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风吹半夏》研讨会举办 以个体奋斗彰显时代精神
电视剧《风吹半夏》研讨会举办 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北京2月11日电 (记者 高凯)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电视剧《风吹半夏》研讨会日前在京举办。
此次研讨会旨在回顾总结该剧创作播出的历程和经验,为持续推动中国电视剧创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与会嘉宾现场深入探讨了《风吹半夏》的思想主题立意、人物形象塑造、艺术风格呈现,及其对时代精神的开掘。
《风吹半夏》由爱奇艺出品并全网独播,上象娱乐联合出品,二十四格承制,是爱奇艺奇爱工作室打造的现实题材作品,讲述了“钢三角”许半夏、童骁骑、陈宇宙白手起家,与一众企业家一起乘着时代的东风,在改革开放初期奋斗中打拼出一片天地的故事。该剧自播出以来收获高收视、高口碑、高话题,爱奇艺内容热度值破万,并在多个第三方数据榜单中持续蝉联第一。
《风吹半夏》的故事时间从20世纪90年代延伸到21世纪初,对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做出全景式的展现。该剧创业细节真实细致、人物塑造生动立体、情感关系细腻动人,其对年代质感的还原打造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上海市广播电视局电视剧处处长刘祎呐在研讨会上表示,《风吹半夏》是一部致敬改革开放的沪产电视剧精品力作,实现了人物设计、创作主旨和价值视角三方面的守正创新,令传统的创业奋斗故事有了新的味道和层次。其成功的背后是上海持续打造“剧作创制最优生态”的不懈努力。
该剧总监制、爱奇艺首席内容官兼专业内容业务群(PCG)总裁王晓晖解读了该剧在内容创作上的“四个致敬”,他表示,这部剧致敬改革开放,为观众展开一幅瑰丽的时代画卷;致敬创业者并兼顾致敬民营经济与草根百姓,讲好了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中国式“闯者”故事;致敬中国式合伙人,不仅体现出现代的合作精神、契约精神,还承载着传统文化中重情重义的价值观;致敬经典叙事,经典结构、时代共情、全新视听都在这部剧中得以出色呈现。
《风吹半夏》联合出品人蔡剑、总制片人高金玺、导演傅东育依次介绍了该剧的创作历程。蔡剑认为,《风吹半夏》体现了鲜明的时代价值观和难得一见的女性精神力量,展现出出品方围绕小人物、正能量、大时代、新视角等方面深耕现实主义剧集创作的决心。高金玺表示,从翻阅海量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相关的历史、政策,到实地勘景、实景改造等,主创以诚挚的创作态度和精湛的制作水准打造礼赞时代、讴歌人民的精品力作。傅东育表示,《风吹半夏》在拍摄过程中克服了种种困难,坚持艺术品质不妥协,对各个环节高标准、严要求,品质精良的作品才能打动观众。
《风吹半夏》中赵垒的扮演者李光洁、裘毕正的扮演者冯嘉怡也分享了自己在拍摄中的体会。李光洁感受最深的两个字是“细节”,大量鲜活可信、极具质感的细节成就了《风吹半夏》的现实主义美学气质。冯嘉怡表示,一部剧能够引发演员、观众戏里戏外的深入思考,本身就是其艺术魅力、艺术价值的体现。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一川认为,该剧以镜像方式塑造了一群鲜活动人的商战人物形象,许半夏的性格中洋溢着争胜、仁义、容让、务实、善思、勇于改过等多方面特质,是典型的当代儒商人格,带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鲜明特点。
《风吹半夏》的故事从改革开放讲到中国“入世”,剧中人物的拼搏奋斗历程,始终与时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同频共振,该剧被认为扎实描摹出了个体心路,映射出时代发展的矫健步伐。
《风吹半夏》总制片人戴莹表示,主创团队希望打造一部具有时代情绪的、塑造人物群像的励志大剧,并对年代剧的创作视角、模式进行创新,让观众既能在瞬息万变的商战中一窥人性的真实复杂,也能在社会的发展变化中感受可贵的情感,将拼搏奋进的时代精神传递下去,给当下年轻人带来一些启迪和思索。
该剧文学策划梁振华分享了创作过程中的三点心得:一是关于人和时代,《风吹半夏》截取大时代中的一朵小浪花,献给那个令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的时代和永不回头的青春;第二是关于影像书写和文学的关系,《风吹半夏》充满文学气息和诗意,具有独特的美学特质;第三是一个“美丽的意外”,现实主义审美格调、叙事技巧和严谨、创新的创作态度,让一个看起来并不太具备“网感”的故事受到广泛欢迎,这证明了现实主义的永恒魅力。
