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在古代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 具有哪些传统内涵?
中新网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 上官云)古往今来,冬至都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被视为一个吉祥的日子。
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中国古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邵凤丽表示,冬至又称长至节、亚岁等。在古代,其热闹程度曾不亚于过年。
此外,冬至也曾被视为一岁时令的起点,故自汉代以来,就存在着贺冬的惯制。在民间,家家喝冬酒、吃汤圆、祭祖先、拜贺长辈。
一个吉祥的日子
以传统的观念来看,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冬至一阳生,它是“阴阳转化”的重要节气。邵凤丽解释,冬至萌芽于殷商时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也是传统计算时令的基点。
《尚书·尧典》也有相关记载。其中“日短”指的就是冬至,即一年中日最短夜最长的一天。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冬至过后,白昼渐长,阳气回升,新一轮节气开始,自是一个吉祥的好日子,应该庆贺。
比如,古代曾有这样的情况:民间歇市五天,欢度佳节,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
冬至大如年
正所谓“冬至大如年”,如果说,冬至居于新旧更替的时节,那自然也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文化意义,冬至的许多习俗、仪式恰恰与人们对这一时节的感受有关。
邵凤丽说,冬至不仅具有时令标记的意义,也曾长期被视为与新年媲美的人文节日,号称“亚岁”“冬节”“长至节”。其实,冬至在上古时期就是新年。
在历法时代之前,人们通过观测天象,将冬至作为年度循环的起点。
冬至时节,乡村里舍都要祭祀祖先,以祈求福佑。这是因为冬至月在古代曾长期作为岁末之月或岁首之月。殷代的年终大祭“清祀”便是在冬至所在的十一月。
汉代之后改用夏历,人们将岁末大蜡移至十二月,无论是孟冬、仲冬还是季冬,作为年终祭礼的祭祖典礼,始终围绕在冬至前后。
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京师最重视冬至节,这一天,人们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祖先。民间把这种冬至祭祖的活动,叫“祭冬”或“拜冬”。
记忆中的饺子与汤圆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很多人的记忆中,每年冬至,家里都要吃一顿饺子,以求冬季平平安安。
相传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告老还乡时正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乡亲们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也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
于是,张仲景让弟子搭起医棚,将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入锅里煮熟,然后捞出来剁碎,再用面皮包好,煮熟后分给百姓吃。
很快,乡亲们的耳朵都被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冬至吃“捏冻耳朵”(即饺子)的习俗。
邵凤丽认为,对一些北方家庭来说,过节吃饺子可以算是一种传承下来的生活习惯,也是对传统习俗的继承,这是一种文化基因。
包括饺子在内,冬至的美食多种多样。比如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江南尤盛。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传统的姑苏人家,也会在冬至夜喝可口的冬酿酒。
“数九”与九九消寒图
岁月流逝,古人发明了不少应对寒冬的消遣娱乐活动。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说:“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
邵凤丽介绍,从宋代开始,“九九歌”流传于大江南北。中国南北地域差异很大,但其记述的冬春交接的时间方式没有变化。唱着“九九歌”,人们一步步走出冬天,迎来充满希望的春天。
“九九消寒图”是古代闺阁女子、文人雅士以图画的形式标示由冬到春的时间流转。染梅和填字是两种最为流行的方式。
和染梅相似的是另一种涂圈的方式,将八十一个圈分九行九列,每日图一圈,且涂抹的位置根据天气而定,如天晴涂上半部,阴雨涂下半部。
“‘数九’一般从冬至开始,如果冬至这一天是阴历单数,那么就从这一天算起;如果是双数,那就从第二天开始计算。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数九’是一种文化的创造。”邵凤丽称。(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西藏赛区)复赛圆满举行
- 美国“谋杀之都”新奥尔良劫车案飙升 民众不敢坐车里玩手机
- 2024夏季达沃斯论坛将于6月底在辽宁大连举行
- 和评理|用倾听代替说教,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
- 西藏阿里第八届象雄文化旅游节招商引资签约128亿元
- 外媒:以色列下周将重启加沙停火谈判 哈马斯官员回应
- 入睡难、睡眠浅、多梦是受访青年三大睡眠障碍
- 链接世界共创未来 交通银行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 网购“树皮”熬制毒品贩卖被判刑
- 话剧《百年回响》在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上演
- 阿联酋总统会见意大利总理 讨论双边合作等问题
- 国家发改委: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完善促进投资落地机制
- 去年中国共完成环评审批12.95万个
- 中企润邦股份收购欧企FLSmidth集团全球散料装卸搬运业务
- 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将呈现十年来创作最新成果
- 谢锋走访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胡姬花全球花生产业研究院落户上合示范区
- 沪滇青少年共同研学实践感知生物多样性
- 欧盟启动加沙地带医疗后送 首批16名儿童转至西班牙救治
- 韩国最大在野党:IAEA评估报告未验证福岛核污水安全性
- 热门推荐
-
- 开春以来广东已完成林分优化134万多亩
- 旅游人打开绿色环保生活的N种方式
- 第六届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决赛举行
- 水污染折射美国环境治理弊端(观象台)
- 芬兰经贸代表团访川 探索智能制造等新合作领域
- 2024年中国经济,如何定调?
- 英国防部:已有1万多名乌克兰士兵在英国接受培训
- 湖南“护航”冰雪回家路 “囧途”变“暖途”
- 外媒:印度班加罗尔一大楼倒塌 已致5死5伤
- 西藏航空、河南航投与中国商飞签署C919和ARJ21飞机订单
- 西藏昌都开展年度森林草原灭火实战演练
- 2024年A股五大展望
- 第七届进博会推介会在德国举办
- 与“顶流”国宝为伴 揭秘这份“神仙工作”背后的酸甜苦辣
- “你好!中国”展台亮相2024巴黎国际旅游专业展
- 节日我在岗 供电人黄敏的最后一班“五一”岗
- 担心胆固醇,老年人还能“以肉贴膘”吗
- “曾国藩家书家训家风展”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开幕
- 湖南新晃:“四村联创”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 百年乡村图书馆,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