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塔文化周启动 推动中尼两国民众文化交流
中新网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 徐婧) “2023北京白塔文化周”系列活动10日在北京白塔寺启动。本次活动将持续至6月16日,通过开幕式、专题展览、文化讲座等六个板块共十余项主题特色活动,多角度呈现中尼两国丰富优秀的文化资源,共享两国历史文化交流和遗产保护成果。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办,首都博物馆、北京市白塔寺管理处承办。活动以“保护文化遗产 促进文明互鉴”为主题,通过挖掘展示白塔寺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发挥白塔寺与阿尼哥在中尼两国友好往来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旨在全方位、多层次展现白塔寺承载的文化意义。
妙应寺(又称白塔寺)白塔始建于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由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历经八年设计建造而成,是元大都最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是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中尼友好交往历史中最典型的文化符号和实物印记,白塔见证了中华民族融合发展、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中尼两国友好交往的悠久历史,也承载着展示古都风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为全方位、多层次展现白塔这一文化遗产承载的厚重历史价值和独特文化意义,去年北京举办了首届白塔文化周系列活动。今年是北京建都870周年,也是白塔落成第62轮生肖纪念。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第二届北京白塔文化周通过一系列具有中尼两国文化特色的活动,增进两国民众对彼此历史文化的了解,推动两国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交流事业发展。
本届白塔文化周将持续至6月16日,由开幕式、专题展览、文化讲座、公众活动、文化市集、闭幕式六个板块组成,设计了十余项丰富多彩的主题特色活动,多角度呈现中尼两国丰富优秀的文化资源,共享中尼两国历史文化交流和遗产保护成果,促进中尼两国民众的文明互鉴。
活动期间,白塔寺推出了三大专题展览。其中,“塔影东来——中国藏式佛塔源流展”以中国元朝时期由尼泊尔工匠从西藏传入,逐步传播至汉地的藏式佛塔为主要展示内容,通过对现存的藏式佛塔的建筑形制、历史沿革和文化背景的梳理,使观众了解尼泊尔佛塔艺术对中国西藏地区和汉地佛塔建筑的影响。
“吉祥妙塔 宝藏重光——妙应寺白塔塔藏文物展”精选首都博物馆馆藏妙应寺白塔塔藏文物,解读白塔修缮的历史背景及原因,展现白塔作为中华民族团结融合、多元一体象征的历史印证。
“映像白塔——历史镜头中的妙应寺”依托白塔寺馆藏照片资料及2022年北京白塔文化周“我与白塔”活动向社会公开征集的白塔和妙应寺老照片,向观众呈现白塔寺从清末民国至今的历史风貌和文物保护利用成果。
此外,白塔寺还将举办“妙应白塔·妙笔生花”画白塔活动、“开卷有益·手作白塔”制作衍纸立体白塔活动、“与泥相遇·彩塑白塔”制作手工泥塑冰箱贴活动等五项公众活动,并通过尼泊尔文化展示区和北京三山五园文化展示区,为游客呈现尼泊尔加都、帕坦、巴德冈三座城市的遗产古迹和北京三山五园的历史风貌。(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5月中国电商物流指数升至2022年以来新高 供需均保持稳定增长
- 着墨数字赋能 浙江细绘未来乡村“共富图”
- “花瓣支付”来了!华为要和支付宝微信抢市场?
- 变电站建在居民区会危害身体健康吗?
- 第三十五届金鸡奖报名开启 截止日期为8月10日
- 沙特、叙利亚决定恢复双方外交使团工作
- 我国网文作家超过2200万
- 提升国际航运中心核心竞争力
- 深化与东盟合作 上半年广西进出口同比增长12%
- 广西武鸣沃柑开市 出口东盟多国
- 拉萨市搭建银政企沟通对接平台 达成贷款意向项目73个
- 36人遇难!京都动画纵火案首次开庭 被告承认纵火杀人
- 日媒:日本福岛核污水第四次排海将于28日开始
- 百亩废弃矿坑 蝶变成“景观公园”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降息需谨慎 今年降息“可能合适”
- 我国加快生产设备更新换代 释放巨大市场空间
- 安徽:罕见“双绒三羊”三胞胎顺利降生
- 获评国家“一级” 太原市晋祠博物馆的“升级之路”
- 不把学生“捆绑”在成绩上 北大生命科学学院进行绩点试点改革
- 8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449元 上调11个基点
- 热门推荐
-
- 俄国防部:俄军一夜内击落乌军50架无人机
- 加快推动全球农业粮食体系转型
- 文明新风润人心
- 通胀放缓 菲律宾央行年内二度降息
- 中国代表再次严厉敦促日本不得擅自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京津冀等地将有大到暴雨
- 5月防汛形势如何?国家气候中心回应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如何提升能级 专家建言扩大制度型开放
- 白酒价格“跳水”背后
- 专家学者福州共话数创未来“她力量”
- 1—5月份物流运行数据公布: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9%
- 北美票房:《黑亚当》力夺北美周末票房三连冠
- 特写:母亲节里“走不开”的母亲
-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苏州核雕的记忆与技艺
- 央行: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2万亿元 同比多增162亿元
- 韩美启动“自由护盾”大规模联演 持续进行11天
- 香港天籁敦煌乐团“万籁有声”音乐会在北京首演
- 山东建立“法院+协会”常态化诉调对接机制 2023年成功调解道交涉保纠纷6500余件
- 荠菜、香椿、春笋大量上市 “春天第一口鲜味”便宜了
- 农业银行落地首批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债券回购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