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导演独家揭秘“小心机” 《2022重阳奇妙游》融合知识点和美感
10月4日,重阳节。3日晚,2022年“中国节日”系列的收官之作《2022重阳奇妙游》如约而至。该节目通过轻松、有趣、时空跳跃的呈现方式,带领观众体验重阳文化之旅的奇妙游。节目总导演路红莉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分享节目中暗藏的“小心机”。
用时间和情感展现重阳的醇厚
作为备受国人认可的节目,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精准把握了“国潮”的崛起,凭借一个又一个抓住当今观众审美点的节目,让“流量”成为“引子”,激发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长久活力。
“从今年春节开始,我们这一季‘中国节日’系列,做的就是2021季的升级版。升级在哪儿?在于我们对节日的认知,在于更加深层次地挖掘各个节日所富含的节庆文化、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路红莉告诉封面新闻记者,《2022重阳奇妙游》从“纵向的时间维度”和“横
向的情感维度”出发,挖掘传统节日“熟悉中的陌生感”,进一步诠释重阳节的意义和价值。
“纵向的时间维度有两方面,一方面从历史长河的时间维度来看,重阳节始于上古,在西汉普及,鼎盛于唐代,唐宋以后大家耳熟能详诗词的大家,都有关于重阳节的诗词文章。经过历史的浸润和文化的浸润传承至今,有许多节庆风俗延续下来。这也是我们节目想表达的节日文化和中国味道。”路红莉希望通过对传统风俗的展示,呈现重阳节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以及哲学思想,“我们想从时间历史长河的维度中,把中国人的审美、中国人在这个节日中体现的精神内涵和人文追求表现出来。包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情怀,对菊花所代表的淡泊名利、刚正不阿、高雅傲霜等君子品格的赞颂和追求等。”
同时,路红莉认为,重阳节集合了一年四季的孕育、生长和收获,“从冬藏、春生、夏长,到秋收,重阳节的色彩是最丰富的、层林尽染的,它将整个四季的色彩都收集、绽放了,我们也想把这种视觉震撼体现出来。而且,重阳节我们要登高远眺,去浊气扬清气,开阔胸怀,拥抱自然,感受秋高气爽。大家可以通过节目感受秋天的颜色和气息。”
在横向的情感维度方面,路红莉也给出了自己的解读。“我们提到元宵节,总会说闹元宵,特别喜庆,端午节特别热烈,至刚至阳,到了重阳,它的情感是温暖的、醇厚的,不激烈但隽永,浸润人的一生。”于是,观众可以通过节目,看到对“家”的诠释,如家风、家教,父母的无私付出,孩子敬老、孝老等。“希望大家提起《2022重阳奇妙游》的时候,不仅有对节气、季节、节日的体验,还有情感上的体验,因为这是一个温暖的节日。我们愿意带着大家去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品味人生中最珍贵的情感。这也是我们这期节目最基本的出发点。”
呈现既熟悉又陌生的知识典故
《2022重阳奇妙游》包括七个节目、一个彩蛋,总时长50分钟。节目延续奇妙游网剧创作风格,融合了《孟嘉落帽》《白衣送酒》《滕王阁序与重阳节》等故事,串联起舞蹈《云窟万象》《登高抒怀》《酿秋》《得见李白》,由周笔畅、胡夏演唱的歌曲《辞青》《借光》,以及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尚长荣携手小演员带来的戏曲《爷爷奶奶看大戏》等。
“从去年《元宵奇妙夜》开始,我们的创作一直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节目是否更贴近所承载的节日内涵,嘉宾是否合适,都非常关键。”路红莉透露,每一次做节目之前,主创团队都会做大量功课,“只有真的热爱了、投入了,才能沉浸到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去,才能感受到、提炼出来你想要的强烈表达。而这个表达,就是我们做节目最基本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只有提炼出想要强烈表达的内容,才能和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这也是做节目最基础的创作状态。”
“熟悉的陌生感”也是《2022重阳奇妙游》的“切入点”。路红莉解释称:“重阳节大家都知道,节目里蕴含了很多跟重阳节有关的故事典故,大家也都很熟悉,但却不了解这些故事的背景。比如为什么用‘孟嘉落帽’形容一个人很洒脱,不拘一格,有才华;大家特别熟悉的《滕王阁序》,就是在重阳节这天写的;成语‘白衣送酒’的典故,体现了重阳节喝菊花酒的风俗。”
路红莉希望,观众可以通过节目了解那些可能会被忽略的历史上有意思的小故事,在接受多个文化知识点的同时享受艺术美感,“我们一直想做有突破、有创新,能带给大家不一样观感和视觉体验的节目,也特别希望观看‘中国节日’系列能成为另一种过节方式。”
封面新闻记者荀超
(华西都市报2022年10月11日A13)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建设 首届公共服务论坛举行
- 韩国宪法法院:必要时将就尹锡悦弹劾案增加辩论次数
- (新春走基层)一句承诺,守护“小院”62年
- 商务部:推动贸易数字化、绿色化发展
- 国家卫健委:调查显示超三成婴幼儿家庭有强烈入托需求
- 美式霸权危害世界和平稳定
-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1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魔性“拍拿放”,出自一位全职妈妈
- 山西平定:兴产业治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
- 韩国务总理:若日本核污水排放不合标准 将提起国际诉讼
- 国际最新研究:米兰人平均身高过去两千年里几乎没有变化
- 四川绵竹:数万民众沉浸式体验清末年画《迎春图》盛况
- AI是“吃电狂魔”?将面临“缺电”?中国这个解法值得关注
- 中国电影家协会发文悼念黄婉秋
- (经济观察)中国多地“试水”现房销售,期房的时代过去了?
- 报告:2024年个人手机银行用户使用比例已达88%
- “合适比喜欢更重要”:西部农村青年婚恋观嬗变
- 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讲述“大美南极”
- 揭秘航空安全员日常工作:守护空防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蔡中平建议加快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碳汇项目开发
- 热门推荐
-
- (乡村行·看振兴)赤峰林西县改良4200亩盐碱地 农民摇身变蟹民
- 中新健康丨国家卫健委:进一步发展壮大护士队伍,优化护理服务
- 加拿大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9%
- 为解决网贷逾期找“反催收”公司?“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
- “青春北京大讲坛”深秋再开讲 用《三字经》的方式解读古都北京
- 今年首批远洋渔获上岸福州港
- 50多家企业在外滩大会“招才” 提供人才岗位需求超1000个
- 天津出台29条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 中国驻东盟使团大使侯艳琪拜会柬埔寨副首相兼外长宋金达
- 山东推动“社工+志愿服务”模式 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江苏省决赛举行
- 岁岁重阳岁岁景 探访呼和浩特老年人的生活新时尚
- 郎静山故居成浙江省对台交流基地 影像为媒促交流
- 阿塞拜疆总统宣布12月26日为阿航坠机事件哀悼日
- 外媒:突发!以色列南部多城市遭火箭弹袭击
- 全国秋粮收获已超四成(新数据 新看点)
- 学习绘文|于千年竹木中,品“牍”早期中国
- (两会声音)广东美协主席林蓝:以岭南画派为媒 携手港澳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 原创舞剧《东方大港》直面现实题材 为“硬核”力量包裹人间烟火
-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发放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