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贬值不具可持续性 未来合理双向波动
5月收官,人民币汇率延续贬值走势。5月31日,人民币中间价连续走贬,小幅调贬3基点,续刷2022年12月1日以来新低。北京商报记者根据中国货币网披露的信息梳理发现,5月内人民币中间价累计调贬1581基点。
离岸、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持续贬值,相继跌破7.1关口。而在三大人民币汇率报价相继跌破7整数关口后,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关注度有所提高。在分析人士看来,中国后续会对稳经济政策加码,包括继续推出稳外贸政策,人民币并不存在持续贬值基础。人民币未来面临的内外环境更为有利,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双向波动。
月内贬值幅度为2.23%
5月31日,央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3年5月3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0821元,前一交易日中间价报7.0818元,单日调贬3基点。至此,人民币中间价已经连续三个交易日走贬。
北京商报记者根据央行信息进一步梳理发现,4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中间价报6.9240。由此计算,5月内人民币中间价累计调贬1581基点,月内贬值幅度为2.23%。
离岸、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持续下挫,相继跌破7.1关口。其中,在岸人民币对美元上一交易日收7.0901,5月31日开盘价为7.0900,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基本持平。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内开盘价为7.0916,同样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持平。
开盘后离岸、在岸人民币持续走贬,日内跌幅分别接近400基点、200基点。截至5月31日18时30分,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7.1104,日内贬值幅度为0.29%;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7.1313,日内贬值幅度为0.57%。而将时间线拉长到5月全月来看,离岸、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幅分别达到2.94%、2.63%。
进入2023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由年初升值走势转向波动走贬,整体处于震荡中。2023年前4个月,人民币汇率围绕6.7上下波动,数次逼近7这一整数大关后又有所回升。进入2023年5月下旬后,人民币汇率延续了前一月的贬值走势,在跌破7后持续贬值,创下2022年11月以来新低。
针对人民币汇率近期贬值走势,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认为,人民币汇率贬值主要是受美元指数走强与市场对国内经济恢复的预期走弱影响。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进一步解释道,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同期,美元指数有所反弹,攀升至104,创3月底以来的最强水平。美元利率维持高位,对外贸企业结汇行为构成一定影响(外贸顺差与银行结汇有所分化),影响短期市场供需。
“另一方面,国内受近期公布经济数据影响,内需复苏出现短期波动,引发市场对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对人民币构成一定拖累。”周茂华补充道。
而5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大型企业PMI为50%,高于上月0.7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1.5%和50.3%,比上月上升1.4个和1.3个百分点,产需同步扩张。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7.6%和47.9%,比上月下降1.6个和1.1个百分点,中小企业景气度依然较弱。
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基础
随着人民币汇率时隔8个月再次跌破7整数关口,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关注程度再度提升。尤其是人民币汇率“双刃剑”特点下,人民币汇率为跨境贸易商带来了不一样的影响。
对于人民币汇率贬值产生的影响问题,杨海平表示,一般而言,人民币贬值会增加出口商品竞争力,有利于出口企业。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市场地位,加强研判,积极采取措施规避汇率风险。
周茂华同样表示,人民币贬值的影响具有“双刃性”,有助于提振部分企业外贸出口,但也可能增加部分企业的进口成本,以及可能对跨境资本流动构成扰动等。不过,从宏观指标看,目前人民币汇率波动并未偏离均衡水平,国际收支基本稳定,市场预期平稳,近期人民币贬值对经济、金融影响有限。
“涉及跨境外贸业务的企业,要坚持‘风险中性’原则,切忌单边押注,适时选用提前或延期结售汇、选择汇率保值产品等工具进行结售汇。”周茂华建议。
而对于人民币汇率下一阶段走势,央行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优化预期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在周茂华看来,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环境严峻复杂,全球外汇市场波动加大。国内经济面临内外多重复杂因素冲击,人民币汇率呈现双向波动格局。但回望人民币汇率长期走势,并未出现剧烈波动情况,市场情绪稳定,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强。
杨海平则认为,尽管近期汇率出现了非理性贬值的情况,但从全年看,汇率仍将是双向宽幅波动的趋势。尽管美联储6月份如何出牌还很难预测,但美国加息进入尾声的结论应该是成立的,且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也是现实存在的,因而美元指数回落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并且,中国后续会对稳经济政策加码,包括继续推出稳外贸政策,人民币并不存在持续贬值基础。
周茂华强调,从趋势看,人民币未来面临的内外环境更为有利,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双向波动。第一,国内经济数据短期波动,内需复苏进度偏缓,但经济保持恢复态势;第二,外贸韧性足和人民币资产长期配置吸引力足,基本面有支撑;第三,美联储等海外央行有望渐入加息尾声,加之海外基本面趋弱,外围对人民币汇率压力减弱。
北京商报记者 廖蒙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贾湖遗址发掘40周年:海内外专家学者共话新发现
- 2024成都世园会最新进展:主会场六大核心场馆全面完成
- 警方通报“网民发布涉革命先烈刘胡兰不当言论”:依法作出处罚
- “中国有三苏——眉山苏氏的家国情怀”主题展等在四川眉山启幕
- 乌克兰多地停电、传出爆炸声,这个核电站又出事儿了!
- “国和一号”整机国产化 最新成果亮相“中国品牌日”
- 截至11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659亿美元
- 能链智电2023年Q3收入超1.7亿元 同比增长536%
- 中国文联首批特约研究员聘任仪式举行
- 积石山6.2级地震已致青海海东市31人遇难
- 360携手通州区共绘数字蓝图,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开新局
- 招商局港口今年上半年盈利44.52亿港元
- 参赛选手年轻化 254名首都文博职业技能选手同台竞技
- 聚焦新药研发 专家倡导“产学患医”新模式
- 【绘梦丝路|共建篇】从西非药厂到卢赛尔体育场,中国方案为什么行?
- 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 陆家嘴核心区将设立全球国际消费精品展示基地
- 广西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应对强对流强降雨天气
- (文化新纪行)陕西考古的蒲甘“故事”:中外合作讲述丝路文明交流
- 第六届进博会英国推介会举办 英机构期待加强合作
- 冷空气袭粤 广州启动寒冷Ⅳ级应急响应
- 热门推荐
-
- 珲春综保区贸易额首破百亿元 将联通东北亚港口城市
- 《中国上市公司债务指数研究报告(2022年)》发布
- 55.7%、47.3%,增长!多组“亮眼”数据映射我国外贸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
- 【文明之美看东方】万里长城,蕴含了中国人的这些智慧
- 2023年12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 同比有涨有降
- 两部门:推动“链式”转型,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 探索“网红”变“长红” 两座靠美食出圈的老城相互取经
- 中国故事共创会|“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 外籍网红探寻徐霞客笔下奇境
- 张燕生:中国式现代化要跨越三个陷阱
- “京东西瓜第一村”河北洼子村:沙地西瓜享誉京津
- 日本女川核电站即将重启 曾在2011年大地震中遭破坏
- 汪品先院士夫妇捐赠设立的同济大学海洋奖学金首次颁发
- “碳”路先行|山西偏关:数智赋能 小乡村焕发新生机
- 英媒:英国为硅谷银行倒闭波及的企业准备“救命钱”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盟对我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答记者问
- 星夜出击 上海海警局深夜查获走私冻品400余吨
- 国铁集团:10月7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45万人次
- 内蒙古种田“老把式”兼做大棚“棚主” 花甲之年带村民致富
- 明代传世孤本《湖山胜概》复刻印版亮相浙江杭州
- 俄警告: 美国和北约卷入乌克兰局势 或带来灾难性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