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编剧周在福建启动 “影协杯”十佳剧作揭晓
7月22日,2022中国电影编剧周在世界遗产城市福建泉州启动。 孙虹 摄
中新网泉州7月22日电 (记者 孙虹)2022中国电影编剧周22日在世界遗产城市福建泉州正式启动,第十二届“中国影协杯”年度优秀电影剧作公布推选结果,《夺冠》《一秒钟》《送你一朵小红花》等十部优秀电影得此殊荣。
作为中国编剧领域首屈一指的权威表彰,“中国影协杯”年度优秀电影剧作推选及推介活动已连续成功举办12届。今年,在“中国影协杯”的基础上扩容为“中国电影编剧周”,并落户泉州。该活动以“编剧”为核心,将邀请电影界知名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人、作家,以及有一定发展潜力的青年编剧参与,为中国电影编剧交流与发展搭建平台,为优秀电影剧本创作和产业化提供帮助和支持。
“剧本是一剧之本,是电影的灵魂。”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闫少非指出,由中国影协、福建省电影局和泉州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中国电影编剧周”,将围绕“中国影协杯”年度优秀电影剧作推选和推介活动,整合电影编剧论坛、电影编剧培训、电影创作采风等活动,设立“中国影协杯”青年电影编剧扶持计划,推动文学创作与影视化改编良性发展。
2021年7月,泉州以城市之名申遗成功,成为闻名全国、享誉世界的活态古城、世遗名城,获评《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度城市”。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陈辉宗表示,泉州历来高度重视发展影视产业,去年出台了《扶持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在编剧创作、剧本交易和吸引名家工作室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努力打造新时代中国“编剧之城”。
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会长张思涛介绍,2022中国电影编剧周计划于今年秋季举行,以电影编剧为核心,为电影编剧创造打造全新平台;以“中国影协杯”为核心,努力为行业建设优秀人才队伍;活动内容涵盖青年编剧扶持、论坛、文学作品改编、培训、沙龙、采风创作等,力争多层次多角度为编剧创作发展服务。
据悉,第十二届“中国影协杯”年度优秀电影剧作推选活动经过十余位业界专家推选委员的推荐,再经过充分讨论和记名投票,最后产生十部年度优秀电影剧作,分别为《一点就到家》《一秒钟》《气·球》《夺冠》《拆弹专家2》《活着唱着》《重整河山待后生》《送你一朵小红花》《掬水月在手》《第一次的离别》。(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泰国学者:共建“一带一路”为泰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 尹锡悦支持者冲击韩国首尔西部地方法院正门 警方下令驱散
- 立秋之后高温继续 40℃将成川渝日常
- 中国汽车出海非洲专场论坛在杭举办 共探中非经贸合作新模式
- 山东念好“生态经” 让闲置荒地变身“聚宝盆”
- 第三方支付上半年:“钢丝绳”上谋生机
- 行走文化廊道,让八闽“诗和远方”触手可及
- 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已累计引进台资企业逾百家
- 40℃以上高温越来越常见了?这轮高温还要持续多久?
- 湖南邵阳—怀化—东盟接续班列首发 将常态化开行
- 新华社快讯:孟加拉国总理谢赫·哈西娜辞职
- 三地联合推出5条冰雪旅游线路
- AI发现冠心病罕见变异基因
-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不变 年内预将再加息
- “组建锅包肉办公室”希望不只是个噱头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外资持续深耕布局中国市场
-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斯特恩:大力发展绿色投资 更好地实现气候变化目标
- 青岛某生物公司开展代孕?当地成立联合调查组
- 河南连续两年实现耕地净增加 增加耕地60多万亩
- 热门推荐
-
- 强风暴袭击美国休斯敦等地 至少4人死亡
- 万亿低空经济,蓄势起飞
- 粤港澳青年故宫实习,从“去故宫”到“回故宫”
- 普京:何为俄罗斯生死攸关问题?
- “厂二代”“厂三代”向前冲
- 治疗帕金森病有新法 昔日的运药载体,今朝成了“药”
- 南方电网计划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1730亿元
- 前10个月北京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3.7%
- 内蒙古库伦旗沙下暗藏三角锥扎车胎:系村民不满耕地被轧所为
- 透过数据看利好 5月份中欧班列创单月运量历史新高
- 百万年前东方古人类如何适应气候变化?中外科学家合作研究揭秘
- 西安建大创新团队:数智化为古建筑注入“隐形钢筋”
- 中国推动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深入讨论美英澳核潜艇合作问题
-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一带一路”倡议助力全球绿色发展丨世界观
- 累计成交额超109亿 全国碳市场运行两年总体平稳
- 打好乡村振兴“人才牌”
- 上海非医用口罩等防疫物资应抽尽抽
- 人工智能何以赋能教育?乘“智”而上,顺“智”而为
- 面对老龄化的世界,各国有何应对之道?
- 东山晓鲁|“链”出新动能③:是什么,撬动这座盛产“冠军企业”的城市进阶发展