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岛屿读书》:不炒“综艺感”的文坛“老友记”
《我在岛屿读书》云集文化大咖,豆瓣评分高达9分
不炒“综艺感”的文坛“老友记”
羊城晚报记者 龚卫锋
作家余华、苏童,诗人西川,旅行博主房琪在海南的分界洲岛开了一间分界书屋。他们邀请《收获》主编程永新,当代作家叶兆言、祝勇、黄蓓佳,诗人欧阳江河,知名摄影师肖全等文化名人,以飞行嘉宾身份到书屋做客。一帮文人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我在岛屿读书》正在江苏卫视每周四晚播出,文人们将他们的生活态度娓娓道来,有时谈论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有时插科打诨畅聊八卦,有时畅游海岛抒写人生况味……目前,这档节目在豆瓣收获了9分的高分。
近日,制片人颜小可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被问及《我在岛屿读书》是否算得上一场20世纪80年代文坛老友记时,他不置可否:“我们没有刻意选择这个年代,而是他们碰巧在那个年代涌现出来了,并在当下触动了很多人的集体回忆。”
嘉宾
余华拒绝了节目组很多次
《我在岛屿读书》座上宾大多是中国当代文学领域的“大家”。常驻嘉宾中,余华凭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作品蜚声中外;苏童的《妻妾成群》《红粉》等作品被成功影视化,他还凭借《黄雀记》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西川曾与海子、骆一禾被誉为“北大三诗人”,曾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要凑齐“大家”阵容,主创团队颇费了一番功夫。颜小可说:“我被余华老师拒绝了好多次,每次他都很有礼貌地跟我说,不参加电视节目、不参加综艺。我只能一轮轮地解释,我们的节目不是综艺、不娱乐。”颜小可猜想,应该是最终的节目模式打动了余华:“之前没有文坛老友相聚聊读书感受的节目。同时,节目采用让他们在海岛开书店的形式,能让更多读者轻松进入节目。”余华答应邀约后便飞到海南,颜小可去接他。他告诉颜小可:“我好久没坐飞机了,好久没出过门了。”
《我在岛屿读书》的飞行嘉宾也都是业内文化大咖,大多是知名作家、批评家。谈及邀请知名人像摄影师肖全当飞行嘉宾的原因,颜小可解释:“肖全30年前拍过一组特别出名的人像摄影作品,叫《我们这一代》,里面有余华、苏童、西川。他正好可以借节目机会,再次跟老朋友相聚。”
在常驻嘉宾中,还有旅行博主、主持人房琪。她不避讳自己对青春、言情小说的喜爱,面对作家们提出对严肃文学的疑问,比如“年轻人应该读哪些经典书籍”,颜小可不会刻意要求她去牵引所有话题,而是保持自然状态:“她就像作家的小妹妹或晚辈,同时又代表了互联网生态的年轻人,不时发出自己关心的问题,当然也允许她游离于作家们的谈话场之外。”
有观众在看过节目后,会疑惑:为什么没有年轻嘉宾参与?颜小可表示,节目组都是围绕常驻嘉宾余华、苏童、西川寻找的飞行嘉宾,“找他们熟悉的朋友,要让他们在一起有话聊”。他也表示,在后续IP开发时,节目组会考虑扩大嘉宾的年龄维度以及时代跨度。
制作
作家大咖应成为节目主料
在《我在岛屿读书》制作阶段,节目组就与常驻嘉宾商量,去掉户外综艺节目中的任务、游戏环节。颜小可说:“作为一档作家好友相聚聊读书的节目,其最大的魅力是他们之间的语言交流,因为他们是最会讲故事的人。当我们不刻意设计任务环节时,这些嘉宾就没有不适感。于是,我们能看到他们在一起自然地说话,在岛上闲逛。他们总能带给节目组惊喜,用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一个问题表达得非常有魅力。”
节目一开始,嘉宾们商议为书屋起名。西川发挥诗人本色,起了颇具浪漫色彩的“转念书屋”,意为进入书屋,转念之间便豁然开朗。余华却不失时机地吐槽:“这太文艺了,也有可能一转念不想看了。”最终大家以岛屿名命名书屋为“分界书屋”,并且约定好等欧阳江河来做客的时候题字,因为欧阳江河的字写得好。颜小可说:“既然节目组没想做综艺,就不会面临综艺感不强的顾虑,但他们的互动比综艺感还珍贵。这些作家大咖不应该成为综艺娱乐节目的辅料,他们本身能构成好看的节目的主料。”
麦家、刘慈欣、阿来、爱伦·坡、柯南·道尔、列夫·托尔斯泰……《我在岛屿读书》每期会有几十位文学作家、作品被嘉宾谈及。颜小可表示,这档节目对制作团队的文化积累是一次提升和历练,“我不要求团队里每个人都变成文化人,但起码要变成电视导演中阅读量比较大、积累比较厚的人。如果我们导演谈到这些作家老师、他们的作品、他们感兴趣的经典作品,都说不上来一些东西,这节目是没法做的”。
