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远行、去东方、去壮游——重走山阴故水道
去远行、去东方、去壮游——
重走山阴故水道(遗产小道·国家文化公园)
本报记者 齐 欣
日前,本报记者对浙东运河、“浙东唐诗之路”的保护和融合进展进行了调研体验。
2008年,浙东运河成为正在申遗的“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了大运河漕运功能体系,成为东亚大陆上历史悠久的陆路与海上交往的关键性实证。近年来,“浙东唐诗之路”也叠加到浙东运河上,同样形象地描述了运河遗产地精神,更赋予这段线路以鲜明的“东方”色彩。
成为文化遗产
今日的航道已远离了史迹。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大运河遗产小道”延伸到钱塘江北岸龙山闸。那时,标号为“330100-A079”的大运河遗产区界桩孤零零地立在车辆呼啸而过的路边,毫不起眼;而现在,这一带已建起大片的公园,逐渐与六和塔和钱塘江大桥景区连接起来。京杭大运河的南端终点,也就成为了这里众多“网红”景点中的一个小众、专业打卡点。
跨过钱塘江,南岸就进入到文化遗产意义上的浙东运河范围。南、北一起看,钱塘江连接了南北漕运,也使遥远内陆通江达海。浙东运河一开始并不在关注申遗的公众视野中,被纳入到“大运河”提名地的时间较迟,甚至晚于几乎都淹埋于泥沙之下的“隋唐大运河”。2006年迎春花开的季节,我到了杭州,和当地“运河综保委”的同志一起去浙江大学邀请著名的历史地理学者陈桥驿老先生,加入将在5月举行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这次规模宏大、深入现场、打开眼界的调研活动,也是围绕着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进行的一次专家大汇聚和思想大交流。那时老先生已83岁,考察京杭大运河期间,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逢人便反复提及“浙东运河”,发言的题目即为《南北大运河》。现在,我一到绍兴或宁波,就不禁回忆、感慨一番当年陈桥驿等专家学者如何推讲“浙东运河”;每近绍兴的仓桥直街,就会拐进去看一眼为纪念他建立的史料陈列馆。
2008年11月,浙东运河成为正在申遗的“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漕运工程体系,也从更大空间范围内,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连接起来。这时的浙东运河,不仅是古代中外物质交流的运道,也代表着文明交流的重要线路。
至此,全社会对浙东运河的认知,就完成了第一次提升与转变。
叠加的意境
中国学者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浙东唐诗之路”的概念。在大运河申遗、成为世界遗产前后,“浙东运河”与“浙东唐诗之路”仍是相互关联但并行发展的两个领域。运河成为诗路重要载体,提供体验路径;历史积淀的文学成就与人文精神,则为运河增添价值支撑。在此期间,世界遗产中的“文化线路”理念开始活跃发展起来。2008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十六届大会上通过了《关于文化线路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宪章》,也促使世界各地的人们关注文化线路对当代社会带来的影响。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逐渐铺开,浙江意识到了“诗路”显现的独特与良机。2019年10月1日,《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印发。于是,同样是文化线路、同样的地理走向和交叠发展历程,大运河文化遗产与“浙东唐诗之路”中的主线、支线就有相当长的一段,重合叠加在一起。
应该如何理解这种“叠加”?从当代与历史并存的景观中,选取哪些辨识先人的意境?
