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性货币政策打出“组合拳” 利好如何体现在老百姓身上?
今年,我国货币政策精准有力,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支持性货币政策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支持性货币政策打出“组合拳”
在重庆市巴南区,当地的一家房屋租赁公司正在收购这个商品房项目,收购的房子将全部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目前,这家房屋租赁公司已经签约收购项目13个,完成收购项目3个,融资需求约27亿元。
嘉寓公司项目负责人 张乾华:到今年年底的时候,我们整个的保障房投入有1000套,明年上半年在这个基础上还会投入3000套。
张乾华告诉记者,保障房投入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今年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的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总额度3000亿元支持21家全国性银行发放贷款,用于地方国企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目前,重庆已对第一批近千套保障性住房发放贷款3.5亿元。
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公司金融业务部副总经理 冯驹:从贷款已经投放市场两个项目来看,为银行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房地产业务新模式提供了支撑,实现了开发商、市民以及银行的多赢局面,构建的房地产发展的新模式。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宏观审慎管理处处长 王红:一方面有利于消化存量,盘活更多的存量商品房资产;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更好满足居民的刚性住房需求。
记者从各地了解到,近期,重庆、江苏苏州、湖北武汉等10余个城市收购存量房项目落地,共计筹集保障性住房上万套。
不仅是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今年,我国货币政策新工具不断推出,为了支持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人民银行联合科技部等部门设立了规模5000亿元的再贷款,截至目前,银行已与企业和项目签订相关贷款合同超4000亿元。
招联首席研究员 董希淼:目前,我国现有20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围绕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经营主体的需求发力,助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新动能加快形成。
加码 加大重点领域薄弱环节金融支持力度
今年,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我国持续优化金融支持体系,不断加大重点领域及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
今年,我国不断健全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体系:
出台扎实做好科技金融的工作方案和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美丽中国建设相关政策文件,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
落实落细金融支持民营经济举措。对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覆盖范围放宽到单户授信2000万元;
延长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政策实施期限;
加快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在支持性货币政策的推动下,11月末,我国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4.25万亿元,同比增长13.2%;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2.21万亿元,同比增长14.3%。
对于明年的货币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货币政策取向由“稳健”调整为“适度宽松”,突显了政策推动经济恢复的决心。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 邹澜:“适度宽松”表明未来货币政策将继续综合施策,保持有力度的政策支持,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减负 贷款利率保持历史低位水平
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如何体现在老百姓的身上?我们都知道,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也是货币政策调控的核心。今年以来,我国利率持续处于历史低位,企业融资、居民买房等贷款资金成本更低了。
在山东济南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一笔主要用于采购原材料的1000万元贷款,刚刚打到了企业的账户上。
作为一家生产销售商用车高端零配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产品从采购原材料到生产完成,再到销售资金回笼,周期在150天左右,因此企业对流动资金需求较大。今年企业最大的一笔贷款1500万元,就用于了生产线自动化改造。
今年国家先后3次下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给企业减轻了不少负担。
山东百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刘筱红:我们拿1500万流动资金贷款来对比,国家降低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前后的利息计算的话,大概在调整利率之后能节省贷款利息12万元左右。同时我们还通过低利率的贷款,来置换前期高利率的流动资金贷款,整个算下来节省贷款利息22万元左右。
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45%,比上年同期低36个基点,处于历史低位。
今年,降息、降准力度明显大于过去三年的平均水平:
1月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
7月、9月下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共0.3个百分点;
年内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也就是LPR三次下降,5年期以上LPR已累计下降60个基点;
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1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2万亿元;
并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等工具,开展国债买卖操作,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在这些政策工具推动下,今年我国广义货币余额突破300万亿元。
招联首席研究员 董希淼:今年降息降准的幅度大、频次快、超预期,有效引导利率下行,有助于减轻企业和居民利息负担,提振市场信心,激发有效需求。
加力 一揽子政策助力经济稳增长
今年,尤其是9月底以来,宏观政策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总基调下,协同配合、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巩固和增强了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
今年,我国统一下调存量房贷利率、统一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完善存量房贷利率动态调整机制,从制度层面推动解决新老房贷利差拉大问题。以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为例,5000万户家庭、1.5亿人口从中享受到实惠,平均每年减少家庭的利息支出约1500亿元。
今年,我国还新设立了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工具,稳住预期和信心,促进直接融资平稳发展。截至目前,沪深两市成交额已连续60多个交易日超1万亿元。
在增量的财政政策方面,提出将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通过持续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协调联动,更大力度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提高政策整体效能。明年,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将加快、加大调整优化,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形成合力。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 邹澜:打好宏观政策协调配合“组合拳”。为政府债券发行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增加国债买卖操作,助力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体现实效,共同支持稳增长、调结构。
(总台央视记者 朱继华 张道峰 田琪永)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加拿大政府对“地方新闻计划”追加资金投入
- 澳总理阿尔巴尼斯晒参观天坛照 点评澳中关系
- 沪上民企谈信心:看好预期、扩大投资
- 中印尼机构携手打造产学研校企国际合作基地
- 中国积极倡导和平利用核科技造福全球南方
- 小剧场京剧《成佛记》福州首演 彰显福建民俗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全球首台0.235秒宽体螺旋CT竟出自这→
- 湖北松滋警方通报“警车在高速拦停一私家车”
- “珠峰企业家训练营”已免费培训550多名西藏企业管理者
- “不降价只能一直挂着”,北京房租还得接着降?
- 2023中国机器人大赛线下赛在福建举办
- 增强对A股市场的信心、决心和耐心
- 付服务费就能全额退机票?“退改签”诈骗出现新动向
- 中国农业保险政策进一步扩面提标
- 朱鹤新:预判2024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稳定性将进一步提升
- 中国—OECD联合培养税务法学硕士项目举行开学式
- 当一部喜剧片有了科学顾问
- 《人世间》热播引热议 “最没出息”的孩子或许才是“好孩子”?
- 俄驻美大使:美国试图躲在“北溪”爆炸案调查背后
- 商务部:希望欧方为中企提供公平公正营商环境
- 热门推荐
-
- 2024年上海市“安全生产月”活动正式启动
- 宿白诞辰百年:钟于石窟,安于云冈
- 福建评出气候康养福地 推动“福文化”文旅经济发展
- 香港与长春携手演绎经典音乐会《狮子山下》
- 中国儿童青少年戏剧艺术普及推广中心宁夏推广中心授牌仪式在银川举行
- 被3·15晚会曝光的听花酒调价,销售公司刚被罚款180万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临川:小黄瓜“蔬”写大“钱”景
- “艺术设计跨市域协同创新联盟”在沪成立 培养高素质文创人才
- 中老边境磨憨口岸迎暑期出境游热潮 单日验放超5000人次
- 欧安组织轮值主席:实现亚阿全面和平需建设性对话
- 深圳西丽水库项目隧道掘进突破3000米大关
- 西藏自治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日喀则、林芝文物普查取得新成果
- 阿奇霉素耐药率高,专家:用药合理包括选药、剂量、使用时间合理
- “2024年青年博士太原行”吸引2000余名海内外青年博士参与
- 中国公安部:“换钱党”幕后金主年获利超15亿港币
- 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警惕“五一”期间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
- 端午来临 上海销售的粽子抽检全部合格
- 雄忻高铁雄安地下段项目举办“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
- (第六届进博会)冯氏集团:百年港企要做中国文化传播的“全球链接者”
- 美国内华达发生5.5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