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寒雪消处春意升
【节气里的韵味中国】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年关将近,大寒已至。在二十四节气的终章,寒潮裹挟着岁末的晷时,也标志着品物的轮回复始。
大寒即为极致的严寒。据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载,“十二月中,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二十四节气解》则言:“大者,乃凛冽之极限。”大寒节气,频繁南下的寒潮,带走了空气中的余温与水汽;此时寒风朔朔、积雪不化,天地间雪虐风饕,唯留极致的凛冽。晨起时分,映入眼帘的是“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放眼远眺,举目皆为一片“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大雪未消,小酌之间吟叹“大寒岂可无杯酒,欲致多多恨未能”。在一片清寒间围炉静坐,却是难得的静谧温情。
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即进入大寒时节,母鸡感受到寒冷中的春意,开始准备抱卵育雏;二候征鸟厉疾,指鹰隼猛禽杀气盛极,变得迅猛凶戾、更善猎击,为御寒加紧觅食;三候水泽腹坚,意为湖水冰冻到了极致,连河心也变得坚固,也成就了冰面嬉戏的欢乐。物候转化中,蕴藏着循环往复的自然哲理。正所谓“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千里冰封之下,众生在蛰伏中积蓄能量,只待寒极必暖、冰雪消融,在春天绽放最昂扬的生机,让人不得不叹,四时流转间皆是万缕哲思。世间甲子须臾事,须知一时颠簸起伏不足惧哉,否极泰来、枯木逢春才是不易之理。世事无常中,唯有处逆境而不冤抑、于顺境亦不沦溺,才能在人生沉浮中安之若素,涵养一份明月入怀的旷达心境。
农谚有云,“大寒一夜星,谷米贵如金”。大寒是气温变化的极点,冷暖规律也影响着农事生产。在北方地区,广袤的田野已被冰雪覆盖,并无太多农活。人们在农闲时刻进行“歇冬”,一方面顺应天时、休养生息,另一方面也应注意牲畜的防寒防冻与土地的积肥堆肥,为开春耕作做足准备。而在南方,土地尚未冻结,依旧需要加强对作物的田间管理。此时正值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适时浇灌对作物的生长大有好处,因此,做好防寒防冻、兴修水利、追施冬肥工作尤为重要。此外,大寒的气候还映照着人们对来年丰收的向往。“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大寒天若雨,正二三月雨水多”“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等俗语,凝结着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汗水与智慧的结晶;对风调雨顺的期许,更折射着绵延千年的农耕文明对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
正所谓“大寒迎年”——大寒守着岁末,年节又在立春前后,两者往往相互重合。每逢此时,空气中愈发弥漫着辞旧迎新的浓厚“年味”,多彩的民俗也增添了欢乐的氛围。人们纷纷“沐浴”“除尘”“糊窗”“趁墟”,在清理旧物、打扫卫生、装点住所、置办年货的忙碌中,将烦恼忧愁一扫而空、迎来焕然一新的生活面貌。大寒当天,还有丰富的食俗。不少地方都有“食糯”的习惯,通过食用八宝饭等糯米制食物,达到益气健脾、驱寒保暖的良效。北京民间在大寒则吃年糕,也称“消寒糕”,以“年年高”的谐音博得步步高升的好彩头。在南方,人们有“尾牙祭”的习俗,本是为了感激土地公护佑作物收成与事业生意,现在也演变为年末宴请亲友、犒赏员工的聚会美餐。岁终大祭,开怀宴饮,一年的辛劳在寒冷气温与红火民俗的反差交叠中画上句点;万家灯火处,又寄托安放着多少渴望休憩和团圆的心。
小寒大寒,无风自寒。三九四九天,正是“冷成一团”的时候;年末做好进补与养生,正当其时。大寒的养生,重点在一个“藏”字,要安心养性、凝神敛气,注重气血的和顺与心境舒畅,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日常起居还要注重劳逸结合,亦可早睡晚起、保障充足睡眠;还要格外注意御寒保暖,及时添加衣物,避免寒症侵袭、诱发其他疾病。在饮食方面,在“冬藏”与“春生”交替之际,冬日的进补也应当遵循养阴温阳的原则,顺应季节变化、注重顾护脾胃。大寒有吃“三冬”之说,即食用冬瓜、冬枣、冬甘蔗,达到清热润燥、补肺益胃的效果;亦可多食桂圆、红枣等物,有暖心护肝的作用,为阳气生发做好准备;红薯、山药、土豆等根茎类蔬菜,则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热量与维生素,让身体做好冬天最后的滋养,迎接春天的到来。
大寒已至,冰雪未消。人们在苍茫天地中寻觅一份心安,在遥遥归途中守望世间温暖。伫立于风冷云寒之际,让我们共同静待即将绽放的春意一抹。
(作者:王禹欣)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20日 04版)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以总理否认停火协议即将达成 埃及武装部队参谋长突访加沙边境
- “海南自由贸易港与东盟经贸合作”专题论坛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
- 国家税务总局推出“税路通”
- 建筑中的“门当户对”到底是什么意思?
- 美元存款利率下调有何影响
- (经济观察)金融如何助解经济“转型之痛”?
- (身边的变化)走旅游路、吃生态饭 福建福鼎乡村掘金“美丽经济”
- 年终盘点:一字述一年,各国选出的年度字词有哪些?
- 广州科技周打造科普嘉年华 激发大众科创热情
- 青海一深藏卤水钾盐普查报告过审 增加钾盐上表资源量超2亿吨
- 专访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与中国“脱钩断链”不现实,无益任何国家企业
- 东北地区将有强降雨、强对流 台风“卡努”影响东海等海域
- 四川首家香港与内地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入驻天府中央法务区
- 1至4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49亿元 同比增长10.5%
- 稳!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总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
- 中国汽车出口强劲增长 新能源汽车三重优势成强劲增长极
- 中国西部地区第二台“华龙一号”首次并网发电
- 西藏:儿科“组团式”援藏专家义诊活动暖民心
- 片仔癀不再“一粒难求”
- 2022“扬州的夏日”文旅消费季启动 加快文旅消费复苏
- 热门推荐
-
- 聚焦产教融合新路径 “智能+”论坛举办
- 中方要求以色列停止推进并撤销有关近东救济工程处的法案
- 俄卫生部门公布部分莫斯科恐袭遇难者名单
- 福建建瓯:中华秋沙鸭归来 生态向好展新颜
- 【乌镇镜像】乌镇人眼中的“十年蝶变”
- 新疆鄯善县出现持续高温天气 局地逾50摄氏度
- 北京打造信创产业高地 头部企业展“硬核实力”
- (经济观察)“朋友圈”持续扩大 服贸会释放中国经济哪些积极信号?
- 重庆开设面向全年龄段的美育课堂
- “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最新研究评估:撞击致轨道周期缩短约33分钟
- 贵州大方:用好“天麻”品牌名片 提升产业链价值链
- “碳”路先行 | 陕西榆林发展林业碳汇 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
- 山西忻州原煤产量连续4年保持在亿吨以上 煤炭先进产能占比96.43%
- 海拔4000米的“保险攀越”
- 中国建立科技型企业债券发行绿色通道
- 外媒:胡塞武装称“精确打击”以色列中部一军事设施
- “乡货”进城:浙江磐安尚湖的“香货经济”
- 汉字在国门外天地有多大?揭秘东亚汉文圈背后的世界
- 爱奇艺老会员价值提升:长期连包不断订会员保价可再次优惠一年
- 促进旅游全面复苏 江西庐山景区6月面向境内外游客免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