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浪地球》到《流浪地球2》 青岛影视基地日渐成熟
目前,《流浪地球2》正在全国热映,并同步在北美地区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上百家影院上映,这部科幻影片展现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制作水平。时间回溯到2019年,《流浪地球》的上映,让其制作生产基地青岛东方影都进入大众视野,受到海内外的关注。
自2018年营业以来,青岛东方影都始终以“打造科技影都,助力文化强国”为愿景,以“引领电影工业,讲好中国故事”为使命,一路迭代升级,不断集聚行业翘楚、提升服务能级、拓展服务内容,已成长为涵盖影视制作全产业链条的影视基地。
除了《流浪地球》,《刺杀小说家》《独行月球》等一批电影佳片从东方影都走出,不断刷新国产电影视效水平。截至目前,东方影都所在的青岛影视基地累计入驻影视企业800余家,接待剧组300余个,电影票房产出超过200亿元,成为全国重点影视拍摄基地、山东省影视核心园区。
对标国际
打造一流影视基地设施
青岛东方影都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核心城区,总投资500亿元,在规划建设之初就对标国际一流。其中,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建有40个高标准摄影棚、32个配套置景车间以及1万平方米高科技单体摄影棚,配建国际一流的水下制作中心和数字影音中心。
自2018年营业以来,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不断深化“数字影都”建设,建成国内一流的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联合华为云建设国内领先的影视工业化云平台,实现“可视化剧本”的作品拍摄实践,已为《流浪地球2》《独行月球》等作品提供前期实施预演服务;与影眸科技合作,引进由上科大MARS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微米级别超高精度面部扫描系统“穹顶光场”,提升人脸数字建模的精度和效率;与ZREAL帧享及一点四刻合作,引入第三代LED虚拟拍摄系统……2021年,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当选中国电影家协会影视基地工作委员会理事单位。
作为高科技影视产业园的补充,藏马山影视城总占地面积500亩,建有商周城、欧美城及老北京、老上海及老青岛等风格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可承接古装剧、年代剧及欧美剧等影视作品的拍摄,形成“东有灵山湾、西有藏马山”的影视产业发展布局。
提升服务
构建全流程影视服务体系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构建全流程影视服务体系,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发展中心,专门从事影视管理服务,为剧组和影视企业提供贴心暖心服务。
在公共服务方面,影视中心协调省、市、区相关部门开通绿色通道,梳理20余项影视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搭建一体化服务平台,打造“一标双零”影视服务新标杆,实现公共服务标准化、政策兑现零跑腿、业务办理零等候。
先后出台支持影视产业健康平稳发展、全产业链影视发展政策以及灵山湾“人才特区”新政策等激励措施,与山东省、青岛市政策叠加扶持,打造政策服务的“青岛影视基地高地”。
市场化服务方面,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打造“剧组不收工,服务不打烊”服务品牌,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准,建立起包含“外联制片、美术制作、影视器材、吊装、群演、餐饮、住宿、车辆”八大服务板块的一站式市场化影视服务平台。2020—2022年,新区引入剧组数量连续三年稳步增长。
塑造品牌
高质量举办系列影视文化活动
青岛影视基地搭建起一个以“影视”为支点的平台,集聚、辐射相关产业,让影视产业成为城市发展新的能级。近年来,青岛影视基地先后举办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典礼、全国院线国产影片推介会、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青岛影视博览会等重大影视节会活动,一个优质的影视展示交易平台已然浮现。
其中,青岛影视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三届,累计3500多位国内外嘉宾与会,共签约落地总投资325亿元的5G高新视频和影视项目100余个,落成全国首个国家广电总局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2022年以来,青岛影视基地加强影视文旅整体策划,推进“青岛电影之旅”精品旅游线路开发。策划举办青岛国际星光海岛节、星光海岛嘉年华等影视特色文旅活动,东方影都举办首届影视Peng-BOX游园会、巅峰现场嘻哈专场演出,打造影旅融合新产品。
并驾齐驱
培厚影视产业发展土壤
产业发展,人才为重。青岛影视基地大力发展影视高等教育,设立的青岛电影学院是一所电影全学科本科高校,在校生达3000余名。建设青岛电影学院东方影都实训基地、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等产教融合基地,深化与中央美术学院等上百所教育及科研机构合作,实现双向赋能。
除了注重人才储备,青岛影视基地形成了产业链各环节头部影视企业带动、中小微影视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氛围,每年吸引影视综艺剧组超过60个,并有多个头部项目,形成产业生态涵养有力、市场主体活跃有序的影视发展环境。
2023年,青岛影视基地将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进一步夯实影视工业化全产业链体系,强化品牌传播,为推动中国影视产业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贡献青岛影视基地力量。
数据来源:青岛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发展中心
人民日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东盟技术人才合作项目(马来西亚)培训班举办
- CNN:叙利亚外交部称叙驻外使馆将继续运作
- 业界专家相聚山东青岛探讨润滑行业绿色发展
- (乡村行·看振兴)“中国食用菌之都”福建古田:小菌菇,成百姓增收致富的“幸福之花”
- 当我们谈论癌症的时候,应该看到什么?
- 商务部:1-8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8.8%
- 中国轻纺城今日开市
- From Chuandong Cave!贵州普定穿洞发布新出土文物双语海报
- 专家:建议胰腺疾病高危患者50岁后定期筛查
- 数说中国经济——从稳与进看质与量
- 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访法:中法在乌克兰问题上存在不少共识
- 湖北省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预警
- “京剧—声腔的艺术”文化沙龙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
- 哀悼期中迎来新年 韩国各地简化跨年活动
- 在山区旅游需注意的防汛避险知识
- 冬天养膘?其实,是减肥的最好季节
- 刑满释放当天又伸手 “六进宫”惯犯再落网
- 国粹摇身变国潮,旧曲而今畅新声
- 斯里兰卡总统宣布解散议会 11月举行新一届议会选举
- 青海重点沙区实现“绿进沙退”
- 热门推荐
-
- 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开始运行试验
- “西班牙萨尔瓦多·达利艺术特展”将在贵阳展出
- 逾50名专家学者齐聚江苏扬州探讨春节木版年画保护传承
- 新能源车“续航虚标”莫成行业潜规则
- 端午节出行预测:旅客出行预订量升温 省内出行占比逾八成
- 诺如病毒流行季来临 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做好防控
- 第六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召开
- 酱酒迎调整期 核心产区酒企忙扩产、抓动销、降库存
- 聚焦第七届南博会:工商界人士促互信、话前景、谋发展
- “薯”经济提振 薯制品扩容引领产业调整升级
- 执生态之笔 书幸福答卷
- 洞察全球油气产业 业内纵论转型升级创新
- 首届“汉服时代论坛”举办
- 安徽举行创新创业大赛 设海内外6个赛区
- 加拿大税务局3.5万名雇员将在报税季展开罢工
- 江西会昌戏剧季精彩纷呈 打造国际戏剧盛宴
- 中国黑水摄影探索者张帆:回归海洋,奔赴未知
- 国庆假期武铁计划增开客车1500多列
- 胰岛微囊化技术或让打针治疗糖尿病成为历史
- 图览|哈里斯VS特朗普,美国两党候选人竞选主张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