服装市场呈现稳健增长态势。
烈日炎炎,制冷降温类“清凉家电”销量也得到提振。“近期高温天气席卷多地,包括空调、空气循环扇等防暑降温产品在线上线下均进入销售高峰期。”北京苏宁易购环境商品运营部采销总监许陈博说,高温天不仅带动空调旺销,冷柜、冰箱等制冷家电销量也不断走高。
苏宁易购数据显示,近一个月,线下渠道空调销售同比增长超35%,空气循环扇销售同比增长超42%。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苏宁易购绿色节能空调销量同比增长98%,智能新风、健康无菌空调销量同比增长67%。
专家预计,6月至7月以“清凉家电”为代表的特色消费品销售形势良好,对重点领域商品消费增长有望形成较大贡献。
“夜经济”绽放光彩
“还没出地铁就闻到各种诱人的味道,那必然要来吃一顿小龙虾了。”夜晚的北京簋街人声鼎沸,曹女士一边排队等号一边对记者说,“夏天,就是要和朋友逛夜市、赏夜景,撸串儿、吃小龙虾、喝扎啤。”
夏日世界,“夜经济”持续升温。在北京,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亲子部落光影夜游乐园”、雁栖湖夜航、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夜游大环线”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夜间消费选择;在江苏南京,曼度年华夜市除了以“南京味道”吸引客流外,还上新了“露营+”“直播+”等多种潮流玩法……
商务部发布的《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中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购物中心每天18时至22时的消费额超过全天的一半。智研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中国夜间经济市场规模已从2018年的22.54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50.25万亿元。
面对巨大潜力和机遇,各地围绕“夜经济”做文章。北京提出,发挥“夜京城”特色消费地标、品质消费生活圈等引领带动作用,引导市场主体开发夜购、夜食、夜游等项目;优化地铁等城市交通运营时间;持续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上海表示,要突出模式创新,强化平台赋能导流,促进业态融合创新,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种草经济”等新模式。
消费新亮点持续显现
从空调、冰箱等制冷家电销售升温,到防晒衣、防晒帽等防晒产品走俏,再到夜游、夜赏、夜赛等消夏活动花样翻新,折射出人们对清凉消费多元化需求持续释放。
“人们对夏日清凉消暑的需求增加,为相关产业带来商机和发展空间。不仅有助于激发旅游、餐饮、娱乐等传统行业的活力,还会为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催生更多新业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谭小芬说。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上市公司抓住酷暑天气对清凉产品的需求,大力布局“夏日经济”。
欢乐家在最新披露的投资者关系记录表中提到,公司积极布局椰鲨椰子水系列产品,加大品牌推广力度,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协同发展。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苏剑表示,相关企业积极开拓消夏新业态和新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希望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维护好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为“夏日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新华社)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海强化区域联防联控 建东南片区消除疟疾联防联控协作机制
- 辛选集团内蒙古鲜食玉米项目正式开工 将全面助力科右中旗发展“三农三牧”产业
- 爱上中国只需一次说走就走的China Travel
- 促“寸土”生“寸金” 上海推动工业发展空间“立体增长”
- 诺华公司首席执行官万思瀚:提高患者对创新疗法的可及性
- 吉林市力推“吉菜”香飘海外
- 北苑贡茶主题交流活动在福州举行
- 亮相!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节目和技术创新亮点
- 阿根廷今年已确诊超53万例登革热病例
- 上海14家单位发起倡议 支持大龄自闭症群体融合就业
- 美媒:美国犯罪危机远未缓解,暴力事件继续影响民众日常生活
- 第二届两岸春天报导文艺营长春开营 台胞关注乡村振兴
- 暴力事件频发纽约地铁一晚三起袭击 令美国民众不安
- (乡村行·看振兴)美学赋能乡村振兴 这座“煤矿村”蝶变“美学村”
- 74件/组康雍乾精品官窑瓷器在辽博展出
- 泰国征收入境费 旅游市场波澜不惊
- 【新春走基层】产业一线竞技忙
- 平安献唱扬州“运河十二景”主题曲《一梦星河》
- 平价雪糕成今夏主流
- 2024宝可梦北京大师赛落幕 超2万名训练家到场
- 热门推荐
-
- 火车上伸“咸猪手” 他被抓后自扇耳光
- 多国驻华大使及外籍人士西藏林芝行:体验当地民俗风情
- 浙江宁海:两岸民众相约乡村文化大舞台
- 客商借道广西防城港“出海”掘金 拓展东盟市场商机
- 抖音电商年销农特产47.3亿单 货架场景带动销量增长137%
- 2024中国动植物考古学大会在郑州举办
- 铁路上海站端午小长假预计发送旅客超220万人次
- 河北鸡泽发现一通明代“新建泰山行宫碑记” 距今已有414年历史
- 北京力争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15%以上
- 俄罗斯莫斯科州一工厂发生爆炸 已致1人死80人伤
- 聚焦木材科学与生态保护 中国科技馆举办“美丽中国”主题科普活动
- 汕尾海事部门累计保障新能源汽车出运超5万辆
- 劳荣枝被执行死刑
- 山西阳泉举办首届刘慈欣故乡科幻文化周
- “减持”俄罗斯“加码”西方 土耳其在盘算什么
- 外媒:墨西哥南部犯罪集团火拼 已致16人死亡
- 韩国首尔一车辆冲入汉堡店致6人死伤
- 云南保山:“咖啡第一村”奏响咖旅融合新乐章
- 北京12项市级疏堵工程完工并投用 改善交通出行环境
- 当“银发知播”遇上AI 科技的温度再次具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