颜小可举了一个例子:团队在第一集核对字幕的时候,后期工作人员把苏童说的“我们读《我与地坛》,就可以读到一个母亲在地坛公园里喊儿子,呼唤儿子的身影”中的“身影”,打出的字幕为“声音”。这种表达听起来是对的,导演复核了几轮也觉得是“声音”。没想到,颜小可对团队成员说,“你把《我与地坛》这篇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而不是查一下,你就知道这里讲的不是‘声音’,而是‘身影’”。
理念
读书和海岛游有内在联系
很多人听到《我在岛屿读书》的节目名会联想到知名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但颜小可否认新节目的概念同纪录片有关:“我们当时觉得生活、景色、岛屿、读书等美好的事情放在一起,是一种‘1+1>2’的叠加。我们团队学习过《他们在岛屿写作》,但我们的节目最初不是从这部纪录片来的。”
节目组选择海岛作为拍摄场景,是因为他们认为读书和海岛旅游有点像:“大家都觉得应该去阅读,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很多人来说,真正系统性地翻开一本书强迫自己阅读,是有难度的;这同到岛屿旅游一样,大家都知道岛上的风光很好,在那里闲暇的日子一定很美好,但是真正让你收拾行李,买张机票飞过去,也是有难度的。我们认为读书和海岛旅游有内在联系,所以第一季就选择了‘岛屿读书’。”
谈及《我在岛屿读书》要传达的理念,颜小可表示希望观众多读书:“读书是一件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的美好的事。评价一档读书节目是否成功,就是观众看完节目后,会不会有翻开几本书去读一读的冲动。希望观众在看了书以后,能找到解决当下烦恼的路径。”
《我在岛屿读书》的热播也为观众带来对20世纪80年代文学思潮的追忆。选择20世纪80年代出道的作家作为嘉宾,是为了打怀旧牌吗?颜小可解释,节目组并未刻意表达“文学与时代”的大命题,也没有刻意选择步入20世纪80年代,而是“当时正值改革开放的背景,碰巧有一帮文人、作家、诗人等在那个时代涌现出来了”。
颜小可也表示,节目触动观众的怀旧思潮也是一种偶然:“最近两年来,电视、媒介出现了触动大家共同回忆的趋向和热潮,我们节目里面出现了很多那个年代会提起的书,其实是碰巧迎合了引发大家共同回忆的趋向。这和粤语歌、老电影带给观众的回忆相似。”
《羊城晚报》2022年12月26日第A5版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海航运中心迈向“全面建成”新阶段 临港新片区“硬指标”搭载“软实力”
- 古巴官员:古巴正式申请获得金砖国家伙伴国地位
- 日本暴雨引发山体滑坡致1人死亡 数百万人收到疏散警告
- 中国实施五大金融专项行动支持乡村全面振兴
- 湖南科普读物“闪亮”书博会 拉近科技与大众的距离
- 海南乐东:小小金钱树成为乡镇发展大产业
- 郑州新开两条地铁线路 跻身世界级地铁城市
- 舌尖上的AI,有没有“妈妈的味道”?
- 财政部:20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1万亿元
- 重庆警方通报公园大量观赏鱼死亡案 向鱼池倒杀虫剂男子已被刑拘
- 中新健康丨开工成“特累”族 专家支招巧解“节后综合征”
- 他们从洪水中抱出500个档案袋
- “努力为后代把长城保护好”
- 我国夏粮产量比上年增加72.5亿斤 今夏又迎丰收时
- 广西戏剧院“好戏连台” 专家解码地方戏曲缘何好戏频出
- 北京度过“最冷12月中旬” 最高气温将在本周日回到0℃以上
- 29个省份一季度经济运行成绩单出炉 八地GDP增速超6%
- 黑龙江省气象台发布地质灾害橙色预警
- 前11个月北京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5.5%
- 易烊千玺担任形象大使 “CHC影迷电影”频道启播
- 热门推荐
-
- 希腊出口总额预计将连续第二年下降
- 巴西打击性别暴力 专为女性提供援助的警局24小时运作
- 中国驻英大使致信祝贺旅英香港同胞社团成功换届
- “社恐人”开了家无人值守的自助女装店
- 新时代对外话语创新高峰论坛暨第三十五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 新疆冬博会推动冰雪产业“再升级”
- 持续努力优化税收软环境
- 韩美空军举行第五代战机联合演习
- (走进中国乡村)广东侨乡信宜:农文旅景区串珠成链
- 最长春节档赶考“开门红”
- “AI换脸”新类型侵权案件不断涌现
- 鸿蒙生态(武汉)创新中心启用
- 新生入学就发“生涯密钥” 用大数据做职业规划
- 安徽首趟“跨两海”中欧班列(合肥)启运
- 植物界寻“龙”:有棵“老寿星”树可活8000多岁
- 为避免交通堵塞 律师请求让特朗普豁免出庭遭法官拒绝
- 四川雅江森林火灾:大风致火场态势发生变化 仍有连续或断续火线
- (神州写真)中国冰雪文旅迎奇景 吉林雾凇解锁“流量密码”
- 美国须正视国内毒品泛滥的顽疾
- 中消协点名一口价黄金计价模式不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