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划时代的百科全书
文本刊特约撰稿 金满楼
最近,《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开播,首期节目以“布衣总裁”陈济为切入口,向观众全面解读了久负盛名的《永乐大典》。那么,《永乐大典》究竟是部怎样的典籍?在历经数百年风雨后,现在的情况又如何呢?
1
耗时五载 两千余人共编书
盛世修书是中国历来的传统,诸如唐朝《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宋朝《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等都是其中的杰作。作为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无疑是明朝的代表作。
早在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就曾提议修纂类书,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付诸实施。永乐皇帝朱棣即位后,他一方面继承太祖遗志,另一方面也为了收拢人心,修书一事再次提上日程。按朱棣的旨意,“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永乐二年(1404),《文献集成》修成,但朱棣认为“所纂尚多未备”,于是下令重修。在此期间,上至太子少保姚广孝、大学士解缙,下至无官无品之儒士陈济等,朝野上下共两千余人参与编纂,并设监修、总裁、副总裁、纂修、缮写等行使专门职责。永乐五年(1407),新稿编定进呈,朱棣阅后十分满意并将之命名为《永乐大典》。一年后,正本全部抄录完成。
据记载,《永乐大典》共缮写22877卷,目录60卷,成书11095册,约3.7亿字,规模是前代《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书的5倍不止。从体例上看,《永乐大典》不囿经史子集而按韵首字、用字系事,以方便查找。其中,韵以《洪武正韵》为准,其下以字为纲目,其中大约采择了近8000种典籍。如此旷世大典,后来也被《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誉之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2
秘藏禁中 正本下落不明
《永乐大典》编成后,朱棣本打算将之付印,但因规模太大、成本太高,当时技术条件无法办到,只好暂放于南京明皇宫文渊阁。永乐十八年(1420)迁都北京后,《永乐大典》也一同运往新都,原稿本留在南京文渊阁。不幸的是,正统年间南京明皇宫突发火灾,南京文渊阁及所藏之书均烧为灰烬,已运至京城的《永乐大典》遂成孤本。
《永乐大典》修成后,一直被秘藏禁中,即使翰林院学士也难有查阅的机会,因而利用率极低。除修书人外,见过《永乐大典》正本的人为数极少,不过嘉靖皇帝倒是个例外,他在案头常置数册,以便随时翻阅。出于对《永乐大典》的喜爱,嘉靖皇帝一度打算重录一部,但因为工程过于浩大而被搁置。
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月,明宫不慎失火,火势连绵,险些烧到存放《永乐大典》的文楼。消息传出后,嘉靖皇帝连下三道命令,令左右登文楼督促抢救,所幸并无大碍。事后,嘉靖下令将《永乐大典》重新抄录一部,“两处收藏,以备不虞”。据记载,重录工作完成于隆庆六年(1572),副本在内容、格式、装帧方面与原本如出一辙,令人叹为观止。
奇怪的是,副本完工后,《永乐大典》的正本也就此下落不明。由于副本并非完本,加上完工时间与嘉靖的下葬时间重合,因而有人认为正本很可能作为殉葬品埋入了陵墓。更为主流的看法是,《永乐大典》正本很可能毁于明代皇宫大火,如晚明学者方以智即持此论。
此外,还有人认为,《永乐大典》正本毁于明末农民起义。如郭沫若所说,“明亡之际,(北京)文渊阁被焚,正本可能毁于此时。”据记载,李自成起义军从北京撤出时,确实在皇宫放了一把大火,以致宫殿毁坏严重,由此殃及《永乐大典》正本,也不无可能。
3
屡遭劫难 副本离散殆尽
正本下落不明,《永乐大典》的副本则藏在皇史宬。迟至康熙年间,内阁学士徐乾学、高士奇等人在皇史宬意外发现《永乐大典》副本,这也是后者自明末后首次重现于世。雍正年间,副本被运至文渊阁。
乾隆朝修纂《四库全书》时,曾设立“校勘《永乐大典》散篇办书处”,辑出书籍385种、4946卷,其中包括经部66种、史部41种、子部103种、集部175种。事后,馆臣们认为“菁华已尽,糟粕可捐,原(书)可置不复道”,《永乐大典》副本遂被弃置翰林院,无人过问。