“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这是东晋时的书法家王献之对浙东风貌的评价。至今我在沿岸遇到的许多人,还能把这段文字挂在嘴边。但紧接着,王献之还补上一句:“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我很好奇:这里的秋冬景观有何不同?于是就刻意等候。2022年11月,我再次来到绍兴,重走了浙东运河中的山阴故水道。
当年第一次启程去看浙东运河前,陈桥驿老先生撕下手边的一片纸,写了一张“路条”,让我去找绍兴市水利局的邱志荣。他专攻水利史尤以关注山会平原和禹迹文化见长,当时正在埋头撰写大部头的《浙东运河史》。从那时起,我了解浙东运河的前世今生,总是习惯多多依赖邱志荣提供的研究成果并一起进行实地勘察。
邱志荣带着我从水路出发。沿大运河遗产河道从绍兴西环城河经迎恩门出城东的都泗门,开始进入历史上的山阴故水道。这条河道始于春秋,是最早修建的浙东运河人工水道,也成为领略浙东运河与“浙东唐诗之路”意境叠加的可信、可行路段。
浙东运河屡被赞为“古代科技宝库”。从文化遗产的视角去体验,人们会关注前人在河道选址上的智慧、过船技术的成就以及在应对水患、蓄放或平衡水量等水利措施上的奇妙方法。山阴故水道穿过箬篑山北麓,紧贴东湖石宕遗址。山会平原历史上营建聚落、交通运输乃至兴建海塘和园林,无不带有“石”的印记。在浙东运河边行走,可以随时看到条石砌就的纤道、石桥;石板路上,也能遇到规模不一的石亭驿站,石柱上多刻有描述远行、耕读的楹联。采石形成石宕,人工雕凿形成陡壁深潭,独特的景观已存留上千年。“绍兴石宕是古运河一部分。”邱志荣也是绍兴鉴湖研究会会长。他认为在运河边采石早在越国时期就已出现。所以石宕景观和石文化贯穿于两晋、唐宋的诗路最繁盛时期。文化遗产规划专家考证后认为:绍兴城内外仍遍布留存的古石桥。不仅工艺达到了当时的技术高峰,而且类型多样,普遍具有“环境布局美、结构装饰美和桥楹诗文美”特征,成为越文化和东方特有文化景致的重要组成。
绍兴境内的许多运河已失去原有功能。我在山阴故水道上难得遇到船只过往,处处可见午后垂钓的渔翁和忙于在水田中采摘的农人。船儿驶过,涌浪划破静寂的水面,惊起群群水鸟,涟漪一直延入远远的湖荡。越向东走,见到的圩田和纤道旧迹就越多。现在的两岸,生态湿地得到重点保护并开发为公园。和石宕一样,那些江南水乡的生态环境和具有山会平原地域特点的传统农业景观,自古就有并持续演化至今。
与体验运河文化遗产的遗存、水工科技成就有所不同,“浙东唐诗之路”更需要展现人在自然山光水色中的行为方式和心路历程。在山阴故水道上行舟,湖水、群山、山水相映的田园景色,都是诗路的构成要素和阐释情境。秋冬时如逢夕阳西下时分,就有助于理解古人“尤难为怀”的心念——冬日的晴空比雨季清朗通透。从清晨开始,水雾就会呈现更丰富的层次,光影效果常在瞬息间变幻塑造着山林的模样。待到夕阳金色的光芒映照着起伏层叠的山峦时,鸟儿开始归巢,鸟鸣在旷野和竹林中形成远近啾啾婉转的交响。浙东自古就以富庶与山水名噪天下。即便不是文人墨客,人们穿行在富饶的田原上和大自然怀抱中,感受连绵不绝、交相辉映的景观时,俯仰天地、感悟人生的心境油然而生。这种人文精神代代积淀,又促进了中国山水诗、中国书法艺术、佛教与道教文化以及士族文化和大禹史迹传说都在浙东得以酝酿和兴盛。
当代人如何想
“浙东唐诗之路”从钱塘江南岸经绍兴城区抵达曹娥江的水路路线,几乎都可纳入大运河文化遗产地的范畴。在曹娥江边,山阴故水道告一段落,“浙东唐诗之路”主线拐了个弯,向南进入东山地带。
东山位于绍兴市上虞区上浦镇。周边的青瓷和水磨年糕都很有名。我到那里时,气温低,原料足,上虞年糕进入传统的生产季节。据说当地人专用“泥鳅粳米”,还要取水质清亮的皂李湖、洪山湖水,常引得浙东运河的体验者也会拐个弯,慕名前来。
但与青瓷不同,“年糕”历史远不能前溯千年,所以并未在我列出的运河与诗路叠加体验要素清单中出现。浙东历史上,东山遍布东晋时谢安、王羲之、谢灵运等文人雅居足迹;后人又在诗路上来来往往,这里也成为诗路上一处重要驿站。东山位于自运河沿岸丰富的人文景观过渡到自然山水风貌的结合部,山林山水秀丽静谧,田野生态悠闲旖旎,呈现出更近诗意也更贴近“东方”的审美特色——吸引我的,是当代人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和具有的人文情怀。
邱志荣引我去见了杨言荣。他说着典型的浙东普通话,嗓门大,待人热情、真诚,体力充沛,丝毫看不出已经75岁了。
“我就是一个上虞人,很普通的本地人。”我一让他评价他自己,他就总是重复这句话。
杨言荣18岁开始创业。这确实符合浙东人的特点。他2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创立的春晖集团是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
“产品水平有多高?”
