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破晓东方》:让年轻人在历史和现实间共情
《破晓东方》:让年轻人在历史和现实间共情
电视剧《觉醒年代》播出后,年轻观众的反馈让该剧编剧龙平平意识到,《觉醒年代》之所以能成为“爆款”,是因为青年需要这些历史知识,“他们很想了解我们的今天是如何到来的”。
这份感动,又延续到了最近播出的《破晓东方》:龙平平在朋友圈分享一条展现“上海市民看到解放军露宿街头”的片花,写道:“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能’。”结果收获了上百个点赞;剧集播出时,很多年轻人给他发信息分享心情和感想。
由导演高希希携手编剧龙平平、秦溱匠心打造的重大革命题材剧《破晓东方》,改编于已故作家刘统的著作《战上海》,以上海解放第一年为切入点,向观众呈现出亟需恢复和发展的上海,是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民不聊生、战火纷飞的局面一步步转好的历史诗篇。
1949年,面对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的国家,如何在短时间内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变中国贫困落后的面貌,复兴一个民族曾经拥有的辉煌和荣耀,成了摆在共产党人面前的巨大难题。电视剧《破晓东方》所聚焦的,正是共产党人解放上海后,接管上海、建设上海的“大考”。中国共产党用一年多的时间让上海“旧貌换新颜”,以实际成果向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共产党为什么能”。
日前,《破晓东方》导演高希希、编剧龙平平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分享这部剧的创作过程。
细节是历史的表情
《破晓东方》导演高希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部剧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一个战斗结构,同时还是一个管理结构。因为共产党人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一份答卷。如何从精细化的角度以人民的利益为第一考虑,解决上海乃至全国的民生问题,如何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迈出治理大型城市的第一步,这些方面是我们希望表现好、表现透、表现细的。”
在具体的叙事策略上,主创团队经过长期的剧本打磨,以“战略层、战术层、战事层”3层构架来展现这段红色记忆,使该剧既有着深沉厚重的历史质感,又充满跌宕起伏、激荡人心的戏剧张力。
高希希强调:“细节是历史的表情。”
《破晓东方》从2019年启动剧本创作,到2022年3月开机,在严格疫情防控的形势下,历时3个多月拍摄。141个场景、161位主要演员、5000余套服装、75950件道具、巨大的特效制作量,以及4K/50帧高清技术拍摄带来的数倍于平常的时间,旨在最大程度还原这段令人心潮澎湃的光辉岁月。
张嘉益在《破晓东方》剧中饰演老一辈革命家、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他临危受命,从治理军队到接管上海、稳定大局,是全剧的“定海神针”。刘涛饰演被派到上海辅助陈老总的经济学家“纪南音”,是一位有知识、有涵养、巾帼不让须眉的新时代女性。李泽锋饰演陈毅市长秘书“陆修远”、乔振宇饰演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卧底“田国立”。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成功,是衡量重大革命题材作品思想艺术水平的重要标志。高希希介绍,《破晓东方》甄选主要演员的原则是“形神兼备、以神为主”,重在体现主要人物的精神与灵魂。
把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结合起来
2021年,电视剧《觉醒年代》掀起现象级热潮,并斩获多个奖项。作为《觉醒年代》剧集的编剧与小说作者,龙平平曾参与《我们的法兰西岁月》的创作,担任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电影《邓小平》等作品的编剧。此次,他担任《破晓东方》总编剧。
龙平平于2021年11月开始参与《破晓东方》剧本的创作。在此之前,另一位总编剧秦溱的团队已做了大量工作,写了四稿剧本。龙平平加入后,与秦溱团队紧密合作4个月左右,对剧本结构进行了重新改造、打磨。
龙平平说,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龙平平坦言:“作为一个党史研究者,如果能有机会把这三座里程碑都通过影视作品的方式展现出来,呈现给大家,我觉得这是作为一个党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一分荣幸。”创作《觉醒年代》《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破晓东方》这三部剧,实现了他想用影视呈现“三大里程碑”的心愿。
《破晓东方》以上海解放一年间惊心动魄的历史为叙事中心,通过展示中国共产党接管城市、恢复生产、稳定经济金融等历史伟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革命走向建设、从农村走向城市这一历史进程的能力和作为。
龙平平说:“我觉得‘战上海’可能算是新中国的第一大考:能不能过这道关,是考验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考验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有没有凝聚力,同时在考验中国共产党能不能领导一个国家在一片废墟上重新获得活力。这样一段生动的历史素材,如果变成影视作品,我想能够填补党史影视剧这方面内容的一个空白。”
在龙平平看来,《破晓东方》能帮年轻人认识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过程。
他也提到,《破晓东方》以一座城市为典型,塑造的陈毅市长结合了当时上海多位主要领导的影子,算是当时上海决策层的典型代表。
