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电影:新主流电影引领市场 行业发展彰显韧性
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 题:2022年中国电影:新主流电影引领市场 行业发展彰显韧性
新华社记者
国家电影局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电影总票房为300.67亿元,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为255.11亿元,在总票房中占比84.85%;全年城市院线观影人次7.12亿。
纵观过去一年我国的电影市场,《长津湖之水门桥》《万里归途》等新主流电影引发观众好评,《奇迹·笨小孩》《人生大事》等现实题材影片描摹出生动的生活底色,《独行月球》等科幻电影展现视听语言的独特魅力……这些题材多元、类型丰富的影片为观众提供多样观影选择,也折射出我国电影创作者的不懈探索和努力。
新主流电影继续引领市场
《长津湖之水门桥》以40.67亿元的票房成绩成为2022年中国电影票房冠军,展现出新主流电影的观众吸引力和市场号召力日益稳固强劲。
作为《长津湖》的续篇,《长津湖之水门桥》继续通过志愿军战士热血奋战的动人场面,为观众带来震撼人心的观影体验,显示出我国电影工业与技术的发展进步。
“当年,志愿军战士是带着浓烈的感情与强大的意志去战斗的。拍摄这部电影的过程像是在打一场仗,为了胜利,我们都在全力以赴。”导演徐克说。
此外,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首次聚焦惊心动魄外交官撤侨行动的影片《万里归途》,成为2022年国庆档的票房冠军,并最终以15.93亿元的票房成绩位列年度票房榜第五位。
同样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影片《狙击手》也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并收获诸多积极评价。
《狙击手》编剧陈宇在谈及影片创作时表示:“近年来,我国抗美援朝题材影片一直在故事、技术、画面等多方面不断寻求突破。《狙击手》呈现的并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名战争名场面,而是侧重描摹战场上青年人的精神面貌和成长历程。”
综合分析过去一年的新主流电影,或者以小切口展开故事,塑造鲜活生动的人物群像;或者注重强情节推进,在跌宕起伏的讲述中唱响昂扬向上的主旋律。这些影片叙事新颖生动,有效拓展了新主流电影的创作空间。
多元题材提供多样观影选择
新主流电影之外,2022年的中国电影还呈现出题材多元、类型丰富的特点,为观众提供了差异化的观影选择。
科幻喜剧《独行月球》收获超30亿元票房,排在2022年票房榜的第二位。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刘海波点赞这部市场反响热烈的科幻作品:“它很好地将故事叙事、演员表演、月球和飞船等场景呈现融合在一起,非常让人惊喜。”
覆盖年轻观众群体的动画大片《新神榜:杨戬》,延续了过去几年我国动画电影对传统神话题材的探索,在视听语言上力求“接地气”的同时,实现了影片故事和人物精神的创造性转化,进而赢得诸多影迷的关注。
刘海波认为,当下电影行业发展虽然面临挑战,但也展现出不少闪光点。从这几部作品中,可以看到电影行业发展的希望。“供给更加多样化、类型更趋丰富,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我们有信心期待2023年电影市场出现一波‘大回暖’,当然前提依然是供给侧进一步回稳和优化。”他说。
电影行业展现韧性
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展现出中国电影的发展韧性和发展潜力。
2022年,国家电影局协调有关部门,推出了一系列助企纾困举措,加快行业回暖、提振行业信心。其中,有关部门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将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扩大至电影行业,对于电影企业特别是近年来新建电影院的扶持作用非常明显,对增加企业现金流、缓解经营压力产生积极效果。
2022年8月,国家电影局启动2022年电影惠民消费季,联合多家电影票务平台发放共计1亿元观影消费券,联合有关银行提供5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等观影补贴,在广泛激发电影消费潜力、更好满足观众多层次观影需求的同时,为推动电影市场更快恢复、持续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专家表示,中国电影产业需要深入研究各种新情况新变化,继续树立行业信心。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首先要进一步优化电影资源配置,释放生产力,创作出更多高质量作品,尤其需要头部作品有效激活市场。同时要把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看电影作为一个长期的战略性任务来抓,实现电影观众的增量。
“只有培养更多年轻观众走进影院看电影的习惯,有效增加观影人次,才能够保住电影市场的基本盘,从而进一步优化中国电影结构,促进电影人创作出更多高质量的作品,实现中国电影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繁荣发展,实现中国电影从大国到强国的目标。”他说。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特朗普拜登再对决?美国民调:大多数人没兴趣
- 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高快速路测试场景正式启动
- “世界工厂”东莞逾九千家规上工业企业启动数字化转型
- 白宫:机密文件泄露事件的相关调查正在进行
- 渝昆高铁长水机场站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 上海大力推进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建设 便利患者就近康复
- 德媒:瑞典结束调查“北溪”管道爆炸事件不会影响德国
- 人民币贬值不具可持续性 未来合理双向波动
- 探寻广西桂林回族乡潜经村“民族团结”的幸福密码
- 甜宠式恋情救不了偶像剧套路
- 云南绥江竹编:穿梭经纬编织幸福
- 外银分析:中国制造业PMI反弹 消费持续复苏
- 陶雪华书法艺术展于荣宝斋美术馆启帷
- 受导弹袭击威胁 乌克兰多地紧急停电
- 低温环境下 该如何在震后保护好自己?
- 杭州多举措保障留杭环卫工人度春节
- 浙江进入气象学意义冬天:寒潮影响下多地现积雪
- 投洽会观察:“高光”之下 RCEP发展快车如何“高质”运行?
- 俄乌局势进展:西方多国决定对俄石油产品实施限价 俄称将采取措施维护利益
- 新编历史京剧《嬴驷与商鞅》建组将于五月底首演
- 热门推荐
-
- 报告:2022年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总体呈现三大特点
- 脊柱侧弯或影响器官功能 专家呼吁家、校重视日常观察尽早就医
- 电视剧《风吹半夏》研讨会举办 以个体奋斗彰显时代精神
- 5月防汛形势如何?国家气候中心回应
- “嘘寒问暖”还是“飞来陷阱”?你的“领导”可能不是你领导……
- 媒体融合为文学注入新活力
- 北京迎全市范围降雪 交通部门多举措应对
-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激发城市新活力
- 俄美军方高官通电话
- 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 数字文化产业成为激发消费潜力“新引擎”
- 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堵点
- 海信网能史文伯:要约收购控制科林电气,意在定位海信能源产业总部并扎根石家庄
- 济南“泉城发布厅”礼赞“身边好人” 用大爱铺就城市文明底色
- 第八届中日韩工商峰会在首尔举办
- 天津音乐学院携手国家大剧院倾情唱响京津文艺“双城记”
- 广西北海优化营商环境为企纾困 “保交楼”出成效
- 广州沥心沙大桥事故:因涉事船员操作失当所致
- 新疆铁路开行年内第100趟旅游列车
- 广东316个镇街再遭暴雨、大暴雨袭击
- 浙江台州:大陈籍台胞返乡叙情谊、话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