当然,无人过问只是表面现象。光绪元年(1875),修缮翰林院时清查存书,《永乐大典》副本已不足5000册,其他不翼而飞。流失的原因,很可能是一些官员和太监趁管理混乱大行偷盗,另外也可能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抢劫。光绪二十年(1894),翁同龢入翰林院清查时,《永乐大典》副本只剩800册。
庚子年中,剩余典册再遭劫难。在使馆卫队与清军的交战中,临近使馆区的翰林院几乎全部毁于战火,院中所藏典籍包括《永乐大典》残余副本及《四库全书》底本也大多被焚毁或被人趁乱收走。
据查,《永乐大典》副本在庚子年中共被焚毁或流失300余册。事后,英使馆交回330册,但1912年清帝退位后,翰林院将所藏《永乐大典》副本移交京师图书馆时,仅剩64册。至于其余各册,要么就此消失,要么流散民间或国外,于今已成各方争相收藏的珍品。
目前,《永乐大典》副本在世界各地尚存800余卷,400册左右,这一数字还不到原书的4%。经多年努力,中华书局影印出版了其中的797卷,为续存这一珍贵典籍做出了最大努力。
(《海南日报》2022年10月31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132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启动
- 无论远方还是附近,博物馆都是美好生活
- 正能量作品广获好评 优质内容呈现稳定产出之势
- “十二花神”亮相杭州西溪花朝节 现场“天女散花”
- 清华医学博士校园内救人 “心肺复苏+AED”三分钟抢回一条命
- 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创历史同期新高 各地积极培育外贸新动能
- “花样经济”方兴未艾
- 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作品联展将启
- 央行:提前还款客观上对商业银行收益有一定影响
- 深圳:8月31日起施行“认房不认贷”政策
- 农业银行截至5月末革命老区贷款余额2.14万亿元
- 黑龙江双阳煤矿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结果公布 46人被处理
- 专家学者建言如何助力跨越“数字鸿沟”、挖掘“银发经济”
- 作家班宇香港解读“季节为何漫长”:向前走,莫回头
- 释放汽车消费潜力 汽车之家超级补贴活动圆满收官
-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人工智能金融学院成立 推进“AI+金融”系列创新研究
- 诈骗手法翻新,已有人中招!起底“邮寄黄金”背后的骗局
- 第三届“文化旅游看河北——传统村落我的家”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 我国对外资产规模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
- 国家防总连夜抢险处置湖南涓水堤防决口险情
- 热门推荐
-
- “不朽的玉甲——中国汉代文物精品展”走进匈牙利塞克什白堡
- 报告:全国船舶检验通检互认机制改革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 2024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
- “中国酒城”泸州:用真金白银支持白酒行业“数智赋能升级”
- 2023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在沪开幕
- 中国东盟多城市冀加深合作实现“水果自由”
- 中国正式上线全国食品安全民意征集系统
- 严重洪水已致索马里、肯尼亚172人遇难 数百万人受灾
- 《一把扇子的基因密码》杭州发布 记载宋韵之扇文化
- 北京城市副中心线有望进一步延伸
- 科睿唯安期刊引证报告发布《神经修复学》首个影响因子
- 菲律宾3月海外劳工汇款达30.5亿美元
- 塞浦路斯前外长赫里斯托祖利季斯当选总统
- “新长征 再出发” 红色半程马拉松在江西于都开跑
- 煤炭之乡山西乡宁携“一把壶一座山一瓶酒”赴京招商引智推介
- 自制并贩卖冰毒 陕西一男子被判处死缓
- 上海邮政博物馆12月1日正式复馆
- 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2023年全球葡萄酒产量恐降至62年来最低
- 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口开幕 聚焦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 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抢抓未来产业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