“‘神舟’飞船上,有我们自行研发的元件。”他谈及自己的企业时,话不多,但很自豪。
那天聊了许久。我们彼此谈到了自己经历的人生;但反复切磋的,还是杨言荣提出的“担当精神”。
“托迹山水得真趣,放怀天外极大观”。谢安祠前留下这样的一副楹联。“每当自己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常来东山走一走,到谢安墓前看一看。”东山的人文历史深深影响了杨言荣:“在好的时候韬光养晦,在国家和民族需要的时候那就一定挺身而出——东山文化的核心就是担当精神。这和现代企业经营都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杨言荣说:“我们浙江的民营企业家,都有这样的担当精神。”
70岁从企业卸任后,杨言荣最终还是未曾“远离”浙东山水和东山文化。他在东山谋划文旅产业布局,致力于再现谢灵运笔下的诗意家园,希望能够创立一个具有东方美学、体现东方待客之道和传统地方文化的国际化度假品牌。
东山只是浙东运河遗产区、“浙东唐诗之路”沿线的一个小节点,但又是全线当代人文精神和进取态度的缩影。《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中就尤其鼓励:“要继承弘扬历代先哲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因势利导、敬业治水,博学多识、精研深究,兼容并蓄、经世致用,忧国忧民、为民请命等宝贵精神文化遗产。”以此提升公众文化认知水平,塑造时代人文品格。
“感谢东山的见面,这是一段我非常难忘的畅快时光。”踏上归途时,我依然沉浸于浙东唐诗之路上的这次交流中,随手给杨言荣发了条微信。
“非常开心,我无保留地向你说了我的心里话,就是把家乡文化传出去。”杨言荣这样回复说。
“今天我们的畅叙,让我感觉到梦想能够实现”。他的后一条微信显得信心十足。
去远行、去东方、去壮游
将大运河与“浙东唐诗之路”叠加在一起,将文化遗产和诗路体验的要素和目标结合在一起,将古人的意境情怀与当代的人文传承并列在一起,“新”在哪里?