除了现实题材创作的经验技巧,个体奋斗与时代旋律交相辉映同样是探讨《风吹半夏》艺术特质时绕不开的关键词。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刘淑欣认为,在许半夏们追求幸福的故事中,包含着个人选择,责任担当,呈现了现代商业特定阶段的真实历程,也包含着对现代商业文明逐步建构的歌颂和呼唤。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编辑部主任李跃森认为,《风吹半夏》用民营企业家的发展壮大,表现改革开放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准确把握了发展的主流和趋势,同时认识到其复杂性。其时代性、专业性显示出了强烈的历史意识和厚重感。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表示,《风吹半夏》完成了对一个时代的整体性呈现,兼具讴歌和致敬、回顾和反思、留恋和遗憾。该剧满怀对义利观的观照,写出中国人在义利之间的抉择和态度。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网络视听司、上海市广播电视局、上海市影视行业协会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制作和播出机构以及主创代表30余人出席会议。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主持研讨会并总结发言。(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重庆发布纳税信用提升计划 A级纳税人享19项“福利”
- 贵州水利“一号工程”夹岩工程王家坝隧洞全线完工
- 广西高校师生创作中国画百米长卷《八桂壮美锦绣图》
- 广西崇左破获特大毒品运输案 抓获1人缴毒约0.7公斤
- 管住AI“魔改”视频,让“科技向善”落地有声
- 雅典科学院士Konstantinos Bourazelis:良渚火焰让我想起普罗米修斯盗火
- 百岁杨苡: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
- 六盘山下“红绿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 国家气象中心:预计4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过程主要有三次
- 【春运进行时】春运过半——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3亿人次
- 外媒:哈马斯证实其4名军事指挥官死亡
- 死亡率高达20%-40%,脓毒症是种什么“病”?
- 编剧陈宇揭秘《满江红》:张艺谋对创作没限制 下部戏已在构思中
- 缓解AI时代“算力饥渴” 业界聚焦算力网建设
- 南京江宁:元宇宙赋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 中国-上合基地成立十周年 为上合成员国培养各类人才逾2700名
- 尹锡悦提名韩国宪法法院院长人选,能否获通过未知
- 中国政府决定向土耳其和叙利亚提供紧急援助
-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开幕 全球幻迷“共生纪元”
- 世界文成人归乡:亮点是发展 续写高质量看“新生代”
- 热门推荐
-
- 湖畔实验室3项重要成果亮相2023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
- 别熬夜,补觉或锻炼都补不回来
- 江苏医疗支援帮扶青海:补医疗卫生短板,精准实施公益项目
- 第八届中德汽车大会在慕尼黑举办
- 《我的桃花源》第三季年度盛典 歌手平安讲述长城文化
- 第十三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在京举办
- 2024人工智能十大前沿技术趋势在北京发布
- 四川猕猴桃缘何吸引国际农业专家千里迢迢入川“取经”?
- 中老、中越铁路国际冷链货运班列双向首发
- 聚焦高质量发展 | 透过五个战略,世界看到怎样的徐工?
- 卫星“出厂即发射” 海南卫星超级工厂封顶在即
- 中国机床工具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平稳恢复 出口额同比增长1.9%
- 2024年服贸会主题论坛展现前沿趋势 促进开放合作
- (新春走基层)福建泉州时隔20年重启民俗踩街 线下参与人数逾30万
- 国家统计局:预计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会温和上涨
- “徽”动科技之翼 合肥跑出科创“黑马”速度
- 中国北方小城山西应县的“陶瓷经”
- 摸清“家底”!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完成清库 主要门类共计26937件文物
- 文学能为孩子带来什么?曹文轩、秦文君这么说
- 全国铁路迎来学生返校高峰期 预计发送旅客65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