“把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结合起来,难度可能比以前要大一些。”龙平平说。
让年轻人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得到沟通和共情
“历史是复制不了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一个特点就是用戏剧化、故事化的形式去展现历史、历史人物。所以它的一个原则叫‘大事不虚,小事不拘’。重大的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等,必须实,有史料支撑;但是在展现的过程中,是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展现的。”龙平平强调。
在《破晓东方》的开篇,暗流涌动黎明前夜的上海,共产党人李白舍生取义。龙平平说,原本剧本开篇没有李白牺牲的剧情,但他们认为李白烈士是上海很典型的代表人物,“在破晓之前牺牲”,因此经过考虑之后还是将这位烈士的故事加入剧情。
龙平平介绍,因为《破晓东方》是以上海为典型来展现中国共产党怎样赢得了这场大考的故事,所以他们创作时“尽量体现上海的特点”——一个方式是尽可能多地反映那些上海真实的历史人物。
剧中出现了带有上海属性的各阶层人物,例如荣毅仁、杜月笙、黄金荣等,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文艺界人士,如梅兰芳、周信芳、赵丹、白杨等。据介绍,剧中有名有姓登场的人物多达上百位。
2021年,在《觉醒年代》热播后,龙平平曾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感慨:“如果年轻人不喜欢,这个作品就是失败。”“《觉醒年代》把原来课本里边那些概念化的人物变成了鲜活的人,变成了能够和当代人进行面对面沟通的人物。年轻人了解历史,了解党史,也因此有了感性的认识。”
龙平平说,这次他看到《破晓东方》播出时,年轻观众发的弹幕和此前《觉醒年代》弹幕有相似之处,有的甚至更精彩。
《破晓东方》播出到第七八两集时,龙平平收到了很多年轻人给他发的信息,这些年轻人说看后很感动。有人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拜,有人表示“对我们今天的新生活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没有那么多人的牺牲,哪有今天的岁月静好”。
龙平平由衷希望,《破晓东方》能让年轻人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得到沟通和共情,迎接2023年的春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2023年1月5日04版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俄别尔哥罗德州州长:防空系统启动,摧毁多个空中目标
- 外国歌手具有先天优势 华语歌手情感更内敛
- 火山引擎谭待:大模型的超低定价,来自对技术的信心
- 日本连发两起地震 鹿儿岛和石川等地有震感
- 中国经济信心说|持续向好!中国经济回升给世界带来什么?
- “极上之味,让世界爱上中国味” 汉林极上亮相第26届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
- 毒品问题困扰加拿大 携少量毒品免罪难治社会“毒瘤”
-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缴费吗?一图看懂
- 哈萨克斯坦总统正式任命斯迈洛夫担任该国总理
- 三千拿货卖两万,代购假冒奢侈品太坑人
- 绍兴柯桥区:青年购首套新建商品住房最高补贴25万元
- 湖南株洲芦淞大桥发生一起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致6死7伤
- 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5号机组完成穹顶吊装
- 以茶为媒 20余位海外茶商在赣体验中国茶文化
- 美国“路怒”枪击案不断增加 2022年受害者超550人
- 杭州出台举措回应涉外司法需求 助数字自贸区“商通全球”
- 【达沃斯声音】波士顿咨询:中国是全球技术创新的领跑者
- 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43万亿元 金融有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 多家银行基金销售违规被监管采取措施,银行代销压力加大
- 新疆兵团:确保2023年度衔接资金绩效评价考核A等次
- 热门推荐
-
- 津巴布韦四头珍稀白犀牛饮用被污染湖水后死亡
- 金砖国家诗人话诗歌生命活力 连接世界传递爱与希望
-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GDP增长5.3%符合实际
- 成渝中线高铁四川段首个特大桥下部主体工程完工
- 探寻多面人性,《消失的孩子》未止步于悬疑
- 好内容是“压舱石” 原创图书如何出精品?
- 中美金融工作组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第四次会议
- 电网“黑科技”“解锁”无人机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 农村学生营养餐岂能成为“唐僧肉”
- 好光景,一村连着一村(逐梦·走进美丽乡村)
- “深蓝宝藏”见证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 发放1亿多元消费券 “5·19中国旅游日”活动启动
- 拓展外贸新空间,助力扩大开放不断升级
- 网络微短剧 跑进长赛道
- 周鸿祎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首届人工智能专委会主任委员 共促全球AI健康发展
- 互市,只是推动了经济发展吗?
- 好友选“中间城市”假期会面:双向奔赴岂不美哉
- (乡村行·看振兴)新疆兵团:药用作物种植拓展增收致富新“钱”景
- 中国央行发文:优化中央银行账户服务职能 提升防范资金结算风险能力
- 希腊羊痘疫情暴发致超2.4万只动物被扑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