在当年中国提交的“大运河”申遗文本中,对于OUV价值第(i)项是这样描述的:“中国大运河以其世所罕见的时间与空间尺度,证明了人类的智慧、决心与勇气。”大运河天生就是去远方、去感受不同文明智慧的平台。“浙东唐诗之路”叠加之后,产生了“1+1>2”的机会,不仅凸显了壮游的行为模式,强化了研学、远行者心中陶冶、追崇的家国情怀、理想尊严以及看待人与自然的精神境界,也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审美经验,为自然景观不断增添新的人文价值,从而为世界各地的壮游者展现了独特、鲜明的“东方”。
2019年9月,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绍兴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其中规定了一项有指导意义的原则:除大运河遗产外,沿线具有保护价值的运河聚落遗产、运河水利工程与航运设施遗产、文物遗存以及运河生态与景观环境等大运河其他遗产要素,也可依照本条例予以保护。
“去远行、去东方、去壮游”期待包含的体验要素则更宽、更广:不仅有文化景观和自然风貌,也含括了诗词、书法绘画、戏曲音乐、中医药、陶瓷与茶叶、丝绸与服饰甚至当地的水与酒——这带来景观层级和格局的变化,在我们日常熟悉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中,增添了新的“文态空间”。实现这些目标,意味着我们从重视遗产价值提取过渡到关注价值的阐释,关注阐释的视野、方法与效果。这也意味着,全社会对浙东运河的认知,正在经历一次新的提升与转变。
链 接
浙东运河杭州萧山-绍兴段
世界遗产概念下的“浙东运河杭州萧山-绍兴段”包括如今的西兴运河、绍兴城内运河、绍兴护城河、山阴故水道等河段,西起杭州西兴的钱塘江边,东至上虞县东关镇娥江边,全长约90千米。(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大唐狄公案》定档2月6日,优酷COO吴倩:让世界领略中国历史文化风采
- 释放服务零售巨大增长潜力
- 北京朝阳法院发布涉外知识产权民事司法保护白皮书
- 第三届吴印咸摄影艺术双年展暨全国“乡村振兴”主题摄影大展开幕
- 流星雨妆点七月夜幕 “七仙女”伴“嫦娥”亮相
- 中央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活动在肃宁、黄骅举办
- 广清城际北延线北江特大桥连续梁合龙
- 黎巴嫩政府跨部门代表团访问叙利亚
- 新漫评:毒品杀死了费城的生机,美国的伤口在溃烂
- (“一带一路”10周年)专访王义桅:“一带一路”倡议点亮一盏灯,让人们看到西方之外的世界
- 瑞士航空公司一架客机机舱冒烟迫降奥地利
- 中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加快发展 科技赋能银发经济
- 男子因琐事积怨致五人死亡案二审宣判 被告人被判死刑
- 破10亿!
- 中新健康 | 毒性是砒霜数十倍,不要忽视霉菌对身体的危害
- (新春走基层)广西龙胜四代同堂五个民族之家的别样年味
- 访莫高观千佛 海外“中国通”亲历敦煌文化
- 假日里的“唐潮”:“Z世代”汉服妆造师点染长安之韵
- 用典型案例树牢崇尚英烈的“法治风向标”
- 广州珠江再添纯电动游船 将推出春节烟花主题航班
- 热门推荐
-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 晋鲁陆海联动共享“一带一路”发展新机遇
- 危地马拉当选总统因国会争议推迟任职
- 湖南东安涌现电商新模式 传统产业兴起消费新业态
- 小卡片广告屡禁不绝 城市“牛皮癣”套路深如何治?
- “六边形”立体交通枢纽综合体——苏州南站建设“加”速度
- 俄企赴陕寻新机:中俄农产品经贸合作对接会西安举办
- 一图看懂居家隔离人员防控要求
- 广州:地铁公交有序恢复运营
- 贵州普安县龙吟镇山火明火已扑灭 森林火险等级达4至5级
- 走进区域看发展|重庆大足:让石刻“说话” 让雕客“生根”
- 上海改革创新汇聚国际仲裁资源 亚太仲裁中心建设提档升级
- (乡村行· 看振兴)湖南东安油茶产业让村民家门口增收
-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主站房西区主体结构封顶
- 上海生态环保艺术节开幕 呈现生态艺术与可持续时尚
- 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再次跌破10米低枯水位
- 门把手水龙头得勤消毒
-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丁娜仁花:用赤诚和热爱托起学生的航空梦
- 第十九届世界漫画大会开幕100天倒计时仪式举行
- 杭州出台举措回应涉外司法需求 助数字自贸区“商通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