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一声章丘梆子留住乡愁
《在希望的田野上》见证非遗传承
吼一声章丘梆子留住乡愁
12月15日晚,乡村振兴青春励志节目《在希望的田野上》准时播出,最新一期节目走进石匣古村,探寻非遗戏曲章丘梆子,“田野推荐官”们扮戏学唱,深度体验这一古老戏曲的魅力。《在希望的田野上》播出以来,已经有章丘铁匠习俗、龙山黑陶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节目中亮相,为观众展现了一幅济南章丘的文化图景。
“唱念做打”沉浸学戏
中国戏曲剧种繁多,各地区的戏曲剧种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在济南,除了京剧、吕剧等大众比较熟悉的戏曲剧种外,还流传着五音戏、章丘梆子、王皮戏等小众戏曲,它们在有限范围内传唱,带着田野芬芳,吟唱着一方百姓的喜怒哀乐。
章丘梆子又名“山东吼”“章丘讴”,源于山陕梆子,后来其唱腔与章丘秧歌、民间音乐、方言土语相结合,形成了特色新剧种,是山东省较为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200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一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希望的田野上》最新一期节目里,邹德江、吴思嘉、陶思源、满昱彤组成的“田野推荐官”接到了新的任务,他们来到章丘梆子的发祥地石匣村,以真人秀的方式展现章丘梆子的特色与魅力,并协助章丘梆子第十代传承人、章丘梆子剧团团长于亮兴完成戏曲演出,推广这一古老的非遗戏曲。
戏曲的门槛本身就高,而章丘梆子源自民间,唱腔高亢挺拔,带有浓郁的方言特色,这对于并未在本地生活过的“田野推荐官”们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一行人找到于亮兴之后,便开始排演《杨家将》,基础训练一个也不能少,跑圆场、蹲马步、趟马等程式动作规整而严格,众人有样学样;对“唱”要求更高,高亢的戏腔,婉转的曲调,具有方言特色的唱词无一不是挑战。学戏时,满昱彤的一句“在此马上用目”唱了几十遍,总是练不好的曲调让她窘迫地掉下眼泪;陶思源因为方言陌生而迟迟无法入戏,连忙录音反复练习。
上台前,吴思嘉第一次体验“勒头”,穿上十几斤的戏服,直呼像是给头上戴了个“金箍”,痛得眼泪打转;众人之中,只有邹德江驾轻就熟,凭借几十年深厚的曲艺基础,扮演起“韩昌”来游刃有余,台上一亮嗓便引来阵阵叫好。在众人的努力下,终于将这台戏完成。
情感真挚看见传承
《在希望的田野上》不仅让嘉宾沉浸式学习唱念做打与手眼身法,展现章丘梆子的特色与魅力,更注重挖掘这一非遗戏曲背后传承与发展的故事。
石匣村村东头的古戏台,几乎和章丘梆子的历史一样长。据了解,章丘梆子繁盛时有130多出戏,从春秋战国唱到清代,但这些戏仅靠口口相传,已经遗失了不少。于亮兴今年46岁,从小跟随祖父学章丘梆子,痴迷上了那一方戏台,小时候,村里会唱戏的有上百人。长大后,于亮兴离家打拼,那些古老熟悉的梆腔也逐渐远去,村里出去的人越来越多,会唱的人越来越少。
2011年,于亮兴决定回乡,承担起传承的重任,他唱戏、传戏,成立剧团。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2019年起,石匣村筹建了章丘梆子戏曲博物馆,将章丘梆子的历史起源、传承发展、珍贵戏服冠饰及本土戏剧名人信息等进行展陈;于亮兴等人整理章丘梆子的剧本,如今已经有40多出戏集结成册,并通过艺术演出宣传这一古老戏曲。
2019年起,于亮兴等人还不断尝试将章丘梆子与旅游相结合,开启举办“过半年民俗节”“乡村振兴戏剧节”等活动,打出了“看大戏、吃伏羊、过半年”的文化名片,曾与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共同打造过半年活动,邀请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等业内“大咖”前来助阵,几年来持续吸引游客十余万人。
邹德江参加完节目后,回忆起在石匣村的学戏经历依然十分感慨:“学习过程中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艰辛努力。章丘梆子剧团的于团长在外做生意很成功,但依然决定传承非遗戏曲文化,这些年轻人都是怀着梦想,一点一点地实干出来的。”
目前,《在希望的田野上》播出过半,节目用镜头记录济南市章丘区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人物和故事,用光影呈现真实的细节角落,通过剧综联动的形式,将章丘的特色产业、非遗项目、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徐徐展开,观众纷纷点赞。
章丘梆子不是第一项出现在节目中的非遗项目,此前,章丘铁匠习俗、龙山黑陶等非遗项目都曾在《在希望的田野上》惊艳亮相。节目角度独特,不只将镜头对准非遗人高超的技能展示,更注重讲述非遗项目的变迁与非遗传承人的生活情况,这种呈现方式给了观众更加轻松的体验,传达出浓浓的情感内涵,让非遗文化更接地气、更加鲜活地走进人们的视野。
齐鲁晚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清雪除冰后,铁路“除障青年”又忙上“春山”
- 年终岁末 警惕这三类电诈骗局
- 广西北海供电部门全力保障灾区救援抢险用电需求
- 山药种植何以在新疆兴起?
- 探访北京高考评卷现场:一份试卷分数如何“出炉”?
-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百余个 专家建言生命科学加速“AI+”
- 古老技艺赶新潮 小香包盘活“非遗财富” 变身百姓致富“大产业”
- 晋陕豫三地不动产登记“域内通办”全面启动
- 中国精品图书亮相印度尼西亚国际书展
- 吐槽不应越界,文艺批评要有理有据
- 浙江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增加至6个
- 《中国乒乓》主创走进华理校园 与师生共话乒乓精神
- 珠海斗门供澳活猪过驳站3年“过猪”超19万头
- “五一”假期福建口岸出入境旅客超10万人次
- 中国首艘自建海上风电运维母船在福州下水
- 超强台风“摩羯”在广东徐闻二次登陆
- 政协第六届重庆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开幕
- 浙江文化观察:三大世遗和三个“老外”的故事
- 离岸人民币跌破7.24 专家:未偏离合理区间
- 俄罗斯侦查委员会确认普里戈任遇难
- 热门推荐
-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暨机器人产业投资促进工作委员会发起活动成功举办
- 聊聊青春“赶考路”圆桌谈 专家:信念和拼搏是最美姿态
- 特斯拉市值一夜上涨近6000亿元
- 第十六届福建省戏剧水仙花奖揭晓 花开新时代群芳竞风流
- 一年一度冬季捕鱼迎丰年
- 哈萨克斯坦总统:中亚地区将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物流交通枢纽之一
- 俄多地加强安保措施 莫斯科州长警告别去这里!
- 当AI开始歌唱,人类的歌声还能否被听到?
- 日本气象厅将海啸警报替换为海啸注意信息
- 端午将至,宅家过节 各式粽子“争奇斗艳”
- 报告:民营企业成科技创新重要主体,互联网行业研发投入领先
- 沙尘暴、大风、暴雨、强对流 四预警齐发!
- 杨燕子当选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席
- 湖南蓝山“稻稻油”轮作促农民增收
- 琼州海峡一渔船进水遇险 船上3人安全获救
- (第七届进博会)银联支付产品亮相进博会 优化跨境贸易支付体验
- 俄罗斯央行将基准利率提升至13%
- 《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解读
- 西安:文化惠民为仲夏夜“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