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文物定格 与历史对话
我国藏宝、赏宝的传统很悠久,影响极深。可是,藏宝、赏宝固然可以怡情,却很难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而科学的知识体系对于现代化国家建设与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摄影是推进文明发展的奇妙工具,以摄影关注、聚焦中国的历史文物,追求的是收获知识、提升审美。在观赏和拍摄文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文物制造的智慧、装饰的精巧和岁月的痕迹。
从在大学考古专业学习摄影,到现在从事文物摄影40余年,我的感触很多。每当有朋友向我咨询文物摄影的事,我总是强调:文物摄影并不只是一个技术性工作。有个现象可以证明,近年来,尽管专业化的数字影像设备已经在文博单位普及,可是文物摄影的普遍水平并未随设备的提升而提升。由此可见,面对作为文化遗产的一件件历史文物,要静心感受、潜心学习、倾心表达,这样才能真正拍摄出文物的底蕴和风采。
懂得摄影的朋友都知道,摄影不是绝对客观的记录。如何以摄影表现文物,关键取决于拍摄者——如果历史和文物知识缺乏,可能连如何摆放都不知道。在拍摄时,我们不能以道听途说、网上戏说为依据,否则即使在展厅拍摄展柜里的文物,虽没有摆放和布光问题,也一定抓不住影像表现的重点。
所谓的文物相关知识,无非是历史、文物常识,以及美术知识。尤其是关于文物本体——造型、纹饰和肌理的知识,最好能多了解一些。比如器型上细小的改变,器身上微妙的起伏,这些都有可能体现时代特色或地域特征。对此有所了解之后,摄影者就可以比较准确地选择拍摄角度,同时为恰当的布光提供依据。
用光对摄影来说很重要,而对文物摄影来说,更是神韵之所在。在文物摄影中,最好的用光是看不到光线,并且文物的立体感、质感和韵味达到最佳,没有刻意的“斧凿”痕迹。只有如此,文物摄影才能呈现出画面真正的“净”。
文物照片不是摄影师的个人艺术表达,而是服务于科研、展览、传播等工作的影像文献。因此,文物摄影应力争做到“信达雅”。具体来说,即准确表现器型,真切表现质感,充分表现纹饰,恰当表现历史文化韵味和美感。只有做到这些,摄影者才能真正拍出合格且耐看的文物摄影作品。
(作者:祁庆国,系北京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
光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俄罗斯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6%
- 圆明园考古发掘揭露出“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遗址
- 逾百件陶瓷作品亮相广州“千年瓷都遇见千年商都”展
- 知名男星无缘白玉兰提名,网友吵上热搜,多方回应
- 叙媒:美国在叙利亚非法驻军使用30辆油罐车盗运石油
- 印尼空军两架军机坠毁
- 春运火车票可以预约啦!铁路12306务工人员预约购票服务12月15日上线
- 东北华北雷雨频繁 8日起北方“热情”高涨
- Meta再度宣布大裁员 一万人将受影响
- 赴新西兰看家人将更方便?新移民局称将改革家庭签证
- 前10月中国光伏电池出口量同比增长超40%
- “路长制”促“路长治” 湖南韶山农村公路成“振兴路”
- 元旦假期“成绩单”出炉:四川685家A级景区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
- 沈阳故宫迎来暑期“研学潮”
- 全国政协委员王煜:建议进一步缩短航班截载时间
- 新疆克孜勒苏州乌恰县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吉林警方通报北山公园伤人案
- 高端食材的价格,被这群浙江人打下来了
- 非洲记者走进镇北堡西部影城 感慨中国电影对世界影响深远
- 北京疾控发布预防登革热健康提示
- 热门推荐
-
- 中国五矿两项科研项目实现工业应用 科技创新现新突破
- 泰国第一季度接待外国游客937万人次
- 以案释法增强师生防范意识 北京知识产权普法进校园
-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动漫节落幕 现场意向签约14.85亿元
- 中国专家研究发现: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临床疗效显著优于腹腔镜手术
- 网售处方药不宜“一刀切”
- 江西专升本考试泄题?官方:未发现试题外泄和考试作弊情况
- 产业特写:冬日里的甜蜜如何“出海”?
- 为二手交易撑起信用“保护伞”
- 三大交易所规范关键少数股份减持
- (身边的变化)陕西宜川“悬崖造林队” 从车拉人背到无人机送苗
- 更好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 北京四中院:近年来涉未成年人网络侵权案件频发 应引起重视
- 支持性货币政策打出“组合拳” 利好如何体现在老百姓身上?
- 中国巴新友好微创外科中心首届培训班开班
- 扎根建筑一线的管道工:三十载如一日诠释工匠精神
- 习近平的厦门故事:一部15年发展战略
- 步步向前丨看2023半年经济 民营经济担当“生力军”
- 《刀尖》在“打捞”历史
- 四川美术学院办本科生年展 215件作品展青年艺术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