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DNA纳米机器人可探索细胞过程
科技日报讯 (实习记者张佳欣)用DNA建造一个微型机器人,并用它来研究肉眼看不见的细胞过程——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蒙彼利埃大学的科学家们认真研究的主题。这种高度创新的“纳米机器人”能够更密切地研究在微观水平上施加的机械力,这对许多生物和病理过程至关重要,代表了一项重大的技术进步。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上。
人体细胞受到微观尺度上施加的机械力的影响,触发了许多细胞过程所必需的生物信号,这些细胞过程涉及人体的正常功能或疾病的发展。例如,触觉感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特定细胞感受器施加机械力。除了触摸,这些对机械力敏感的感受器(称为“机械感受器”)能够调节其他关键的生物过程,如血管收缩、痛觉、呼吸,甚至检测耳朵中的声波等。
这种细胞机械敏感性的功能障碍与癌症等许多疾病有关。癌细胞通过探测并不断适应其微环境的机械特性在体内迁移。机械感受器可检测到特定的力,将信息传递给细胞骨架。
目前,科学家们对这些涉及细胞机械敏感性的分子机制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已有的几种技术可用于施加受控力量并研究这些机制,但存在局限性。
为了找到替代方案,Inserm研究员加埃坦·贝尔特领导的研究小组决定使用DNA折叠方法,即用DNA分子作为构建材料,以预定义的形式自组装3D纳米结构。
研究人员设计了由3种DNA折叠结构组成的纳米机器人,其大小与人类细胞的尺寸相兼容,首次使施加和控制分辨率为1皮牛顿(即1牛顿的万亿分之一)的力成为可能。这是人类制造的、基于DNA的自组装物体第一次能够如此准确地施力。
该团队首先将机器人与一种识别机械感受器的分子连接起来。这使机器人有可能指向人体的一些细胞,并专门向定位在细胞表面的定向机械感受器施加力以激活它们。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工具对于基础研究非常有价值,因为它可用来更好地了解细胞机械敏感性的分子机制,并发现对机械力敏感的新的细胞受体。有了纳米机器人,科学家们还能够更精确地研究在施力的什么时刻,生物和病理过程的关键信号通路在细胞水平上被激活。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山东发展特色农作物种植 “蔬”写乡村绿色致富路
- 新疆推动南部地区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
-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利好360等厂商
- 大范围雨雪天气即将“到货”!这些地方有暴雪
- 泰暂不考虑对中国游客减免签证费
- 名家云集好戏连台 广州粤剧院举行成立70周年晚会
- 【中国那些事儿】柬埔寨学者: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助力发展中国家共享繁荣
- 西藏里孜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牵手辖区师生共度“边关六一”
- 吴光辉: C919大型客机受欢迎 近期平均客座率达86%
- 国家发改委: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需求将持续走高
- 长三角地区海铁联运量显著增长
- 2025全国网上年货节将于1月7日启动
- 今晚8点开幕!剧透在这里→
- 时隔17年后 法国牛肉重返中国人餐桌
- 在发展中保护 在保护中发展(来自新时代改革开放一线 现场评论)
- 吉林新雪季“宠客”有道 新科技助力趣味滑雪
- 第三届巴黎中法论坛举办
-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移泊母港 中国邮轮产业翻开崭新一页
- 俄外长谈新版外交政策构想:结束美西方霸权
- 中国援柬警用物资交接仪式在金边举行
- 热门推荐
-
- 武铁将实行新列车运行图 京广高铁全线高标运营
- 湖北“英子姐姐”助五千余困难学生圆求学梦
- 中欧(亚)接续班列“盐城号”开行 首发班列发货366吨
- 针灸、治疗性推拿纳入医保支付
- 江南古镇振兴传统酱制品产业 为飘香世界打开“新窗”
- 【好评中国·追光青年】微视频 | “多面书记”的致富经
- 大型中法美食文化交流节目《巅峰食刻——中法厨王竞技》推出
- 中国推动“新三样”产业利用世贸规则应对技贸壁垒
- 白杨树下的奥运故事分享会:追光的人,终究光芒万丈
- 秋天失眠、嗜睡 应注意肠胃保健
- 教你迅速识破“黑客”改号、AI“换脸”等骗局
- “猎狐”十年 上海警方累计追回境外逃犯近千人
- 黑龙江:“处暑”来临暑去秋来 最低温11℃
- 社工报考热持续升温 持证社工成了“香饽饽”
- 脑机接口正“接入”现实 伦理和法律问题不容忽视
- (寻味中华|饮食)湖北钟祥蟠龙菜:500年传承“飘香”百姓家
- 钟声:霸权霸道霸凌行径破坏和平、侵犯人权
- 2024年“马季杯”全国大学生相声展演亮相天津广东会馆
- 中国演员赵涛获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特别贡献奖
- “小米汽车现象”改写汽车营销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